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到頭上的幸運
十幾個小時的顛簸后,我終于到達了北京。那天,陳招娣教練來車站接我,我記得她語重心長地說:“這個時間調(diào)你們過來訓練,是因為老隊員傷病很多.場地上訓練氣氛不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們沒有機會,年輕人要好好把握啊?!边€有一句話在我腦海中打下了更深的烙印——“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苦,我倒不怕;但初來國家隊的壓力卻像一塊大石頭墜在我的心口。
中午,要吃飯了,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帶碗,陳招娣幫我從食堂里借了一個,臨了她叮囑我:“晚上去買碗時一定要買個大些的,多吃才能有勁訓練?!蔽夜怨缘攸c點頭。國家隊的訓練會是什么樣子呢?心里怕怕的。吃完返回宿舍.同天報到的吳詠梅已經(jīng)和衣躺在床上睡著了,我輕輕地鋪好從家里帶來的被褥,也躺下睡了……睡夢中,仿佛在這陌生的北京只有棉被才有家鄉(xiāng)的味道。
“這是新來的隊員孫玥,吳詠梅!”下午的訓練課一開始,教練這樣簡短介紹??粗蠹业哪抗猓仪忧拥叵耄旱谝惶糜柧氄n,千萬不能丟人。但事與愿違,那個下午練輕技術(shù),接半場“6—3—1”到位,就是要接一傳要接6個到位,3個一般,只允許一個失誤。我的水平本來就有差距,加上心里緊張,所以其他人輕松完成后都到場邊進行身體訓練去了,只有我怎么也接不完。額頭上的汗開始往外冒,我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江申申教練發(fā)到后來大喊了一聲:“李勇,你來發(fā)孫玥吧!”有了李勇教練“幫忙”,我這才勉強過了一“劫”。
晚上打電話給遠在南京的媽媽報平安,我拿著聽筒緊對著墻,只說了短短幾句話就匆忙掛了,再多說一句就會哭出聲來。當時18歲的我經(jīng)常問自己:我行么?時間無痕,但是它能像鋼銼一樣磨平恐懼。又過了些日子,無論是訓練還是生活我開始慢慢適應(yīng)了,適應(yīng)了北方的干冷,適應(yīng)了每天重復的肉片,肉丁,肉沫炒白菜青椒。不僅如此.我還在枯燥的訓練之余找到了不少樂趣。那時住在羽毛球隊的樓下,我們有時會上去借武俠書,被羽毛隊的隊員們喚作“俠女”。
一次一次的攻防練習下來,雖然還是難免挨批評,但是我感到自己原來沒有想像中那么差。當時的主攻手李國君有傷,許新也要去做手術(shù),所以我補缺成為冬訓后中國女排出訪歐美熱身賽的一員。
打美國、拼韓國,第一次代表國家出戰(zhàn)的我表現(xiàn)平平,一是因為實力,更是因為緊張。但是沒想到最后一站在瑞士打古巴,我卻屢扣屢中,令古巴女排主教練歐亨尼奧大吃一驚。決賽對古巴.我再次擔綱主攻手,又著實給對手制造了不少麻煩……因為那時候我告訴自己:“有什么好緊張的.反正你又去不成巴塞羅那奧運會?!?/p>
那是我第一次出國。媽媽東拼西湊給我換了200美金.我一點都舍不得花。老隊員們大包小包買了好多東西,我卻只買了一條棉毛褲.十幾美金,為這還著實心疼了一陣子。我吃不慣西餐,所以我?guī)Я苏幌浞奖忝?,一天兩三頓地吃……
