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午集團董事長孫大午受邀至蒙牛集團顧問李汶香家做客,主人李汶香要求孫大午套上鞋套,以便事后方便打掃衛(wèi)生:孫大午感覺人格受到污辱,怒不可遏,大罵出口。李汶香辯稱沒有污辱意思,只是生活習慣而已,北京家家都這樣,就算部長到訪也得套上鞋套。后來,兩人通過e—mail爭辯,并將文字公之于眾。一時間,各路網(wǎng)民大規(guī)模加入討論,使這場爭辯成為近期網(wǎng)絡上最大的新聞。有人稱這是一場道德文化之戰(zhàn),但最終結果,孫大午搶不下道德制高點,據(jù)說現(xiàn)在很感孤寂。
“鞋套事件”
去年11月27日,大午集團老總孫大午應著名經(jīng)濟學家鐘朋榮之邀,到北京東方視野培訓中心講《私企立憲》一課。隨孫總來的還有馬英華和石寒兩位秘書。課上,他們遇到了蒙牛集團高級顧問李汶香(以下簡稱李老師)和中西國際旅行社的薛琦先生。他們共進午餐時,李老師和薛先生分別邀請孫大午到他們家看看。
下午五點半,司機走錯路、延遲了半個多小時之后,孫大午一行才來到北京亦莊萊茵河畔高尚住宅區(qū)內(nèi)。在李老師家的樓下,孫大午出于禮貌,電話通知了李老師。很快,一個小保姆下來接孫大午,孫大午和兩個秘書及薛先生就上了樓。
李老師在家等候,手里拿著不少鞋套。進門前,李老師笑著將鞋套遞給孫大午,孫大午一看,說:“我不進去了,我們到外面去吃飯吧。”李老師一聽,拉著孫大午的胳膊忙說:“還是進來吧進來坐坐吧。”接著便讓孫大午坐下,幫他套上鞋套,其他人便也在孫大午之后套上鞋套進來了。
靠養(yǎng)殖家禽發(fā)家的孫大午便問:“你們干嗎要讓我們套塑料袋,莫非十白我們帶來禽流感?”李老師說:“不是,主要是為孩子著想,打掃起來方便些。”
孫大午又說:“我剛才摸了你的塑料袋,手臟!我去洗手!”一出來,李老師指著桌上的幾瓶礦泉水說:“喝點水吧?!睂O大午婉柜,臉色愈加難看。過一會,李老師把蘋果遞給馬秘書,孫大午突然擋住她伸出去的手,馬秘書一愣,想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便笑笑說:“好渴啊?!睂O大午說:“渴就喝瓶水!”
此時,孫大午說:“我們走了?!崩罾蠋熣f:“孫總參觀參觀我的房子吧。”孫大午幾個人便在其300平方米的房子里邊轉了一圈。完后,李老師送每人一本書。
下了樓,一行五人一起去薛先生的家,孫大午看到馬英華手里還拿著那瓶礦泉水,罵了聲:“賤!”馬秘書沒吭聲。
到薛先生家時,薛先生讓大家換拖鞋,孫大午拒絕說:“要讓我進去我就進去,不讓進去我就走?!毖ο壬?,孫不換鞋就進了門。李老師換了鞋,馬秘書還套著李老師家的鞋套,石秘書覺得窘了,便說不進去了,結果被薛老師的老婆拉進了屋。
同在李老師家一樣,參觀完薛先生的家后,孫大午便說要走。薛先生說吃完飯再走吧,孫大午說我們回去再吃。薛先生的妻子說,回去也要吃,還是在這里吃吧,飯都定好了。就這樣孫大午便決定留下來吃飯。
一行人驅車來到了一家餐館,酒菜擺上,孫大午決定就今天鞋套這件事好好討論一下,于是說:“今天你們邀請我到你們家做客,進門前卻要讓我套個塑料袋,理由是便于打掃衛(wèi)生,這是對我極大的侮辱。我活了51歲了,今天還是第一次?!?/p>
李老師忙解釋:“不只對你,對誰都一樣,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來了都要套這個,就連某某集團老總和某某老部長來了也這樣,你到蒙牛去全都套這個,這就是蒙牛文化?!?/p>
孫先生反駁道:“我們的待客方式是要把家里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既然請客人來家里,就要充分尊重客人。而你們在客人還沒進屋就想著客人走了以后便于打掃衛(wèi)生,那還邀請客人來干什么?再說,客人未了首先要上茶,而你呢?大冬天的拿出礦泉水來,這像是招待客人的樣子嗎?要拿礦泉水也可以,但也應該先上茶,再拿礦泉水,讓客人來選吧?”
