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的比賽項目如何分類眾說紛紜,但是滑冰,滑雪和雪橇三大類囊括了冬奧會的所有比賽項目。
滑冰
滑冰為冬奧會中普通體育迷知之最多的項目。除了人們喜聞樂見的冰球.還有以下項目:
速度滑冰
是冬奧會歷史最為悠久,開展最為廣泛的運動。與大多數(shù)現(xiàn)代體育運動相同,速度滑冰也起源于歐洲。公元10世紀(jì),在郁金香之國荷蘭,人們已經(jīng)開始利用冰刀在冰上滑行進行娛樂和比賽。1763年,英國首次舉行15公里速度滑冰賽。1889年,荷蘭舉行了首次世界速度滑冰冠軍賽。男子速度滑冰早在1924年就列入冬奧會項目,但女子項目直到38年之后的1960年才進入冬奧會。
速度滑冰的賽場由兩條直線跑道連接兩條弧度為180度的半圓曲線而成的兩條封閉跑道。最大周長為400米,最小周長為333.5米,內(nèi)彎道半徑不小于25米。速度滑冰是冬奧會上項目較多的比賽,男子有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女子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運動員兩人一組比賽,主要看起跑、抗干擾,滑行和沖刺能力。在500米和1000米短程比賽中,亞洲選手實力正在增強,但是在長距離比賽中,歐洲,特別是美國選手高人一籌。
短道速滑
起源于北美的冰雪之國加拿大。短道速滑與速度滑冰的主要區(qū)別是前者賽場面積和周長少得多,每圈只有111.12米。短道速滑運動員要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碰撞事故層出不窮,因此短道速滑運動員必須戴頭盔和防護手套。速度滑冰的小弟弟短道速滑1992年才成為冬奧會比賽項目?,F(xiàn)在短道速滑項目有男子500米、10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3000米接力。短道速滑不僅要求運動員有充沛的體力,而且要求運動員掌握良好的彎道技術(shù)和身體靈活性。亞洲選手在短道速滑中成績不斷提高,成為冬奧會中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與歐美選手搞衡的項目。
花樣滑冰
花樣滑冰是冬奧會滑冰比賽中最有魅力,最為引人入勝的比賽。花樣滑冰的先驅(qū)為英國。18世紀(jì)中葉,花樣滑冰已經(jīng)成為英國人冬季喜歡的運動。1892年,國際滑冰聯(lián)盟成立,決定每年進行一次世界花樣滑冰錦標(biāo)賽。在冬奧會的歷史上,花樣滑冰也是悠久的項目,它要求運動員穿上冰刀在冰場上跳躍、旋轉(zhuǎn)、表演各種動作花樣滑冰分為單人滑、雙人滑和冰舞三項。單人滑分為男子和女子單人滑。比賽分為兩部分。第一天進行短節(jié)目,也就是規(guī)定動作的比賽。第二天進行自由滑,也就是自選動作比賽。雙人滑包括短節(jié)和自由滑。不過參賽運動員必須是一男一女,雙人滑除了有單人滑的基本動作之外,還包話頭上托舉、雙人旋轉(zhuǎn)、拋跳、捻轉(zhuǎn)、托舉和螺旋線等。
單人滑和雙人滑歷來是歐美人的天下。男女比賽中美國和俄羅斯占據(jù)優(yōu)勢女子單人滑的都靈冬奧會前影最模糊。名將關(guān)穎珊傷病至今未愈,運動生涯中的第一個奧運金牌能否到手成了問題。美國的休斯可能是俄羅斯冰上女皇斯魯斯普卡婭的最大挑戰(zhàn)者。中國隊能否在雙人滑中奪取獎牌是中國體育迷關(guān)注的焦點。
運動員穿著冰刀在冰場上跳舞就是冰舞的主要特點。冰舞分為規(guī)定舞蹈、創(chuàng)編舞蹈各占分的30%,其余為自由舞蹈。不允許有旋轉(zhuǎn)、跳路及托舉等雙人滑典型動作。冰上舞蹈在奧運會比賽中越發(fā)浪漫,服飾越以暴露,如何打分可能再次成為冬奧會的熱門話題。
冰壺