出訪歸來,我開始更多地同一線隊員練配合。當我慢慢從教練的訓練安排覺察到自己很有可能已被列入奧運陣容后.我開心極了。記得臨走時,江蘇省給我們幾個江蘇運動員開動員會,當時南京體院的領(lǐng)導張雄拍著我的肩說“孫玥啊,你真是運氣好啊,剛剛進國家隊就能參加奧運會了!以咱們中國女排的實力,怎么也能拿到個牌子!”在江蘇排壇.能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我是第一人,連世界冠軍孫晉芳都沒趕上這樣的機會,我覺得很光榮,也更珍惜這種機遇,有時也會拍拍自己的頭慶幸一下:“孫玥,還好你來國家隊了。”
沒有掌聲的巴富羅那
巴塞羅那非常漂亮,但是這座浪漫的 城市留給我們的卻是傷感的記憶。
許新術(shù)后未能參賽,李國君賽時受傷,中國女排主攻的重擔實際上壓在了我和高林兩位新隊員身上。開始幾場比賽打得很不理想,中國女排輸古巴、敗荷蘭之后,小組出線的希望已是渺?!,F(xiàn)在回想那段日子,耳邊仿佛還彌漫著“嘩嘩……”的聲音——大家在浴室里洗澡時,氣氛壓抑得可怕。我雖然沒像老隊員們一樣哭,第五局打到13比12,我攔網(wǎng)時不慎碰網(wǎng),丟失一次反擊機會,也丟掉了最重要的一分。我痛哭著自責不已,平時我的確有愛碰網(wǎng)的毛病,這次比賽我格外注意,前幾場都沒事,沒想到爭斗進入白熱化,高度的緊張已容不得我再考慮別的,一念之差??! “孫玥啊,孫玥,為什么這毛病平時不多花功夫去改,你為什么要在如此關(guān)鍵時刻碰網(wǎng)……”老隊員們不忍看我那份傷心悲痛的樣子,紛紛勸我:“打成這樣又不是一個人的錯……”但我固執(zhí)地不肯原諒自己。
屋漏偏逢連夜雨。巫丹被查出誤服禁藥,雖然查明原由后她沒遭受進一步懲罰,但我們的士氣受到了重挫。盡管我們與西班牙爭奪第七的比賽中獲得了久違的勝利,但是那似乎來得太遲了。在臨離開奧運村那天,我們所住的房間每天籠罩在一片壓抑、傷感的陰云下。我記得蘇惠娟幾個老隊員把我和王怡叫到跟前,含著眼淚對我們說:“我們這是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了,再沒有機會了,你們還年輕,一定要加油??!”說著說著我們哭成一團。
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給我的感覺,就像《泰坦尼克號》中的杰克幸運地贏得了船票,卻以最大的遺憾結(jié)束了行程。奧運村很大,巴塞羅那很漂亮,但是我們都沒游覽過.甚至連吃飯都懶得去,因為我們覺得沒臉見人。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灰溜溜地回了國。恰逢國家青年隊有比賽,所以我和王怡被調(diào)了過去。剛?cè)r,作為剛剛參加過奧運會的運動員.我們還被要求在會上發(fā)言,鼓舞年輕隊員們的士氣。但是說實話,我那時真的不想見排球了……巫丹、李月明、李國君等老將也帶著永遠的遺憾告別了國家隊,中國女排墜入了歷史低谷.上下一片凄涼。
挫折是成長的催化劑。1993年,中國女排再度大調(diào)整.年僅20歲的我成了隊里一名年輕的老戰(zhàn)士。我記得老隊員們臨走時的囑托,記得自己曾經(jīng)許下的承諾。在隊長賴亞文的帶領(lǐng)下.我總是場上吆喝“加油”最賣力的一個,另外我要感謝胡進教練,這兩年中,他常常給我加練,他的指導使我的技術(shù)得到了全面的進步。
第七屆亞洲女排錦標賽上,擔任中國女排主力攻手的我贏得了大會授予的“最佳一傳”獎。11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女排超霸杯比賽上,陣容調(diào)整剛一個月的中國女排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盡管我們只得了第三,可人們從年輕的我們身上看到了未來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的希望。
