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9時44分56秒——
這永遠振奮著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偉大時刻;
這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光輝榮耀柱上的偉大時刻;
這永遠銘刻在人類對未知世界探索史上的偉大時刻。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隨著一聲轟鳴,直插云天,圓了中國千年飛天神話。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shù)的國家。
時隔兩年,“神六”再飛世界驚。一位美國學者對中國佩服得五體投地:“中國用三級跳的速度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載人飛船第二次升空就實現(xiàn)多人多天飛行,這是美蘇當年望塵莫及的?!?/p>
“桀犬吠堯堪笑止”,什么“中國的航天飛船并未達到火候”之類的論調(diào)不攻自破。
“一唱雄雞天下白”,中國航天事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贏得了全世界的交口盛贊。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三位宇航員成為了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同為航天英雄,三人卻各有不同。
萬事開頭難,作為中國的首位宇航員,楊利偉承擔著重大的責任。
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綏中縣。綏中靠近渤海灣。大海養(yǎng)育了楊利偉,同時也塑造了他剛毅質(zhì)樸、沉靜溫雅的性格。兒時,面對藍色的大海,他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鷗那樣,向著藍天飛去。
“踏踏實實辦事,老老實實做人”,這是楊利偉父母對他的要求。天生聰慧的他再加上后天的勤奮努力,楊利偉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飛行員。10年間,他從華北飛到西北,從西北飛到西南,祖國的萬里藍天留下了他矯健的身影。
有一次,楊利偉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遇險。緊急關(guān)頭,楊利偉異常冷靜。最終,他以其過硬的飛行技術(shù),順利地將完全失去動力的戰(zhàn)機緊急降落在跑道上。對這次“空中特情”的正確處置,顯示了楊利偉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zhì)。
1996年的初夏,楊利偉接到通知,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
楊利偉沒有想到,兒時飛翔藍天的夢想,會飛得那樣遙遠,飛向了遙遠的太空……
“神六”的兩位航天員費俊龍與聶海勝之間的默契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費俊龍是江蘇昆山人。他充滿著江南人的靈性和細膩。他是航校教員出身,曾是空軍特級飛行員,在處理事情時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強。
自小喜愛繪畫的費俊龍沒有想到,自己沒有成為一名專業(yè)畫師,卻在20年后把自己的作品從紙上“繪”到了藍天上,繼而又在金色的秋季“繪”到了更加浩渺的太空。
費俊龍少有大志。他的爺爺?shù)弥约喝鷨蝹鞯膶O子要去空軍當飛行員時,很不同意?!爸芸偫硇⌒∩倌昃碗x開家鄉(xiāng)參加革命,我已經(jīng)17歲了,能照顧好自己。”時隔20多年,費俊龍的父親費長寶仍記得兒子當年說的這句話。
與楊利偉等中國首批航天員一樣,費俊龍此前也是一名飛行員。所不同的,費俊龍是其中為數(shù)不多的特級飛行員之一。豐富的飛行經(jīng)驗,為他日后成為航天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鷹為長空而生。來自太空的呼喚把費俊龍的視野延伸到了更加遼遠的世界。1998年1月,他從1500多名優(yōu)秀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與楊利偉、聶海勝、翟志剛等人一起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中的一員。
從基礎(chǔ)理論學習到體質(zhì)訓(xùn)練,從專業(yè)技術(shù)學習到航天環(huán)境耐力和適應(yīng)性訓(xùn)練,從飛行程序與任務(wù)模擬訓(xùn)練到心理訓(xùn)練和救生與生存訓(xùn)練,農(nóng)家子弟的追求與毅力,使費俊龍在每個訓(xùn)練項目上都獲得了優(yōu)異成績。
聶海勝性格穩(wěn)重,平時話不多,但做事踏實,有很好的配合精神,一旦認為是正確的決定就會無條件服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出生在鄂豫交界處偏僻鄉(xiāng)村的聶海勝有著農(nóng)村人固有的堅韌與持重。兒時的聶海勝經(jīng)受著比別人多一倍的磨難。一個個磨難,最終帶給他的結(jié)果是夢想的實現(xiàn)。只不過,相對別人,他付出的努力與耐心要更多一些。而勤奮與毅力,是這個在田間生活了整整18年的農(nóng)家孩子從來都不缺少的。
