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教師抱怨:學生作文難改!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的作文!的確,高年級學生作文難改是不爭的事實:篇幅較長,毛病又多,教師一句一句看,幾十篇作文,改一次不花個三四天時間不行。這種收效較低的勞作,已成為教師們繁重的事務,壓得他們“苦不堪言”。但是,不知教師們想過沒有,我們付出的辛勤勞動到底能收到多大效果?學生得到的收獲可能只是杯水車薪。既然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可取,那么,為什么還會存在?其實在課改的背景中,造成方法單一化選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思維定式在作祟。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價值,也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每次作文教學的目標,綜合利用多種評價方式方法,有效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與發(fā)展功能。
一、習作評改時要“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每一篇習作里面隱藏著的是孩子的心靈,因為每次寫作文時我們都會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的作文就是情感的表達,教師的評語也是對其情感的回應。所以,教師的評語和講評,都是在和學生進行對話和溝通,也是在進行師生之間的一種書面交際。既然是交際,就要求教師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作品。
尊重學生的作品,也就是尊重學生的勞動。對學生點滴進步的肯定,源于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育人的態(tài)度。這種尊重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到具體的習作評改里面,就是對學生的作品修改時要多糾少改,側(cè)重在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邏輯思路的啟發(fā)、點撥上。寫評語時,要有的放矢,具體可行,對學生激勵或是批評要實事求是。因此,我們在寫評語時要盡量多一點鼓勵,少一點不足,語言做到詼諧幽默,以商量的語氣尊重學生的習作,保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的書面的評語可多運用疑問句,給學生想像和修改的空間。(如,從你的文章中讓我感受到了小伙伴內(nèi)心那種快樂,如果能把當時他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活動結(jié)合起來寫效果是否會更好呢?)講評時,要讓學生彼此之間珍惜、尊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其次,老師的評語需因人而異,對每一個孩子都充滿期待。
心理學中有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即期待效應。它啟發(fā)我們對學生應該充滿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堅信不管是優(yōu)秀生還是學困生,他們都有發(fā)展的潛力。為此,老師在評閱作文時,小到作文卷面、字詞書寫,大到布局謀篇、思想內(nèi)容,都應兼顧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點滴的進步,針對每一個孩子的實際,真實地、恰當?shù)亟o出由衷的贊美,并在對其進步的肯定中誠懇地指出需要改進之處。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去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寫評語。
對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嚴一點,讓他們永不滿足;對作文水平低的學生可以松一點,讓他們不感到自卑。這種評價標準因人而異,因而具有個體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它能促進學生增加自信,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潛能。
再次,講評時要讓孩子珍惜自己的作品,賦予文章以“人情味兒”。
我堅定地相信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種最有效的刺激,就是賦予文章以人情味兒……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
作文教學中,要讓孩子逐漸地意識到,寫作文不僅僅是練筆,也不僅僅是習作,而應當是一種創(chuàng)作活動;寫出的文章,是自己思維的獨特產(chǎn)物,是自己勞動的成果,融合了自己的情感,因而是獨特的。學生只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才會迸發(fā)出強烈的寫作熱情,寫作時才會積極應對,精心寫作;對自己的作品也才會備加珍惜。進而,相互交換修改時才會積極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在別人的肯定中使自己的獨特性逐漸得到強化,這對學生態(tài)度、信心、個性的養(yǎng)成極為有利。
