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初我出差到北京,發(fā)現(xiàn)劇組的幾個老師爭相傳閱著一本書,并且就書中的內(nèi)容熱烈地討論著。遂要來看,是一本《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2005年第三期。是夜,我手捧借來的這本雜志直到天色微明……
陽春三月末,我把那古城新柳,驛路新桃,統(tǒng)統(tǒng)都擱置到了腦后,回首北京,唯有那一卷《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是我留在記憶里的一枚相思。時至今日我仍清晰地記得令我回味無窮的兩篇文章,在此一談吧。
路見不平一聲吼
《人民代表馮有為》看得我熱血沸騰,那篇占全書三分之一厚度的報告文學(xué)被我一氣讀完,并暗自擊掌連連叫好。我為那蔑視市長權(quán)威,仗義執(zhí)言四處為民伸冤的人民代表馮有為叫好;為那善良人終于撥開烏云見晴天叫好;為沈陽市那些良知未泯的“好人”們叫好;為這篇報告文學(xué)作者秉筆直書的勇氣叫好;為編輯老師的正直大膽、慧眼獨(dú)具叫好!這些年我們看到太多的粉飾文章,在那些掌聲和鮮花中,我們逐漸變得麻木……因此,我們太需要有這樣真實(shí)的聲音來驚醒并激勵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我讀到了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正直和善良,也讀到了我們民族的正氣和希望。
看完這篇報告文學(xu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多么希望在我們當(dāng)今的社會上,像馮有為這樣的人多一些啊。
在閱讀《人民代表馮有為》的過程中,我曾幾度淚濕難抑,幾度憤懣難平。“淚濕”有時是為了那些含冤抱屈的人們,有時是為了那個身材不高,但矮小的身材里卻包裹著一顆高貴靈魂的人———馮有為?!皯崙俊笔且驗闀械脑S多當(dāng)事人明明“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卻打不贏官司;明明法官也知道當(dāng)事人蒙受冤屈卻愛莫能助……于是我嘆息,在那片土地上,為什么能誕生馮有為這樣的人,而又為什么只有一個馮有為?
從《人民代表馮有為》一文中,我讀到了一顆顆火熱滾燙的心靈,也分明聽到了“怦怦”的心跳聲,那是人民代表馮有為的心跳,是作者劉元舉和康錦達(dá)的心跳,是《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編輯們的有力心跳,是讀者們共鳴的心跳。我也分明聽到一聲“吼”,那是路見不平的一聲吼。起初只有一聲,是來自人民代表馮有為的,后來有劉元舉和康錦達(dá)和他并肩開嗓,再后來有編輯的加入,于是這吼聲振聾發(fā)聵,從北京輻射到全國各地,于是這吼聲便成了一首贊歌,獻(xiàn)給那些也許身材矮小卻有著高貴、偉大靈魂的人們。
“路見不平一聲吼”,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強(qiáng)音!
愛與哀愁不著一字也風(fēng)流
《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2005年第三期還有一篇好文章不得不說,那就是曾哲的短篇小說《美麗日斑》。
小說的主人公美麗日斑是草原上的一個牧羊女子,她被牧民們叫做“石女”,她也因此被丈夫拋棄。被丈夫拋棄的她沒有呼天搶地的悲痛,沒有以淚洗面的憂愁。在男人走的那天,她只是坐在山坡上,“下巴擱在膝蓋上發(fā)呆,眼睜睜眨也不眨地看著山谷。直到黃昏,羊群走過的戈壁灘就變了。變了的戈壁上,金光點(diǎn)點(diǎn),像攪碎的火苗子,跳騰了一地。她瘋了一樣地跑過河,跑進(jìn)戈壁。找了又找,尋了又尋。最終,撿回幾塊狗屎蛋大小的白石頭。自那以后,滿處撿亮晶晶的東西,就成了她的一個喜好……”
書中描述的美麗日斑話語不多,經(jīng)歷簡單,日子過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她隱忍而自尊,說不清她因為自己是“石女”而愛上石頭,還是她覺得自己的秉性里有石頭似的靜默,而愛上了石頭。她因為愛石頭,撿石頭,滿屋堆滿了石頭。她是孤獨(dú)的,應(yīng)該說孤獨(dú)的女子是渴望愛情的,可是她甚至可以為一塊羊角石而舍棄再次來臨的愛情。文章中的美麗日斑經(jīng)歷了失婚之愁和再次獲得愛情之喜,但在作者筆下并沒有刻意地去經(jīng)營、布局女主人公的愛與哀愁的得與失,可以說是不著一字,那份說不清的情緒卻如同一泓清泉從人們心間流過,牽引了人的視線,讓人看見一個草原女子自然的美麗,自然的風(fēng)流。
如果說《人民代表馮有為》是重拳出擊的一聲吼的話,《美麗日斑》則是天高云淡的一曲草原牧歌,前者讓人為之震撼和深思,后者令人遠(yuǎn)離塵囂,靈魂飛翔。
《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它關(guān)注現(xiàn)實(shí),探尋真理,是真善美的大舞臺。它給許多作家提供了一個心靈放牧的牧場,給讀者烹調(diào)了一桌“滿漢全席”,以至于我回到深圳后一直念念難忘,多方查找它的訂閱途徑。
由于對《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的那份深情一直在我心間涌動,也因為此后我接連看到了許多刊登在《北京文學(xué)》(精彩閱讀)上的好文章,這一切促使我要提起筆寫下我的感受。雖然事隔兩個多月,當(dāng)時初讀的那份鮮活記憶依然歷歷在目,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