在聶海勝14歲時,其父不幸病逝,這對他與他的家庭造成很大的打擊。聶海勝還沒拭干眼瞼的淚,又遭遇輟學的危險,但在其老師的幫助下得以重返校園。聶海勝得知能重返校園,欣喜若狂,撲在母親懷里痛哭了一場。從此,他更加刻苦,考上了縣重點中學。考慮到聶家生活困難,學校給他每個月發(fā)3元救濟金。即便這樣,聶海勝還得在假期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和自己的學費。
1984年,聶海勝進入了空軍飛行學院。
據(jù)楊利偉回憶,在2002年那次艱苦的沙漠生存訓(xùn)練中,聶海勝的吃苦精神讓他至今難以忘懷。
三位宇航英雄雖各有不同。但是他們身上不乏相同之處。
從他們?nèi)松砩?,我看到了赤色的艱苦奮斗精神。這被胡錦濤主席精簡地歸納為20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guān)、特別能奉獻。
楊利偉的英語基礎(chǔ)比較薄弱,為攻克英語關(guān),他經(jīng)常從航天員公寓往家里打電話,讓其妻子當自己的英語陪練,一遍一遍,反反復(fù)復(fù)。功夫不負有心人,后來他居然得了100分。
費俊龍的妻子嗔怪中含著贊賞: “都40歲的人了,還和準備中考的兒子一樣,比著學。” 有一次訓(xùn)練時,教員出了一道題:“導(dǎo)致某異常情況返回的故障模式有幾種?”教員準備的標準答案是5種,費俊龍竟答了6種。檢驗結(jié)果,費俊龍是對的。
無論什么訓(xùn)練項目,聶海勝都把自己當作一名新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在成為“神五”飛船首飛梯隊成員后,聶海勝又成為了“神六”的宇航員。
從他們?nèi)松砩?,我看到了赤色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他們又以刻苦訓(xùn)練這一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鋪下了堅實的鋪墊,成就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
“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返回地面后向歡迎的人們所說的第一句話。
在《青春萬歲》2005大型主題晚會上,費俊龍和聶海勝登場,發(fā)出肺腑之言:“為祖國日益強大而感到無比自豪”、“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貢獻終身”。
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切成功的動力之源。只要擁有愛國主義精神,即使路途再坎坷,也無所畏懼了。
從他們?nèi)松砩希铱吹搅饲逍雅c冷靜。他們都認識到祖國雖然已經(jīng)成為航天大國,但與美、俄相差甚遠,這是難能可貴的。他們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們沒有忘記在后方支持他們的科學家,于是他們由衷地感嘆到:“我們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默默貢獻著的航天專家。”
這就是載人航天精神。他們的精神代表著一切戰(zhàn)斗在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第一線的所有工作者。
古老中國的英雄大動脈中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新的英雄踏著自主創(chuàng)新的征途,大步流星地向前邁去,卻并不張揚。在這個普遍以歌星、影星為偶像的年代里,有多少崇拜真英雄的人呢?
我們中國并不缺乏英雄,只是缺乏真正崇拜英雄的人,或者缺乏崇拜真英雄的人。郁達夫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卻不知道敬重愛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民族?!蔽覀冎腥A民族不能做不可救藥的民族,我們要理性地崇拜自己的英雄。
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就是時代英雄。
時代呼喚我們,中華騰飛需要我們。讓我們學習英雄的精神,學習英雄身上的優(yōu)點,投入到我們?nèi)粘5膶W習、生活與工作中去。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代人的圣火需要我們來傳承。若干年后,我們也許將成為英雄大動脈中的一分子,大動脈中的熱血也會因我們而奔流不息。
(指導(dǎo)老師:李新平)
點評:
文章寫得飽滿、扎實,條理清晰,且主題鮮明,健康向上,是一篇謳歌新時代英雄的贊歌。作者以誠摯的感情,贊美祖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更為三位航天英雄感到驕傲。文章分析了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三位航天員青少年時代的不同經(jīng)歷、不同家庭背影、不同性格,又歸納了他們身上的共同特點:學習、工作、訓(xùn)練中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精神,立志獻身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險情、考驗面前的清醒和冷靜,從而得出結(jié)論,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他們身上反映出來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才是青年人學習的榜樣。但開頭部分個別詞語過于激烈。(朱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