郎平教練的“單兵扣球”
四年一輪回。
1995年,距離亞特蘭大奧運會還有一年的時候,郎平教練回來了,我們親切地叫她郎導。但是郎導訓練起來卻是一點也不“親切”。她有一個觀點:中國女排與世界強隊在實力上的差距并不大.缺的就是老女排遇到困難時的“頂勁”。為了訓練意志品質(zhì).那年的冬訓我們練得格外辛苦。
練習“單兵防守”時,常常要“啪啪”地東一撲西一救,一會兒下來人就會像灘泥一樣趴在地上起不來,但就是被隊友攙著也必須繼續(xù)接完。這個雖然可怕,但是每次排好隊教練喊:“XXX、XXX……來“單兵防守!”時,我總是偷偷地瞄著教練的眼神,咬牙跺腳地盼望會被點中。一旦沒被挑中,我就開始眼睛發(fā)綠,腦門出汗,心里一遍一遍地說:“這下又完蛋了!”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沒被抽中做“單兵防守”的隊員.就會做“單兵扣球”!練排球這么多年,我?guī)缀跏裁从柧毝疾慌?,惟獨對它我至今沒有“免疫”,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單兵扣球”,顧名思義就是教練放球,由一個隊員來扣。看起來扣十個好球達標并不難,但是這一扣下去就是四五十個。胳膊已經(jīng)舉不起來,腿也哆哆嗦嗦像踩著棉花,可教練的喊聲會讓人“膽寒”:“這個太直了,不算!這個太斜了,不算!擦網(wǎng),不算!分量不夠,不算!再來……重來……”常常數(shù)到五、六,七……就喊:“五個!”八、九、十……就叫“八個!”仿佛第十個球就遠得像吊在大象眼前的香蕉,近在咫尺卻永遠看到觸不到。熬到十個球扣完,我們“癱”下場來.嘴唇通常都是紫的,脈搏10秒鐘四十幾下。
苦雖苦,但現(xiàn)在想想那個時候真的很幸福。我的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因為郎導原本就是主攻出身,她把自己多年的心得經(jīng)驗毫不吝嗇地傳給我們這些主攻,甚至細到該如何拐手腕。另外,這個集體也使我感覺暖融融的。
1995年3月31日的傍晚。北京。
那天是我的22歲生日,訓練時我對吳詠梅、殷茵等幾個好朋友說:“一會兒我買個蛋糕回來咱們一起吃啊?!睕]料到剛說完,殷茵就顯出“不屑”的神情:“22歲嘛,又不是什么大生日,何必興師動眾的.有什么好過的呀。”我有些驚訝,但是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就說:“那好吧,那我們干脆周末出去吃一頓就算了?!本驮谶@時突然遠遠地聽到了郎導的聲音:“今晚全體開會!”
什么?開會?竟然在這時候開會,我心里憤憤地“罵”了一句。晚上開完一個短會,郎導說:“好啦,休息5分鐘?!痹跁h室里我通常坐在靠近門的座位,一說休息,我就“突突突”拖著腳回了房間。
當我又“突突突”拖著腳走回會議室時,一推門,我著實嚇了一跳!屋里燈全滅了,蛋糕上跳動的蠟燭火焰中.映襯著一張張笑臉。大家一齊唱著:“祝你生日快樂……”我的眼睛一下子紅了,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眲e傻站著,快吹蠟燭許個愿吧!”不知誰喊了一句。于是我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放在胸前,許下了我22歲生日的一個愿望。我暗暗告訴自己:“孫玥,你要加油,去實現(xiàn)它!”
