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
★ 希拉里整裝待發(fā)
希拉里·克林頓正開始走出丈夫克林頓的影子,為自己的政界前途打拼。她籌集了3300萬美元競選資金招兵買馬,而比爾·克林頓也為妻子的仕途忙得不亦樂乎。不過如果希拉里真的想競選總統(tǒng)的話,那克林頓對她而言既是好幫手,又是潛在的麻煩。
美國《福布斯》
★ 機器人向我們走來
自從1921年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首創(chuàng)“機器人”一詞以來,機器人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生物力學、軟件、傳感技術、材料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新一代機器人正逐漸擺脫工業(yè)應用的束縛,向諸多新領域進軍。
英國《經(jīng)濟學家》 納斯魯拉的勝利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都宣稱是以黎戰(zhàn)爭的勝利者。不過既然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zhàn)爭,其成敗的標準也不對稱:以色列沒有完成摧毀真主黨的目標,真主黨則在以強大打擊下得以幸存,勝敗在此一目了然。以方強調(diào),根據(jù)安理會1701號決議,黎政府軍和維和部隊未來將負責解除真主黨武裝,但兩年前安理會已通過類似的決議,而真主黨一直置若罔聞。事實上,想要讓真主黨解除武裝實現(xiàn)政黨化,黎國內(nèi)的壓力而不是以軍事壓力將更有效。就以方而言,更好的外交解決方法是讓真主黨和以開戰(zhàn)的借口都不成立,比如歸還被占領土,交換囚犯等。當然,以色列同樣需要真主黨撤出黎南部。但在美國無法充當誠實中間人的情況下,想要達成上述協(xié)議,必須要有新調(diào)停人,否則,以黎戰(zhàn)爭可能隨時重新爆發(fā)。
日本《朝日時代》
★ 雅子、紀子的沉重包袱
雅子去荷蘭靜養(yǎng),紀子生產(chǎn)的日子即將來臨。同一個夏天,天皇家族的兩位妯娌要各走一邊。
從8月17日開始,皇太子及隨行的東宮大夫、醫(yī)護人員前往荷蘭,在那里陪同雅子靜養(yǎng)兩周。紀子此次生產(chǎn)可謂“意義重大”,如果她能生下一個男孩,則能解決日本皇室繼承人難題。
德國《明鏡周刊》
★ 遲到的表白
德國著名當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格拉斯在不久前發(fā)行的回憶錄《剝洋蔥的時候》一書中承認,自己曾在希特勒的黨衛(wèi)隊服役,此語引起嘩然。根據(jù)民調(diào),一半德國人對格拉斯遲到的表白表示理解,但更多的是批評和指責,尤其是在其他歐洲國家。
法國《觀點》
★ 羅雅爾:如何備戰(zhàn)
作為明年法國總統(tǒng)大選最熱門的女候選人,塞格琳娜·羅雅爾將如何備戰(zhàn)選舉?她的政策,她的關系網(wǎng)都令人關注。羅雅爾的轉(zhuǎn)變令她的親近者感到驚訝,其決心又讓競爭對手印象深刻,總之,她是難以琢磨的,是一股變幻莫測的安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