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放學回家,兒子拿出一張文稿紙對我說“媽媽,這個要打印的。”我拿過來一看,是一篇“升旗發(fā)言稿”,從字體到內容,我一看就知不是兒子寫的,就問;“怎么回事?”兒子說;“同學家電腦壞了,他要我?guī)兔Φ??!眱鹤右幌虿淮箨P心班級,今天卻一反常態(tài),這讓我在吃驚之余更多的是高興和欣慰,以為這是他品德上的一個進步呢!考慮到兒子打字很慢,并且還有那么多作業(yè),我就替兒子把這事做了。
幾天后,班主任在電話里告訴我事情的原委:寫稿的A同學因為家里電腦壞了,遂出價5元讓B同學代勞,而“中標”的同學自己吃進3元,拿出2元“轉包”給了我兒子。老師說:“我已經(jīng)批評他們了,這事你知道就行了,不必再追究?!?/p>
原來如此!但我覺得這事不能放過。
吃飯的時候,我問兒子:“有件事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向來不喜歡‘管閑事’,那天怎么會一反常態(tài)替同學打字打印呢?”兒子眼睛看也不看地對我說道:“人家電腦壞了呀!”我再問:“是嗎?就這一個原因嗎?這不像你嘛!我想不通呢!”兒子不響了。我說“肯定還有原因,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嗎?”兒子瞄了我一眼“是,我說了你不要罵我哦!人家給我錢的?!蔽已b作不知道的樣子說:“給你錢?誰給你錢?”兒子把事情復訴了一遍。我故意問;“那老師知道嗎?”“知道了,已經(jīng)說過我了。”
我想了想說;“你覺得這樣對嗎?”這一問,兒子倒訴起委屈來:“可是,A同學愿意出錢的呀!而且,B同學什么也不做就賺了3元,我們又打字又打印,才得2元?!蔽覇枺骸澳阌X得自己很對是不是?”兒子點了點頭。我說“其實你知道自己是錯的,要不,為什么一開始不告訴我呢?”兒子說“因為我知道你會說的,可是我自己不覺得有什么錯?!蔽艺f:“A同學是為班級做事,憑什么要她出錢?你又怎么好意思拿這錢?為集體做事,或者是幫助同學,都不能收取報酬……”兒子打斷我的話“都收錢的!都收錢的!我們班上的事你又不知道的。幫同學抄‘備忘錄’1元,要是請教功課,講過程是4元,光說答案是1元,還有……”
我聽了很是吃驚,商業(yè)行為竟然已經(jīng)如此地滲透到這些毛孩子的世界!也許有人會為此叫好;“現(xiàn)在的孩子了不得!自小就有經(jīng)濟頭腦云云”。可問題的另一面是,銅臭正侵蝕著孩子本該純潔的心靈啊!一個自小用錢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斤斤計較、不懂得奉獻的人,將來如何指望他(她)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我板著臉非常嚴肅地對兒子說了兩點“第一,我絕不允許你有這樣的商業(yè)行為!同學之間本該相互幫助,這種幫助應該是無私的;第二,2元錢還給同學,下不為例?!?/p>
兒子望著我,喃喃道:“我就做了一次生意呀!……媽媽,我不明白,你說學生做生意不對,那洪戰(zhàn)輝做生意不是感動中國了嗎?”我又好氣又好笑地說“他跟你的目的不一樣。他這么做是自強自立!跟你們完全是兩碼事!”看來,我還有必要對兒子進行更深入的是非教育。
選自《新民晚報》2006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