度日如年的亞特蘭大
記得亞特蘭大奧運會打到最后我疲憊不堪地跟王怡說:“在亞特蘭大這16天像過了16年……”
之前的1 995年世界杯是郎導執(zhí)教中國女排后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鐵榔頭”的歸來帶來了中國女排多年低谷后重新振興的希望。雖然在最后三場比賽中接連負于巴西、古巴和美國隊.但第三名的成績讓中國女排找回了自信。在古巴、巴西風頭正勁.俄羅斯、美國強力反彈,韓國。日本虎視眈眈的大環(huán)境下,中國女排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復蘇勢頭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使人們對她的1996年奧運會之行寄予了厚望,但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亞特蘭大,我們過著四點一線的日子,每天都在訓練館、比賽館、餐廳、房間之間織布一樣地穿梭。那時賽程安排是隔一天一場比賽。每場比賽間隙的一天時間里.擠滿了各種會:總結(jié)會、業(yè)務(wù)會、準備會……大家都要發(fā)言,總結(jié)上一場比賽的經(jīng)驗,分析下一個對手的特點,預想出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再想對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其實早在去美國之前,我們就針對每個對手做了充分的準備,做比賽方案,畫線路圖,提到哪個隊,幾乎閉上眼睛就能想出它的威脅在哪兒,它的突破口又在哪兒。即便這樣,臨比賽前一天還要把這些拿出來繼續(xù)溫習,使其爛熟于心。
那次,雖然也有磕磕碰碰,但我們發(fā)揮得很穩(wěn)定,擊敗荷蘭、險勝韓國、力克美國、輕取烏克蘭。完勝日本,以全勝戰(zhàn)績昂首躋身八強。隨后又在四分之一決賽中3比0勝德國,在半決賽中以堅固的防守和快速多變的進攻3比0力克俄羅斯闖入決賽。
記得2004年中國女排戰(zhàn)勝俄羅斯奪得雅典奧運會冠軍時.電視里閃過俄羅斯的名將加莫娃在場下用毛巾捂住臉流淚的鏡頭,當時手舞足蹈歡慶勝利的我,一下子停下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完全能體會她當時的心情,因為那分明就是8年前的自己……
決賽中,我們與當時正處巔峰的古巴女排遭遇.我們離夢想是那么接近。前兩局1比1打平.第三局我感覺得到古巴隊員們好緊張,她們迫切想拿下這場比賽。但是.當我們11比4領(lǐng)先時卻痛失了三個反擊機會,那是關(guān)鍵的一局,那關(guān)鍵的幾分使雙方的心理微微起了變化。最終1比3,我們輸了。隨著最后一個球重重落地,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亞特蘭大的1 6天結(jié)束了.我的奧運會結(jié)束了!雖然從低谷走出的中國女排拿到亞軍已經(jīng)是飛躍.但是與金牌一步之遙成了我們心里最大的遺憾。當時打完比賽走在回駐地的路上,郎導對我說:“孫玥別哭了,你以為拿冠軍那么容易啊,有時就差那么一點,但這一點可能就用一年兩年時間?!?/p>
結(jié)束了比賽,我們終于從大石頭下走出來透口氣!我和吳詠梅開始到處去淘換奧運紀念章。紀念章是一種印有五環(huán)和各國國旗的小飾物,大家都爭相與外國的運動員互相交換作為紀念。當時,奧運村分為紅綠藍等七個區(qū),我們坐著村里的小車到各個區(qū)的麥當勞去領(lǐng)紀念章,想要跟別人交換時,一看,哪里還有的換,到處都是中國的。那是我在亞特蘭大最開心的一天,參加了兩屆奧運會.那個時刻我出奇地輕松,因為在潛意識里我覺得那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了。
亞特蘭大奧運會后的三年,我的狀態(tài)非常好,直到1999年在瑞士精英賽中我被古巴一名隊員撞傷了膝蓋。從巔峰墜落低谷的那段時間,劇烈的傷痛之外,巨大的矛盾也讓我心神不寧,我常常問自己:“孫玥,你還能堅持么?”上天是公平的,他會在給人磨難的同時,在另外的方面給人慰藉,也正是那段時間,一個身影越來越清晰地走入了我的心中……(未完待續(xù))
整理/王津津 責編/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