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養(yǎng)生之道,我的看法是4條:平衡膳食、戒煙少酒、適度運動、心理調適。這是總的原則。
咱們年輕的時候,都是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導,十多歲、二十多歲的時候,天天學語錄、背《老三篇》,那時候叫“天天讀”,天天讀“紅寶書”。有一條毛主席語錄,并沒有印進語錄本里,也是老人家說的,他說的是自己的養(yǎng)生保健經驗:“基本吃素,堅持走路,遇事少怒,勞逸適度?!焙竺孢€有一句話:“平時注意飲食、陽光、空氣;病時主要靠藥物治療。藥醫(y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yī),醫(yī)生最后也要死?!崩先思艺f得對極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社會上還曾經流傳過毛主席的另一段語錄,據(jù)說,這是他老人家寫給另一位老同志的保健格言:“動為綱,素經常,勿喜怒,酒少量?!辈还苁遣皇敲飨先思艺f的,這個道理不錯,動為綱,動動就比不動強。
在養(yǎng)生方面,能做到身體力行的,我看要屬陳立夫。這個陳立夫是國民黨的元老,生于1899年,到2002年去世,活了103歲。陳立夫和他的哥哥陳果夫,曾經掌握了國民黨的組織部門,建立了CC系,在國民黨中形成“蔣家天下陳家黨”,權力不小。1949年,國民黨退到臺灣,陳立夫哥倆受蔣介石排擠,他就去了美國。在美國,陳立夫沒法再去從政,過起了養(yǎng)雞專業(yè)戶的日子,同時,還不斷地鉆研中醫(yī)。陳立夫過九十歲大壽的時候,他向祝壽的客人們介紹了自己的長壽之道。他總結為4個“老”,32個字:第一是“老健”:養(yǎng)身在動,養(yǎng)心在靜;第二是“老伴”: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第三是“老友”:以誠相見,以禮相待;第四是“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人的一生,挺有意思。小時候,兒童少年時代,父母養(yǎng)育,學校培養(yǎng);年輕的時候,中年的時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為單位工作,給子女當“牛馬”。做的事,許多并不情愿,甚至做些違心的事,而自己想做的事,往往是一樣沒有做;忙忙碌碌做的,可能正是自己最不想做的事。
只有到了老年,退休了,自己才真正屬于自己。才真的有機會輪到照顧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候,才是一生中屬于自己的真正“黃金時代”。
有人說,還是年輕好啊!這話沒錯。
前幾年,一家保健品廠家,請我給他們的保健品寫一句廣告詞。我琢磨了兩天,想出來了:“找回年輕的感覺,真好!”花無百日紅,年輕是不可能了,但是,年輕的感覺還是能找回來的。這句廣告詞還真用上了,上了電視,他們請張國立和鄧婕兩口子作為產品的“形象大使”,用的就是我寫的這句廣告詞。
我不是說老年就不好,只有年輕好。不是那個意思。剛退休的時候,有人問我有何想法?我說:“謝天謝地,總算‘退’了。像《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似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p>
明朝有個和尚,叫悟空,不是《西游記》里的那個孫猴子,這是一個人。悟空和尚參透了人生。他說:“天空空,地空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降為誰功;權也空,位也空,盛衰興亡快如風;財也空,勢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
這些話,說給年輕人,他們聽不懂,也不愛聽。說給老同志們聽,可能會引起共鳴。
是啊,老了,用不著再去和“命”抗爭了。名呀,利呀,年輕時看得比命重,要比命重得多?,F(xiàn)在呢,名淡了,利薄了,名利都淡泊了,多了一點瀟灑,多了一份寬容。到了這把年紀,才真正有了“閑看庭前花秋月,漫嘗天際夢云衣”之類的感覺。
過去幾十年結下的恩恩怨怨,到老了,離開了那個“是非之地”,慢慢也就“和解”了。從此后,恰似籠中鳥,逃出了樊籠,再也用不著像伍子胥過文昭關,一夜急白了頭發(fā)。
有兩句話,挺有哲理性:“紅塵相聚總是緣,順也坦然,逆也坦然;勞苦奔波幾十年,有也一般,無也一般?!奔毤氉聊グ桑械览?。
別人說,你這人挺想得開呀!年輕人可能會譏笑我,這個老頭,簡直就像《伊索寓言》里偷不著葡萄的那條老狐貍,自己偷不著,還非得說葡萄是酸的。
我23歲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不停不歇地干了37年。一輩子沒什么大出息,最大的官是當過工會小組長。但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天天如此。咱們那一代人就是這樣,毛澤東思想培養(yǎng)下最成功的一代人。突然有一天,退休了,一下子沒事于了。早晨,愛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再用不著玩命擠公共汽車了,可是心里也是挺失落的,懶得出門,不想見人,吃飯不香,看電視心里也不踏實。
這時候怎么辦?就得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需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才說“姜還是老的辣”。這是圖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這個“平衡”二字,非常重要。要健康,先平衡;只有平衡,才能健康。平衡也是硬道理。
許多人喜歡打太極拳。太極拳是鍛煉身體的好項目,對于老年人尤其有好處。你看,一套太極拳打下來,從起式開始,一招一式,快慢相間,動作舒緩,離不開剛柔相濟,外動內靜……這項運動非常好。一路拳腳下來,腦門上稍微出了點汗,四體通泰,渾身舒坦。
太極拳好在哪里?就好在它能使身體達到平衡狀態(tài),好在它能把平衡落在實處。經常打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摔跟頭,打太極拳的人會掌握自己身體的平衡呀。要知道,我們強調老年人加強體育鍛煉,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除了增強心肺功能之外,就是預防老年人摔跟頭。
老年人一般都有骨質疏松,輕重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特別是女同志,過了更年期,骨質疏松接踵而來,防都防不住。吃鈣片根本治療不了骨質疏松,這方面認識誤區(qū)特多,許多醫(yī)生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老年人跌個跟頭可不得了,弄不好就是股骨頸骨折;骨頭摔斷了就得臥床,臥床久了,躺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容易得肺炎。得了肺炎,就得住醫(yī)院。常言道: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屋漏最怕連陰雨,船破趕上頂頭風。骨折和肺炎,簡直是一對“宿命”。住院感染了耐藥菌,用什么藥也不管用,而且抗生素用多了,真正惹禍的細菌沒消滅,把人體正常存在的細菌殺了個精光,結果,真菌也就是過去說的霉菌,在身體占了上風。山中無老虎,猴子成大王。感染了真菌,治起來更難,肺子里長了綠毛,最后,病人往往死于真菌性肺炎。為什么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住院,大多死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成了老年人的“第一殺手”,就是這個緣故。
所以,練太極拳好!它讓你學會掌握平衡的技巧?,F(xiàn)在,咱們要構建和諧社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要平衡呀!人和自然要平衡,發(fā)展與資源要平衡,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要平衡,人與人之間也要平衡。
平衡是天底下的普遍真理。如果把地球比作“大乾坤”,咱們每個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乾坤”、“小宇宙”。我們與大自然和諧,要從環(huán)保做起;至于人體這個“小乾坤”、“小宇宙”,平衡就是健康,不平衡就是疾病,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疾病。具體做法就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經營健康,管理健康,投資健康,進行自我保健,從維持自身的平衡做起。
(待 續(xù))
(編輯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