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我至今仍咬定說沒見過。但細(xì)細(xì)想來,去過許多的動物園、野生動物園,那里面會沒有狼?只要有,我會錯過嗎?這樣兇惡的動物會讓我給忘記?即使錯過了這么一次,以后還仍沒有碰見?狼,我一定是看過的。不過,它沒有熊的憨態(tài),沒有獅子的威嚴(yán),沒有鹿的高傲。瘦骨伶仃的,一副病懨懨的樣子,灰溜溜地,就離開了。
因為我見到的狼都是精神不振的樣子,所以我便很少注意狼。童年對狼的了解也莫過于伊索留下的寓言《狼和山羊》、《披著羊皮的狼》,還有一些聽濫的故事:《狼來了》、《東郭先生和狼》……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孩不肯睡覺,晚上在家里哭,媽媽又氣又急,說再不睡就把他扔到外面給大灰狼吃。正巧,外邊有一只饑餓的大灰狼,聽后美滋滋地等著那頓美餐。孩子被媽媽的話嚇著了,不敢再哭,又睡不著覺,怕媽媽把他扔給大灰狼。媽媽就說,如果大灰狼敢來,我就打死它!……
不用說,哪一個媽媽肯把孩子送給大灰狼吃?但狼也未必就懂得人類——特別是大人的語言,這不能說是狼的過錯。狼的一時糊涂,反倒可能是狼的單純。狼對待它們的子女,怎會說出這樣為自己一時安寧而背信棄義的話!
故事還有一段作為結(jié)尾的話,是狼發(fā)出的感嘆:人類說要把孩子給我吃,又不扔出來;說要把我給打死,也沒有半聲腳步,人這東西真古怪!
結(jié)尾使我同情起狼來,狼的兇殘,是為維持它自己的生命,也許這就是它生命的最后一搏;但狼也有超出人類的地方,它恐怕比人要更講信用,它實在不知道人類社會的復(fù)雜!
狼也可悲,它離開自己的家園,或許,那原是片美麗的森林,原是山清水秀、天碧風(fēng)清,可它來到人類的世界,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對人類來說,這個世界還有發(fā)展的空間和余地,但這個世界又能給一個“入侵者”留下什么呢?
狼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入侵者。人們闖進(jìn)森林,放倒參天古木,攪渾源遠(yuǎn)河流。這樣,它被迫走進(jìn)了自己陌生的世界。
對狼來說,人才狡猾。
日頭出東月落西,
行人要謝五更雞,
雞叫一聲天亮了,
豺狼虎豹藏行跡——
殘月西沉,紅日東升,五更雞叫,不見狼的行跡。
天下,人間,它去了哪里?
它又能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