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小張將自己的一套樓房委托中介公司出售。中介、小張與買房人小黃三方簽訂了房地產居間合同,約定小黃出資18萬元購買該房。簽約當日,小黃向小張及中介各交付定金1萬元,小張把房產證押在中介公司作為抵押;同時三方還口頭約定,在合同簽訂后7日內辦理過戶手續(xù)。
7天過后,小黃一直未按照合同約定辦理過戶手續(xù),小張遂致電中介,提出小黃不辦過戶手續(xù)的行為已構成違約,并要求中介退還房產證。為此,中介多次電話通知小黃辦理過戶手續(xù),并且向小黃以掛號信的方式寄送書面過戶通知單。對此,小黃一直不理。后來,中介答復小張,若2個月之內不能辦理完過戶手續(xù),則中介將退還房產證原件。
2個月內,小黃仍未動靜。于是,小張便從中介公司將房產證取回,但中介并未將此事通知小黃,又過了2個月,小張將房屋出售給孫某。
得知此事后,小黃訴至法院,以房屋并非小張所有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中介返還定金2萬元。庭審中,中介以小黃違約在先為由,拒絕退還定金。
一中院經(jīng)審理,判決解除小張、中介與小黃三方所簽訂的合同,小張及中介各返還小黃定金1萬元。
法官析案
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行使解除權,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
本案中,小張、中介及小黃三方均有過錯。三方簽訂合同后,小黃怠于辦理過戶手續(xù),故應認定其違約在先;小張以小黃違約為由兩次行使解除權。小張通過中介行使解除權后,中介一直未將小張行使解除權一事通知小黃;由于中介未將小張行使解除權一事通知小黃,故合同并未解除。在合同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小張又將房屋賣給孫某,其行為亦存在過錯。
縱觀整個事件,鑒于小黃怠于辦理過戶手續(xù)的過錯在先,因此,應認定各方過錯相當,所以各方對于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可互不承擔責任,也就是說,根據(jù)公平原則,各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故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相關提示
承辦本案的王茂剛法官提示:當事人無論是行使法定解除權,還是約定解除權,都應及時通知對方,自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否則不產生解除的效辦。
來源: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