雖然在冬奧會賽場上才出現(xiàn)過兩次,但是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很大興趣。擲冰壺,又稱冰上溜石,起源于英倫三島的蘇格蘭,是團隊比賽項目。冰壺又稱砥石,由蘇格蘭出產(chǎn)的不含云母的花崗巖石塊鑿琢而成,直徑29厘米,厚度11.5厘米,重19公斤。運動員穿的冰上溜石鞋也頗有講究。兩腳鞋底的結(jié)構(gòu)不同,蹬冰腳穿的鞋為橡膠底,滑動腳穿的是塑料底。比賽雙方出場隊員各4人,分別站在冰場的兩端,以相對方向的壘圈為目標(biāo),投擲溜石,使之溜進相對的壘圈或者接近壘圈。每次比賽共進行10局。每局以兩隊的砥石距離營壘圓心的遠近評定勝負(fù),每石一分,積分多的隊獲勝。與冬奧會其他比賽項目不同,冰壺比賽需要智慧,能力、耐心和機敏。衛(wèi)冕冠軍英國隊將是都靈冰壺比賽金牌最大競爭者。
雪橇
冬奧會雪橇比賽分為有舵雪橇、無舵雪橇和俯式冰橇。雪橇比賽歷來是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的天下?,F(xiàn)在美國女子雪橇隊正在趕上來.要在都靈抗衡歐洲。
有舵雪橇
首屆冬奧會即列入比賽項目。雪橇俗稱“雪地之舟”。有舵雪橇的滑道用混凝土或木材建成?;纼蓚?cè)的護墻均需澆水成冰,構(gòu)成冰雪滑道。比賽路線為1300-2000米,全程有15-20個彎道。有舵雪橇運動員的行頭包括比賽服、護肩、護肘、頭盔和專用釘鞋。冬奧會有舵雪橇比賽包括三個項目:男子雙人、男子四人和新增添的女子項目。比賽要求運動員滑行四次,以四次積累的時間計算成績,時間最少的隊獲勝。
無舵雪橇
又稱單雪橇或運動雪橇。無舵雪橇與有舵雪橇的最大區(qū)別是雪橇為木質(zhì),底部安裝一對平行的金屬滑板。無舵雪橇的比賽場地與有舵雪橇大同小異。比賽線路男子為1000-1400米,女子為800-1200米。全程設(shè)11—18個彎道。比賽根據(jù)雪橇的不同分為男子單座、男子雙座、女子單座三項。無舵雪橇要求運動員必須坐在雪橇上比賽。單座比賽滑行四次,比賽分兩天舉行。雙座比賽滑行兩次.比賽一天完成。用時少者為勝。成績相等時,以各隊滑行中成績最好者為勝利。
俯式冰橇
最早流行于北歐國家。1887年,瑞士機械專家馬蒂斯設(shè)計制造了第一個比賽用冰橇。俯式冰橇借助起滑的慣性,從山坡沿著專門構(gòu)筑的冰道快速滑降。最快時速達到130公里.比賽中.運動員必須采用俯臥姿式,頭部在前.以皮靴防滑釘控制冰橇運動的方向,還可做出符合要求的各種動作減輕冰橇壓力,減少滑行阻力.同時放慢速度。俯式冰橇比賽的冰道最短不能少于1200米,彎曲變化多端,因此比賽充滿刺激,具有強烈的觀賞性。
滑雪
滑雪包括跳臺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冬季兩項和北歐兩項。
跳臺滑雪
又稱跳雪,起源于古代挪威。古代的挪威統(tǒng)治者下令將犯人兩腳各綁在一塊雪板上,從有雪的高山上推下.通過斷崖的凸出時身體拋向高空,然后落在山下摔死?,F(xiàn)在的跳臺滑雪比賽需要運動員腳踏滑雪板,沿著滑道下滑,借助速度和彈跳力,讓身體拋向空中,4-5秒鐘之后,落在山坡上。冬奧會設(shè)70米和90米兩個項目。跳臺滑雪比賽場地的滑道和氣溫。風(fēng)向、風(fēng)力等條件息息相關(guān),因此跳臺滑雪像馬拉松比賽一樣;沒有世界紀(jì)錄;只有世界最好成績。跳臺滑雪歷來是北歐,特別是挪威運動員的強項,冬奧會大部分獎牌落入他們手中。
越野滑雪
是人類最早使用器具進行運動的形式之一,自古至今流行于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運動員以滑雪板和滑雪杖為工具,在丘陵起伏的雪上沿著規(guī)定線路滑行。比賽雪道要求上坡,下坡和多變下坡各占三分之一,雪道的最高不得超過海海拔1800米。比賽分為男子10公里、15公里、30公里、50公里、女子5公里、10公里、15公里和30公里。越野滑雪比賽技術(shù)。含量很高,包話傳統(tǒng)技術(shù)和自由技術(shù)。普通體育迷能夠知道哪位運動員在沒有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首先抵達終點就可以了。北歐人在他們以起的越野滑雪運動上至今依然保持持霸地位。
