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警察”、“老師”、“小公主”、“小勇士”,甚至還有“壞蛋”,這些角色的扮演讓寶寶在游戲中分辨著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每一次游戲,每一個角色,無不在點綴著寶寶的童年生活,無不在豐富著寶寶的成長歷程中那部精彩的多幕劇。
仔細看,用心聽,寶寶的多幕劇就要開演了!
第一幕:媽寶大反串
寶寶總是喜歡模仿,模仿大人對待他的種種行為,比如,輕輕地哄睡,認真地喂食,批評他的非常舉動。那就來個角色大反串吧,讓寶寶充當(dāng)媽媽,媽媽充當(dāng)寶寶。
比如,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媽媽(由寶寶扮演)”就得教導(dǎo)“寶寶(由媽媽扮演)”,吃飯前要洗手,并且告訴“寶寶”好孩子就是這樣愛清潔的。
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媽媽可以故意犯一些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小毛病。比如:賴在電視機前,說看完“天線寶寶”再吃飯;或者故意挑食,不好好吃飯。這個時候,“媽媽”會怎么做呢?寶寶自然而然會想到生活中媽媽是怎么教導(dǎo)他的,并把媽媽教導(dǎo)他的方法用到角色中來。
這樣的角色游戲不但可以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讓寶寶牢記媽媽的教誨,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
第二幕:經(jīng)典童話演繹
媽媽可以選一些情節(jié)較為簡單,平時經(jīng)常給寶寶講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作為劇本,讓寶寶飾演其中的主角。就拿“圣誕老人送禮物”來說,這出戲首先得從圣誕老人的造型設(shè)計做起:圣誕老人頭上戴的是紅色的軟呢帽;臉部是用無毒顏料涂的腮紅、大紅鼻子以及雪白的長胡須(也可以用彩紙做好,用雙面膠粘在臉部的相關(guān)位置);當(dāng)然還要穿上紅衣紅褲;最后,別忘了背上一個裝滿各種各樣禮物的大布袋。
讓寶寶來扮演一回圣誕老人,看看這個“圣誕老人”會給“小朋友們(由媽媽和爸爸扮演)”帶來什么樣的禮物呢。當(dāng)然“送禮物”的過程中也可以設(shè)計一些情節(jié),比如,圣誕老人需要準(zhǔn)備行囊,坐上雪橇給孩子們送禮物;或是“小朋友”在圣誕夜許完愿后早早的睡覺了,這時候,圣誕老人悄悄地送來他們想要的禮物;又或者圣誕老人太胖了,沒法從煙囪口鉆進來,怎么辦?讓寶寶試著想想辦法。
經(jīng)典童話演繹,不但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表演能力,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分辨善惡美丑,還可以提升寶寶的想象力。
第三幕:種子在成長
成長的種子,顧名思義就是表演種子的生長過程,因此,必須要有農(nóng)夫的角色。這個可以由父母來充當(dāng),而寶寶就來扮演種子。當(dāng)你在寶寶頭上摸摸時,便表示澆水,于是,寶寶便可以慢慢地站起身,表示慢慢地從土里生長出來;然后兩手向上升,表示種子發(fā)芽了;最后,在兩片“小芽兒”當(dāng)中露出腦袋,表示開花結(jié)果。
在戲未上演前,媽媽還是要抽點時間給寶寶灌輸一點基本的知識:種子的構(gòu)成、它的生長過程、生長時間、需要的生長條件等,等寶寶差不多了解了,便可以推出這幕家庭新劇了。
當(dāng)然,你也可以在劇本中,為剛萌芽的種子設(shè)置一些成長中會遇到的危險情況,比如:被大蟲咬了;狂風(fēng)暴雨來了等。
諸如此類的家庭多幕劇還在不斷上演,他們都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小小的多幕劇不但能讓全家人共同參與,增進了親子感情,同時也能讓寶寶在游戲中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