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我刊今年第七期刊出《南枝拳》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紛紛來信要求了解更多的拳法。我刊征得作者同意,從本期起向讀者介紹南枝拳的套路?!端牟健肥悄现θ凶钪匾㈨毧嗑毜奶茁罚變H三十余個動作,其中直沖拳就有十幾個,動作簡易樸實,最適宜練功力。
預備勢
立正,背西面東,并步直立于事先畫在地面上的八卦足位圖(見《精武》2006年第七期18頁)①位直線的左側(cè)。頭部端正,目平視正前方。兩臂微彎下垂,掌尖靠貼大腿外側(cè)。挺胸,收腹,提襠,口微閉,舌尖輕舐上顎,氣沉丹田,雜念排除,精神集中,態(tài)度嚴肅自然(圖1)。
起勢
1.序手
原地并步直立,左掌握成風眼拳,往右胸前上提;右掌改為羅漢掌,上附于左拳后,同向前平推。定勢時,右拇指靠貼左拳眼,兩臂弧形對稱,構(gòu)成一個平面橢圓形,高與肩平。目視貼合的拳掌(圖2)(這是行一個有“五湖盡同道,四海皆兄弟”之意的拳禮)。
要點定勢時要收腹,貼合的拳心掌心斜向前下。
2.拿鈸手
兩腳原地并步直立不移位,左拳右掌同收置左胸側(cè),合成左拿鈸手:左拳在下,拳心向上;右掌立掌在上,掌心向外。左小臂盡量后挺,水平,正前后走向。目仍視正前方(圖3)。
要點當拳掌收為左拿鈸手時,胸仍要正向前方。
第一段
1.直馬左沖拳
兩腿微屈,右腳以跟為軸外展,使腳趾朝卦“丁”位(圖4);左腳腳尖領前,走弧線包插上步站卦⑤位,腳趾朝卦“丙”位,成左直馬步橫肩左拿鈸手勢。胸向前(東)方,左肘盡量后挺,左小臂水平,正前后走向(圖5)。
然后,右手以小臂背為力點,臂屈彎,向前上、右劃弧擔開,指抓握,掌變鳳眼拳,拉退,拳臂掛貼右胸乳側(cè),拳心向上。同時,左拳向前(東)平?jīng)_。拳高與肩平,拳心向下。目視左拳(圖6)。
要點胸自左腳開腳至落地站馬步,應始終保持正向前方。左直馬步橫肩左拿鈸手勢時,左小腿要直立,右膝要張起不趴襠,臀部不后凸。右手向右劃弧防護,高度要齊眉額。沖拳前,目要先看地;沖拳后,目要看拳。沖拳時,右手劃弧防護和左手沖拳,都要利用腰肩活轉(zhuǎn)之力。方法是:腰肩先活轉(zhuǎn),右手乘勢擔開、抓拉,同時左拳乘勢沖出。沖拳時,腰塌、胸挺、頭頂天,身轉(zhuǎn)頭不轉(zhuǎn)、不搖點歪斜。沖拳,不可拳一出,拳心即全反向下;應在肘將離開胸側(cè)時,才開始反,漸反,并用暴發(fā)力沖出。沖拳要快、準有力,沖后要住手,稍停頓;臂與大腿同一走向,上下對正。
(一般左順沖拳均有這幾個要點,右沖拳則方向相反,請牢記,以下不再贅述)。
2.直馬右沖拳
目視前(東)方。左腳退步站卦①位,腳趾朝卦“甲”位。當左腳退步未著地時,右腳以前掌為軸,后跟離地外展先讓位。兩腿微屈。同時,左拳變羅漢掌,收回置于右胸側(cè)右拳之上,立掌掌心向外,合成右拿鈸手(圖7)。
接著,右腳腳尖領前,走弧線包插上步,站卦⑤位,腳趾朝卦“乙”位,成右直馬步橫肩右拿鈸手勢。動作同直馬左沖拳,惟方向相反。
3.直馬左沖拳
目視前(東)方。右腳退步站卦①位,腳趾朝卦“丁”位。動作同前。
4.直馬右沖拳
目視前(東)方。左腳退步站卦①位,腳趾朝卦“甲”位。動作同前。
5.撳手
目視前(東)方,右拳變搭拳,臂屈彎,以小臂內(nèi)側(cè)向左下,外側(cè)向前上,劃立圈格開,粘纏抓握,掌變貓頭拳。左拳也隨即變搭掌,前出協(xié)同抓握,變貓頭拳,置于右拳之前。同時,右腳退步踏卦⑧位,腳趾朝卦⑦位,并下蹲成左趴步:右腳全掌著地,小腿站立,大小腿屈貼,膝與腳尖垂直;左腳原地屈腿,小腿與腳內(nèi)側(cè)面同趴地。兩拳隨下蹲而往右側(cè)拉下。定勢時,左拳在前上,拳心向后;右拳在后下,拳心向前。目視前方(圖8)。
