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娟 陶 洪
在高考實驗題中,常有電表改裝的題目[注1],其基本源于中學物理教材中“將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的實驗。按教材中的要求,一般先測算出電流表的內(nèi)阻rg,然后根據(jù)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得到滿偏電壓Ug(Ug=Igrg),再根據(jù)要改裝成UV電壓表的要求,算出應串聯(lián)的分壓電阻R1的阻值;最后取一個阻值為R1的電阻(如電阻箱),將其與電流表串聯(lián)以作為改裝成的UV電壓表,并與標準電壓表進行核對,如圖1所示。
教材中上述實驗內(nèi)容作為電表改裝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技能的培養(yǎng)和思維的訓練等等,未嘗不可。但,僅就電表改裝這一目的而言,如果改裝表與標準表核對時發(fā)現(xiàn)改裝表并非UV電壓表(如不是2V表,而是1.9V表),怎么辦?[注2]
事實上,上述改裝方法是搞“理論”的人最容易想到的方法,而不是搞“實驗”的人常采用的方法。按“實驗”的思維方式,“將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可用下面一種更實用、更方便的方法。[注3]
首先,用歐姆表粗略測出表頭內(nèi)阻。然后,估算出表頭滿偏電壓,以及估算出分壓電阻阻值。最后,取一只阻值范圍大于估算阻值的電阻器R1(或一只固定電阻與一只電阻器串聯(lián)),和一只量程適當、準確度級別稍高的直流電壓表作為標準表[注4])。按圖1改變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使標準表讀數(shù)為UV;再改變電阻器R1的阻值,使電流表指針指示滿刻度(可能需重復上述步驟,反復調(diào)整)。這樣一只UV電壓表就改裝好了。毫無疑問,用上述方法改裝出的電壓表,比用課本采用的方法改裝的電壓表要準確得多。
這里,R1的阻值就是所需的分壓電阻值。如果R1不是用電阻器而是用電阻箱,那么從電阻箱的讀數(shù)R1,就可以推算出電流表內(nèi)阻rg的精確值。
[注1]如2005年、2006年江蘇省物理高考題。
[注2]也許可以按圖示電路測量足夠多的電壓值,作出改裝表的校正曲線,以后每個改裝表的測量值都根據(jù)校正曲線予以校正,但這太繁瑣,不實用。
[注3]現(xiàn)在高中物理課本中都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作為演示實驗或?qū)W生實驗。實驗中電源一般都采用“拆開”鉛蓄電池(如J2365型可變內(nèi)阻電池),電池電動勢約2V,實驗需要兩只2V或2.5V的直流電壓表。如果作為演示實驗,如果演示電表(如J0401型)是10年前的,沒有2V或2.5V直流電壓檔,那么,要將演示電表改裝成2V(或2.5V)直流電壓表就可采用下述方法。
[注4]一般要求標準表的準確度級別(等級),在數(shù)值上不大于被校表準確度級別的13。
(欄目編輯王柏廬)
實驗室都可以找到,且可初步實現(xiàn)觀察放電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和過渡過程。
4.2 氣體放電現(xiàn)象十分復雜,因此可以進行另外的一些創(chuàng)新實驗探究,如研究放電電壓與極間距之間的關系,放電電壓與電極的曲率的關系(從球形電極過渡到平行板電極),與電極表面狀態(tài)及氣體種類的關系等。
4.3 從實驗的設計和進行過程本看,大自然中還有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入探究;該實驗對提高同學們實驗的主動性、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侯清潤.氣體放電實驗與帕邢定律[J].物理實驗,2004,24(1):
[2]胡志強、甄漢生、施迎難.氣體電子學[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1985,75-98
[3]李椿、章立源、錢尚武 . 熱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111-116
[4]楊津基.氣體放電[M].科學出版社. 1983,18-28
(欄目編輯王柏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