孫大午說:“要讓客人進門前套塑料袋,不套塑料袋還就不能進門,這是什么待客之道?穿拖鞋的原意是讓客人放松一下腳,到你們這里就演變成了套塑料袋,而且還是為了方便打掃衛(wèi)生。你們要不想打掃衛(wèi)生,那干脆就不要邀請客人來啊,干嘛平白無故地要讓客人受侮辱?”
孫大午后來對著李老師說:“你還是搞文化的,什么是文化?要我說,真善美為文,潛移默化為化,你讓客人套塑料袋是真善美嗎?你們不是尊重客人,而是讓客人尊重你們,為你們自己著想,等客人走了以后便于打掃衛(wèi)生,這叫什么文化?這不是真善美的文化,是一種丑惡的文化!”
說著說著,孫大年把腳抬到了餐桌上:“你們看看清楚!我的腳上有泥么?能弄臟你們的地板嗎?”
大家一片啞然。稍后,李老師說,人和人之間都是平等的。孫大午說,不平等!你主動邀請客人到你家,你就要尊重客人。到你們家,你讓客人套塑料袋那就是對客人的一種侮辱!
李老師說:“我們沒覺套鞋套是對客人的侮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客人尊重主人的生活習慣那也是應該的?!?/p>
李老師說,北京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我覺得很正常,入鄉(xiāng)隨俗這就是文化,這是儒家的精神。孫大午說,我不相信全北京都是這樣,這絕不是儒家文化,這是種丑陋的文化,只有你們這樣所謂的貴族區(qū)才可能有這樣的文化!
這樣,兩個人足足爭辯了兩個多小時。
網(wǎng)上激辯
當天,即11月28日,李汶回家后,給孫大午發(fā)出第一封e-mail,內(nèi)容中稱“暫時中斷實質(zhì)性生的項目合作”。孫大午隨即以e-mail進行反駁說:“沒有合作的意思,也知道你沒有侮辱人的意思,因為你不知道你已經(jīng)侮辱過太多的人,太多的人也接受了太多的侮辱。我是自取其辱?!彪S后,兩人的e-mail爭辯又在網(wǎng)絡上公開。(下面草根指李汶香)
孫大午理事長:
學會生活就是學會放下。只有理解別人才能解放自己。一個月以來義務為大午集團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昨天的事件證明我們雙方存在著很大的誤會,對同一件小串的認識有著沒法溝通的障礙:我認為進門穿鞋套就像不隨便吐痰一樣,是一種文明禮貌的正常行為,您卻認為是對客人極大的不尊敬和侮辱。
您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批評譴責我,我一再當面賠禮道歉?;丶液笳J真反?。何幕谋举|(zhì)是習慣,和諧的本質(zhì)是心態(tài)。我們之間無所謂誰對誰錯,不同的思維習慣是發(fā)生誤會的根源。合作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和絕對信任,我建議咱們暫時中斷實質(zhì)性的項目合作,目的是避免類似的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傷害對方,應該用陽光心態(tài)善待朋友,善待周圍的人,生命在呼吸之間。只有挑戰(zhàn)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千萬不要挑戰(zhàn)別人,傷害無辜。中國革傘贏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大午發(fā)展也贏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簭投Y為仁,以理行事為道。走自己的路,自己走路。約定俗成謂理,入鄉(xiāng)隨俗謂禮。
用平常心對待榮辱,用平和心包容誤會;用平凡心安度人生,用平靜心放下是非。
請您將此信的內(nèi)容用您的語言轉告劉平及三午夫婦。請諒解,祝每天都有好心情。
草根
2005年11月28日
李大姐:
你永遠比我大兩歲!
