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開展,我校舉辦一次校本教研活動,目的是想把課堂教學再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令人可喜的是這次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們對新課程提出的教師角色轉(zhuǎn)變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教師的教怎樣服務于學生的學。
五年級劉老師,執(zhí)教的是《橋》一課。課文內(nèi)容比較簡單,講的是某村在一次洪水侵入村莊之時,村黨支部書記——老漢,臨危不懼指揮群眾轉(zhuǎn)移,最后和兒子一同犧牲的故事。劉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挖掘老漢舍己為人的精神。與其他的語文教師授課一樣,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令在場聽課教師所震撼的是,五年一班學生在課堂上精彩的表現(xiàn)。
上課一開始,教師就利用激情有力的導語,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了那場撲天蓋地而來的滾滾洪流中,接著引出在偏遠農(nóng)村中的一個普通村黨支部書記身上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學生們在讀書中體會,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生:從“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這個句子中,我感到老漢非常鎮(zhèn)定。
生:課文中說“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正好與老漢的鎮(zhèn)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我體會到老漢又十分威嚴。
生:我從老漢神態(tài)變化中,感覺到老人內(nèi)心很矛盾。(兩次發(fā)火“吼”:第一次“吼”,“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第二次“吼”,“少廢話,快走。”)
前面的“吼”,是村支書對黨員的命令,共產(chǎn)黨員要先人后己。后面的“吼”是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兒子還年輕,還有許多事要做,父親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
學生們就是這樣對文中的詞句朗讀著、品味著、理解著,讓聽課的教師們無不為之感動,而此時的劉老師正充當著一個傾聽者、引導者,學習伙伴的角色,和同學們一起融進了學習中。
最精彩的部分是在課文結(jié)尾段的處理上,劉老師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最后才交待老漢和年輕人的關系,為什么?”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再度出現(xiàn)了高潮。給讀者留個懸念,引人深思。學生回味前文,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劉老師又引發(fā)學生思考,課文為什么以“橋”為題呢?班級頓時嘩然了,有的學生說:“因為這是一座生命橋,老漢用實際行動在人們心靈架起了一座橋?!边€有一個學生說:“老漢是黨和群眾之間的一座橋?!绷硗庖粋€學生則說:“老漢無愧為黨支部書記,無愧為一個好父親?!弊詈蠼處熆偨Y(jié):這座生命橋、親情橋、連心橋,帶給我們的是鼓舞,是力量,我相信它會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里。
這節(jié)課就這樣結(jié)束了。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教師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在課后的研討中,教師們對這節(jié)課反響強烈,是什么讓教師震撼了呢?我認為課程改革已整整進行了6年,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該怎樣轉(zhuǎn)變,轉(zhuǎn)到什么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什么角色;“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怎樣一種關系。五年一班這節(jié)語文課給我們提供了比較好的范例,也正是教師們驚嘆之所在。
試想,這節(jié)課如果不是這樣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教師一味地包辦代替,學生被動地接受獲取,還會有學生對課文這么深層次的理解嗎?如果課堂上教師不是站在學生學習促進者的位置上,去引導、幫助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新知,還會有學生課上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的出現(xiàn)嗎?所以校本教研要有的放矢地研究,教師在教學中比較困惑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對本節(jié)課概括總結(jié),我有這樣幾點體會:一是教師備課要入境,要用心去讀、去研、去想、去設計?!鞍压し蛴迷趥湔n上”,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就是這個道理。尤其要重視學生,對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有預案,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走進課堂。二是教師上課要入情。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以飽滿的激情走進課堂,用簡潔、富有啟迪的語言激勵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走向知識,激發(fā)學習欲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對某種事物發(fā)生了興趣,有可能就是他走向成功的開始,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某學科發(fā)生了興趣,往往就是因為教師入情入境的教學深深吸引了他。三是教師在課上要學會傾聽。課堂上要做一個清醒的傾聽者,要學會欣賞、尊重、理解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興趣愛好。教師更要有一雙慧眼,及時捕捉學生課上閃過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變得聰明起來,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四是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師要蹲下身來服務和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近幾年,我校教師的備課教案經(jīng)常出現(xiàn)改了又改的情形,課堂教學也不應要求太完美、太完整,要因?qū)W生而異,要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
(作者單位: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