二、習作評改時要注重講評和指導
㈠批改的方向。
批改學生作文的方向不應該偏重修改“錯誤”,而應宏觀地對寫作方向性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重新進入原來的“寫作過程”,思考其當時的困境,然后根據(jù)教師的意見加以“修改”。這又分三方面:一是教師的意見應該朝著“建設性”、“鼓勵性”和“發(fā)展性”方向進發(fā),要“多看優(yōu)點、寬打分數(shù)”;二是建議的著眼點應該關注大的環(huán)節(jié),比如首尾呼應、段落銜接等,而一般情況下不應該只關注錯別字、病句等細節(jié);三是教師的意見務求具體,批語不但要明確修改的目標,而且要有明晰的內(nèi)涵。
㈡探索多種評價形式。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時“要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皩W生作文評價結(jié)果的呈現(xiàn)方式,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評語表示,也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逼鋵?,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已經(jīng)探索出了多種評價形式,比如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生自評等,甚至將學生家長納入到評價主體的行列中來。
要讓學生互評互改作文、自改作文,作為教師必須要在課堂內(nèi)外下點苦功,不僅要將評改作文的要求、程序、方法等準確、詳細地告訴學生知曉,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他們具有評改作文這方面的能力。
一般地說,作文評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改題目。對于文題不符或題目過寬、過小、不新穎、不醒目的,需要改。2.改結(jié)構。文章結(jié)構不合理,過渡不自然,層次不清楚,呼應不妥當?shù)模枰摹?.改句子。這是作文評改中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許多學生造句的能力較差,作文中語病較多,這就需要讓學生在批改時咬文嚼字,仔細琢磨,在實踐中提高語言修養(yǎng)。
通過精心的準備,在學生們對評改作文的要求、程序、方法等有了詳細的了解后,教師就要付諸行動,在具體的實踐中去培養(yǎng)學生評改、自改的能力了。下面結(jié)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著重談談互改作文(包括習作)的具體操作方法和過程。
第一,教師示范。教師可選擇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原文照刻,在原文中將錯別字、病句加上方框和橫線,并寫上正確的字和修改成通順的句子,在精彩的語句下邊加上圈線,旁邊加上簡略的評語,指明其表達藝術技巧及作用。其他增刪則采用修改文章常用的符號,最末寫上總評,將這樣一份評改樣卷印發(fā)給每個同學。
第二,明確具體評改的要求與程序。為了便于學生操作,應明確告訴學生改的內(nèi)容:1.很不妥當?shù)念}目;2.錯別字;3.用錯了的標點符號;4.病句;5.刪去多余的字詞句段;6.添加必不可少的字詞句、標點。評包括眉批、總評。眉批要求三言兩語,言簡意賅,多從正面肯定,全篇不少于3處;總評要評文章對所給題目或材料的把握、主題的確立、材料的使用、結(jié)構的安排、詳略的處理、表達技巧和語言修辭的運用、書寫的態(tài)度和水平等8項中至少寫出5項,也以正面肯定為主,同時指出其不足。
第三,試評同一文章,樹立自信心。印發(fā)一篇學生作文,讓學生試評試改,然后組織討論,明確哪些地方應該改動,哪些地方應寫評語。這樣,學生就基本掌握了評改的程序和方法,自然樹立了自信心。同時也從中明確了自己評改的得失,以便今后揚長避短。
第四,老師根據(jù)學生作文水平,確定相互評改的對象,每人評比3次以后再交換對象。
第五,教師抽查,了解作文和評改情況。除對原文和評改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就作一點批語外,一般只打出作文評改的分數(shù)。
第六,統(tǒng)一講評。
第七,根據(jù)教師評講重讀自己的作文及評改,對評改持不同看法者征求老師的意見。一方面鼓勵評改者經(jīng)過認真思考上大膽地寫出自己的觀點,特別是不同意見;一方面勉勵同學們思考、吸取別人的建議,不理解可與同學們相互切磋。一般會因評改而鬧不團結(jié),偶爾有一點爭執(zhí),也非壞事,相反,這樣倒能導致同學們進一步地深入探討。
第八,學生自改。教師在課堂上把各自的習作發(fā)回作者手中,由本人在充分吸收老師和同學們的合理意見后,反復斟酌,認真修改,最后謄寫。
第九,張貼優(yōu)秀的作文和評改得當?shù)淖魑?,以引導同學們閱讀,并對照自己的作文思考。記得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曾說過“在班里當眾讀作文,是一種很高的榮譽”。我們何不召開幾次佳作朗誦會,讓學生當眾朗讀自己的習作,使所有學生的佳作成為大家共同的精神食糧。
(作者單位:寧安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