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是當(dāng)今冰雪運動中非常紅火的項目,也是冬奧會滑雪比賽中比較危險的一種比賽,因此參賽運動員必須穿上正式鉛封標(biāo)志的運動服、頭戴護盔.當(dāng)然也缺不了滑雪板和滑雪杖兩大基本工具,高山滑雪各項目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場地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不同.地形和坡度的要求不同以及穿越旗門的方法和數(shù)量不同。男子比賽起點和終點之間的差距為800--1000米,女子為500-700米。參賽者滑行時間少,成績好。高山滑雪的兩大項目為大回轉(zhuǎn)(Grant SIalorn)和超級大回轉(zhuǎn)(Super-G Slalom)。高山滑雪歷來是歐洲人天下,鹽湖城冬奧會之后,美國運動員異軍突起,向歐洲發(fā)起了挑戰(zhàn)。
自由式滑雪
屬于高山滑雪的衍生物,上個世紀(jì)60年代形成規(guī)模.1971年才在美國舉行第一次正式比賽,比高山滑雪晚了半個多世紀(jì)。自由式滑雪的三大項比賽包括男女空中技巧、男女雪上技巧和男女雪上芭蕾。空中技巧需要運動員穿著滑雪板完成雪上空翻動作。場地由出發(fā)區(qū)、助滑區(qū)、過渡區(qū)1、過渡區(qū)2、著陸點和終點區(qū)組成。運動員每人試跳兩次。自由式滑雪評分標(biāo)準(zhǔn)類似于體操和跳水比賽的綜合,裁判根據(jù)運動員空中動作和著陸打分。雪上技巧分為單人雪上技巧和雙人雪上技巧。評分標(biāo)準(zhǔn)與空中技巧相類似。雪上芭蕾裁判員根據(jù)運動員完成動作情況評定技術(shù)分和藝術(shù)效果分。自由式滑雪三項比賽均為得分多者獲勝。現(xiàn)在,亞洲運動員在自由式滑雪項目上正向歐美強國發(fā)起沖擊。
單板滑雪
是滑雪運動的新寵,始于上個世紀(jì)80 年代。過去被認(rèn)為是旁門左道的單板滑雪以優(yōu)美和刺激風(fēng)靡全球.尤其是歐洲和北美地區(qū)。冬奧會的單板滑雪包括男女U型場地技巧、男女四人追逐賽、男女雙人平行大回轉(zhuǎn)。興起于歐美的單板滑雪在美國年輕一代中普及程度不斷提高,發(fā)明了許多高難度新穎動作。單板滑雪裁判根據(jù)滑雪板的幅度、抓板的時間和動作的流暢性,以及著陸的穩(wěn)定性評分。不過行家們認(rèn)為,在都靈冬奧會上哪位運動員能夠準(zhǔn)確無誤的完成1080度旋轉(zhuǎn).將成為比賽的頭號英雄。美國運動員在單板滑雪中占據(jù)了較大優(yōu)勢。
冬季兩項
淵源于古代人類的涉獵活動。現(xiàn)代冬季兩項則與軍事有關(guān)。1767年,在挪威與瑞典邊界的挪威邊防軍巡邏隊舉辦了第一次滑雪和射擊比賽.這是現(xiàn)代冬季兩項運動的雛形。冬季兩項是一種滑雪加射擊的比賽。運動員身背小口徑步槍,每滑行一段距離進行一次射擊.最先到達終點,射擊完成指標(biāo)者獲勝。1960年冬奧會首次將冬季兩項列入正式比賽項目,不過當(dāng)時只有男子比賽。1992年的第16屆冬奧會增設(shè)了女子比賽項目?,F(xiàn)在的冬季兩項比賽分為20公里越野滑雪加四次射擊、10公里滑雪加兩次射擊。15公里越野滑雪加三次射擊以及團體3×7.5公里越野滑雪加兩次射擊。歐洲,特別是北歐運動員在歷屆冬奧會的冬季兩項比賽中奪得的獎牌最多。
北歐兩項
與大多數(shù)滑雪項目相同,也起源于北歐的瑞典和挪威,因此又稱北歐全能。顧名思義,北歐兩項就是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組合項目。上個世紀(jì)80年代以來,冬奧會的北歐兩項比賽項目不斷發(fā)生變化。1984年以前比賽只設(shè)個人項目,4年后增設(shè)團體項目,但是僅有男女比賽。比賽按照跳臺滑雪,越野滑雪的順序進行。跳臺滑雪為90米級、越野滑雪為18公里,比賽根據(jù)單項比賽成績換算得分,得分高者名列前茅。個人賽第一天進行跳臺滑雪,每人跳兩次,以姿式分和距離分計算總成績。第二天進行越野滑雪。第一天比賽成績最好者第一個出發(fā),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順序排得名次。北歐兩項的團體比賽各隊4名運動員一次出發(fā),得分方法同個人賽相同。歐洲人長時間以來在他們的看家項目北歐兩項比賽中保持主導(dǎo)地位。
責(zé)編/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