沒有合作的意思,也知道你沒有侮辱人的意思,因為你不知道你已經(jīng)侮辱過太多的人,太多的人也接受了太多的侮辱,我是自取其辱。但我還要說,我們不是誤會,我們不是一路人。你讓我上你家去,不足做客,而是炫耀你那300平米的住房和你的富有。你的大房子,表面上看,像一座迷宮,實際上給人的感受是一種陰霾、壓抑、深邃的老鼠洞。你自得其樂而不覺,還要將一種丑惡展示給朋友!孔子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而你的待客之道是把請來的客人擋在門口,讓客人套上塑料袋,而且當面告訴客人,走之后便于清掃衛(wèi)生!你沒有發(fā)覺你的茶幾和蘋果上有蒼蠅在飛舞嗎?這就是你們的蒙牛文化?這就是你在傳播的儒家文化?你把它當成文明禮貌,還自名草根,你不覺得是對天地的褻瀆?我現(xiàn)在在自責在反思,我有沒有勇氣誅殺這種邪惡之氣。因為恕罪惡容易,救罪惡難,悟道者在于彰顯布道。如果你認識不上去,認為如此待客就是蒙牛文化或是約定俗成的大眾文化,我可以將你的所行所思告訴天下人。讓天下人評論吧!
邪惡之人竟能天天有好心情,竟然能與人為善,我不相信!祝愿你不要自欺欺人!
孫大午
2005年11月29日
如再不醒悟,我就把來往信件上網(wǎng)上報了,讓大姐展示丈化風采算了。
孫大午理事長:
常言道:無知者無過。我不知道請客人換鞋套不對,多少年以來,我們一直這樣做,北京這幾年搬新房的都這樣做。大家都認為這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日常生活習慣。無所謂對錯,與儒家文化、蒙牛文化都沒有關系。
和諧社會的本質(zhì)是和諧心態(tài),鞋套之事使你如此生氣是我萬萬沒想到的,你如果能換位思考恐怕就不會生氣了,大家都對你很友好,你為什么如此大動肝火,化友為敵。
別人好強,我以誠容之;別人好勝,我以誠待之。我認輸了,不再辯論。生命在呼吸之間。
草根
2005年11月29日李大姐:
至死你都是大姐!
過去化友為敵,不是我,是你!今天我想化敵為友,但懷疑自己的能力!
是我的心態(tài)不好,不寬容,不厚道嗎?
我受辱第二天上午,主動給你發(fā)短信:“還叫你大姐吧,昨晚喝酒,我多你少,學你的風度,希望有機會深談?!蹦悴焕砦?。下午接著發(fā),你還不理我。我知道你曾和大午集團的總經(jīng)理約定,12月3日大午集團的高層干部要在你的引導下參觀蒙牛北京公司,我告訴劉總,我和大姐的不愉快是暫時的,是我們個人之間的事,要她處理好和你的關系,我在餐桌上言語重的地方,委托她打聽一下,并致歉!
沒想到,第三天你回了信,你認為給我穿鞋套就像不隨地吐痰一樣,是一種“文明禮貌的正常行為”,并宣布:“中斷實質(zhì)性的項目合作”……
我可以原諒你的“無知者無過”,但我不能寬恕你的狡辯!什么“北京人這幾年搬新房的都這樣做”,“這是富人區(qū)”,“北京的萊茵河”,和我同行的薛總,他的身價地位高于你吧?當我指出這不是文化,是丑惡,是污辱客人時,走過100多個國家,在北京已居住20多年的薛總說:“國外就沒有這樣的禮俗”。并說,要把孩子送到鄉(xiāng)下來讀書,害怕孩子成為(你這樣的)北京人!這些你都在場??!我怎么認同你說北京人都這樣,富人白領都這樣呢?退一萬步說,都是這樣,我也不接受,我不去就是了!那天你當著那么多人說,這是蒙牛文化,我說要問問牛根生先生。你回信反悔“與蒙牛文化無關”了,因此我也不問了,一則我不認識午根生,二則我根本就不相信你的話。你在狡辯!你認輸是嘴弱心不弱!你不必委屈自己!
大午集團五六千人,將就此事展開討論:“今后我們?nèi)绾未汀保俺鋈ト绾巫隹汀?,憑我們的良知,堅守我們認為的人格底線。
你曾罵“孫大午是不是變態(tài)?”我不在乎,我本農(nóng)民,我爸爸還在天天揀垃圾,但我到過法國的萊茵河,不是你多次的邀請,我才不去你們那個五環(huán)之外的人造“萊茵河畔”!我早就后悔了——我自取其辱!