要點動作要連貫。左趴步時,左腿要緊縮趴地面,不伸長,右腳要全掌著地。拉下時,目切不可低視兩手。
6.撕
身向左轉(zhuǎn),兩腿也隨著向左轉(zhuǎn),改為右趴步:左小腿站立,左腳全掌著地,腳趾朝卦“甲”位,大小腿屈貼,膝與腳尖垂直;右小腿與腳內(nèi)側(cè)面同趴地。同時,左拳變搭掌向左前上搭,右拳變搭掌向左前下搭,并同用力拉開。左掌拉停于左上角,掌比頭稍高,臂彎成弧形,掌心斜向左前;右掌拉停于右下角,臂伸直,掌心向右后。目視前下(圖9)。
要點動作要連貫,分掌要用力。改右趴步時,臀部不要提高,右腳不要走位伸長,內(nèi)側(cè)面要趴地。
7.挑、摔
①挑
目視前(東)方。兩掌同變佛手拳,收置左胸側(cè),左拳在下,拳心向上;右拳立拳在上,拳心向外,合成左拿鈸手。同時。兩腿起立微屈。緊接著,右腳迅速向左前、右走弧線,以后踵向右倒套上步,震腳落站卦⑤位,腳趾朝卦“乙”位,成右直馬步。同時,右小臂以近拇指一側(cè)的半段為力點,向前、右、上挑,挑過右眼。小臂斜立,拳同頭高,拳心向后。左拳隨右臂上挑而附于右肘部內(nèi)側(cè),拳心斜向前下。目視右小臂(圖10)。
要點挑臂時要活轉(zhuǎn)腰肩助力。本動作不須停頓。
②摔
目轉(zhuǎn)視左前角。兩腳仍右直馬步站原地。雙拳同時變羅漢掌,同以小指一側(cè)的掌緣為力點(主力在右掌緣),順勢用力向左前角斜劈。定勢時,右掌在前上,掌同胸高,掌心斜向后上;左掌在后下,掌心斜向前下。目視右掌(圖11)。
要點掌不要提高或后移而后劈。劈掌要吐肩,劈線要直,劈后要稍停頓;定式時右臂直右掌橫,即臂、掌不要成直線。
8.三角
目轉(zhuǎn)視正前方,左腳開站卦②位,腳趾朝卦“乙”位。同時,左掌變鳳眼拳,右掌變佛手拳,同收置左胸側(cè),合成左拿鈸手:左拳在下,拳心向上;右拳立拳在上,拳心向外。
接著,右腳退步震腳站卦⑦位,腳趾朝卦“丙”位,成右大斜馬步。同時,右手以小臂近拇指一側(cè)的半段為力點,向前上、右劃弧攔開,收退,掛貼右胸乳側(cè),拳心向上;左拳向前平?jīng)_,拳高與肩平,拳心向下,并開口發(fā)“哈”聲。目視左拳(圖12)
要點攔右手、沖左拳、震右腳、發(fā)“哈”聲,四者要同時并動。右手收回,要盡量拉退;左拳沖出,要先活轉(zhuǎn)腰肩,盡量前沖。沖拳之前,左小臂要正前后走向。
9.鏢腳斬摔
左拳變搭掌,臂屈彎,以小臂內(nèi)側(cè)向右下,外側(cè)向前上、左、劃立圈格開,粘纏抓握,掌變鳳眼拳,拉退,掛貼左胸乳側(cè),拳心向上。同時左腿以小腿內(nèi)側(cè)或以腳底為力點,向右前角(卦“丙”方)上挑或掃;右腿原地伸起而微屈獨立,站穩(wěn),成右獨立步;右拳變羅漢掌,略上舉,以小指一側(cè)的掌緣為力點,向左前角(卦“乙”方)猛劈。掌同胸高,掌心向左。目視右掌(圖13)。
要點 左手收、左腿挑掃、右掌劈,三者要同時進行。右獨立步,右腳要全掌著地,趾抓地站穩(wěn);左肘,要盡量后挺,使重心平衡。劈掌,劈線要直,身要微俯。定式時臂直掌橫,即臂、掌不要成直線。
10.直馬右沖拳
目轉(zhuǎn)視正前(東)方。左腳退下,站卦①位,腳趾朝卦“甲”位。動作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