恕罪惡容易,救罪惡難,虛空之人乃罪惡之人,以道貌行邪惡更是大惡,原諒我直抒胸臆:黑白經(jīng)緯,孫大午做人做事,人神共鑒!
孫大午
2005年11月30日
網(wǎng)上觀點
孫大午和李汶香之間論戰(zhàn)的e-mail在網(wǎng)絡上公開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了最近網(wǎng)絡最大的新聞。在大規(guī)模的網(wǎng)友討論中,形成了的主要觀點有“入鄉(xiāng)隨俗說”、“主隨客便說”、“客人荒誕自卑說”及“各有不足說”。
“入鄉(xiāng)隨俗說”中網(wǎng)友candy說,到別人家,用鞋套是個很好的辦法,既不會踩臟人家地板,也能防止因穿別人的拖鞋傳染上腳氣一類的疾病。網(wǎng)友大胡子說,戴鞋套或者換拖鞋是城市里人做客的習慣,沒有任何侮辱的意味。在城市里,好多人家里鋪著地毯,臟鞋子踩了怎么清潔啊?而且換個鞋子也不意味著就是侮辱吧,那去日本、韓國還就不活啦?你不脫鞋進人家家試試。
“主隨客便說”中網(wǎng)友Caizhicheng說,我一般家里來客人都會問一聲“換拖鞋嗎?”但如果客人有一點不愿意的話我們就不讓客人換了,總之,要以客人的意愿為第一,這就是尊重客人吧!網(wǎng)友世紀新格說,我覺得孫大午說的也不無道理,無論如何,關系親近與否,都應該主隨客便!
“客人荒誕自卑說”中網(wǎng)友shmguo寫道,孫大午先生說:“你們簡直是荒唐!簡直是污辱人到了極點,你們已經(jīng)違背了人倫的底線,已經(jīng)走向了邪惡!你們應該全部滅亡!”僅僅因為一個鞋套就要滅亡一個活生生的人,孫大午先生這句話太邪惡、太沒人性,比拉登還殘暴!鞋套事件只是暴露出一個虛偽、丑陋、邪惡、荒誕的孫大午先生,如此而已!
孫大午感到孤寂?
孫大午的秘書石寒、馬英華和同行的薛總,在“鞋套事件”發(fā)生后,作為現(xiàn)場目擊者,也談起了各自的感受。
石寒說:“我套上塑料袋的那一刻,感覺這是極為不尊重人的,所以在李老師家里,我雖然很口渴,卻沒有喝她家的礦泉水?!?/p>
20多歲的馬英華感受則不同于石寒:“我是平生第一次見識到人們在家中為客人準備鞋套,此前我只在進學校的計算機房和種雞場的雞舍時套過這種鞋套。那天李汶香老師鄭重其事地給我們發(fā)鞋套時,滑稽感沖淡了不快感,我分不清這到底是要進機房還是雞場,反正不像是要進入人家家里去。”
去過100多個國家,在北京已居住20多年的薛總則說:“國外沒有這樣的禮俗?!?/p>
盡管如此,但孫大年卻被認為輸了。“我目睹這個不自量力的堂·吉訶德節(jié)節(jié)敗退,一步一步,差點被一只小小的塑料袋逼成魔鬼?!睂O大午的秘書馬英華說:“他一個人的戰(zhàn)爭,而且是一場大敗仗。他輸給了一只小小的塑料袋,輸?shù)袅松?,輸?shù)袅伺笥?,輸?shù)袅诵蜗蟆!?/p>
“回想整個過程,孫大午的憤怒固然猛烈,貌似強勢實則一種走向極端的示弱;而李老師那自始至終的滿面堆笑,卻展現(xiàn)了一個完美修養(yǎng)和無限耐心,這兩個人的功力、風度和策略簡直是天壤之別?!瘪R英華說。
馬英華回憶,那天在兩個小時的辨論里,任憑孫大午金剛怒目,李汶香一味菩薩低眉。65度的白酒,孫大午一杯一杯的喝,李大姐則一直在笑,笑得老練寬厚,鎮(zhèn)靜從容。
在馬英華眼里,“這是一場荒誕的戰(zhàn)爭。一方怒氣:中;中,感到受到了歷史性的污辱,另一方笑意盈盈,不以為然。”
據(jù)媒體報道,在馬英華的眼里,孫大午現(xiàn)在感到很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