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特其人
羅生特,原名雅各布·羅森費爾德,1903年1月11日出生于奧地利萊姆貝格的一個猶太家庭,1927年獲得維也納大學綜合醫(yī)學博士學位。
受工人革命運動影響,羅生特早年即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后因從事反帝活動而多次被捕,進而又由于反對希特勒吞并奧地利被投入集中營。一年后,他被判限期出境,終生不得回國。
在納粹集中營,敵人的嚴酷刑罰不但沒有使羅生特屈服,反而把他考驗成為一個堅定的反法西斯戰(zhàn)士。他離開集中營時,納粹黨徒逼問他的去向,他堅定地說:“我要去中國!”那時候中國正進行著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
1938年冬,羅生特來到上海,開設個人診所。其間,新四軍衛(wèi)生部長沈其震在滬采購醫(yī)療器械和藥品,巧遇羅生特。經(jīng)過多次接觸,加上德國記者漢斯·希伯(逝世后安葬于山東臨沂華東烈士陵園羅炳輝將軍墓旁)的介紹,羅生特較多地了解了新四軍在大江南北的反法西斯抗日斗爭,于是主動要求參加新四軍,到蘇北抗日前線為新四軍官兵服務?;氐杰姴浚蚱湔鹣蜿愐銋R報了羅生特的情況和要求。
1941年3月,沈其震帶著陳毅的親筆信到上海,邀請羅生特到新四軍工作。21日,在新四軍駐滬辦事處的安排下,羅生特帶著診所全部醫(yī)療器械和藥品,到達江蘇鹽城新四軍軍部。
在新四軍中,羅生特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yè),輾轉于軍部、二師、三師和四師之間。1943年初,根據(jù)羅生特的申請,經(jīng)陳毅介紹,羅生特成為中共特別黨員。
在新四軍,羅生特一面投身于新四軍的衛(wèi)生工作,一面積極采訪新四軍中的傳奇人物和新四軍生活,打算撰寫一部反映新四軍抗日斗爭和將領傳奇的書。
羅生特看羅炳輝練兵
1942年3月19日,在新四軍二師衛(wèi)生部長宮乃泉大夫的陪同下,羅生特乘船通過洪澤湖,來到安徽來安大劉郢新四軍二師駐地,拜訪羅炳輝。
羅生特的到來,受到了羅炳輝師長和譚震林政委的熱烈歡迎,他們親自為他接風。羅炳輝還特地提槍外出打回了幾只野鴨子。
就在羅炳輝和譚震林為羅生特接風后幾天,羅生特隨師里的干部參觀一個連隊的日常訓練。
羅生特看到,戰(zhàn)士們帶槍瞄準時,都在槍筒上系著兩塊磚頭。他了解到,這是羅炳輝練兵時的家常便飯,而且從未降低訓練標準。
羅生特不明白掛磚頭訓練的原因,問到底是怎么回事。陪同參觀的干部解釋道:“這是羅師長的發(fā)明。這樣訓練可以增強臂力,從而提高舉槍瞄準時的穩(wěn)定性,保證射擊殺敵時百發(fā)百中?!绷_生特點了點頭,說:“這個辦法好!看來,羅師長的槍法一定是這么練出來的。”
羅生特還說:“中國共產(chǎn)黨中真是人才濟濟。我最近在讀賽珍珠用英文翻譯的《水滸》,感到中國共產(chǎn)黨里的這些英雄,他們有崇高的追求,有豐富的斗爭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并且有著正確的路線和政策作指導。同梁山泊的英雄們相比,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雄們更令人欽佩。”
羅生特重獲傳家寶
一次,羅生特在二師乘船去參加一個衛(wèi)生工作會議。由于酷愛游泳,船行河中,羅生特脫下外衣便游了出去。
到了目的地,羅生特告訴隨行的人,在游泳過河時,他的一只懷表弄丟了。羅生特感到十分惋惜,因為他一直把那只懷表視為傳家寶,未曾離過身的。
警衛(wèi)員將這件事告訴了羅炳輝。羅炳輝為此十分焦急,二話沒說,第二天一早便派出一個擅長游泳的連,一個人挨著一個人,排成幾行,在河道渡口附近搜尋。
經(jīng)過一番搜尋,那只懷表終于被戰(zhàn)士們從河中撈了上來。羅炳輝專門請人修好懷表,派人送還羅生特。看著珍愛的懷表重新回到手中,羅生特說不出的激動。
羅生特采訪羅炳輝
在新四軍二師期間,羅生特常在傍晚時分給羅炳輝測量血壓,并在手術或給部隊上課的間隙去拜訪羅炳輝。
羅炳輝經(jīng)常應羅生特的要求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特別是自己三十多年來的軍旅生涯。年少時的叛逆,青年時的勇猛;滇軍的艱苦,北伐的硝煙,起義時的快慰,長征中的艱辛。面對這位真誠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炳輝無所不談。
羅炳輝在與羅生特談及自己早期的軍旅生活時,特別談到自己反叛舊軍隊的歷史。他說:“開始時我只看到白色人種對有色人種的剝削。我出生在中國南邊的省份——云南,在印度邊界上我見到由法國人負責的許多非常大的海關,我看到白人是如何毆打中國苦力的。以后,我到了香港,除了沒有中國的國旗外,其它所有各國的旗幟都在旗桿上迎風飄揚。這些都是我青年的印象。另外,我13歲就結婚,16歲就做了父親。在這段時期,我認識到,在中國社會,在我們自己人當中,必定有什么東西腐爛了。我出生在一個小農(nóng)家庭,我們總是掙扎在饑餓的邊緣,地主卻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他甚至可以拆散他屬下農(nóng)民的婚姻,強行讓農(nóng)民的妻子做自己的情婦,只要農(nóng)婦的丈夫按個手印就行了。他們不會寫字,這些窮鬼,對于自己按手印證實什么就明白得更少了。并且,反正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在軍隊里這種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我是指在封建軍隊和國民黨的隊伍里),賣淫、淫亂、軍官們和士兵們賭博、經(jīng)常拖欠軍餉?!?/p>
“我那時在國民黨的軍隊中已是高級軍官了。由于我沒有參與那種耽于享樂的生活,在軍官中間我很不受歡迎,被懷疑是‘赤色分子’。我們軍隊所到之處,窮苦的農(nóng)民都逃跑了。在這些村子房屋的墻壁上常寫著彩色的標語口號:‘打倒土豪劣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我目睹到,老百姓都同情紅軍。我經(jīng)常抓到農(nóng)民,他們都說紅色統(tǒng)治很好,我把他們放走了。那時我也訓練一支老百姓的隊伍,用以充實我率領的各分隊,因為士兵開小差,人越來越少。”
羅炳輝接著說:“一位青年時期的朋友,我定期和他通信。他在給我的信中寫道,訓練一支老百姓的隊伍當然是好的,但是要為老百姓的利益而斗爭,而不是違背之。我開始苦思冥想,變得對我在部隊的生活越來越不滿意。”
羅生特后來回憶說:“當他講述他的生活故事時,從他清晰、生動形象而又簡潔的描述中,我不僅可以看到一段中國歷史,而且還可以看到一個貧寒的農(nóng)家之子如何成長為一個有階級覺悟的人和一名共產(chǎn)主義軍隊指揮員的過程?!?/p>
特別的禮物
1942年6月,當羅炳輝得知羅生特還要北上延安時,又專門宴請了羅生特。席間,羅炳輝特以一支日本手槍相贈,另外還贈送了一把日本軍刀、一雙用兩塊銀元鑄成的銀筷子。
在三件禮物中,羅生特最珍愛那雙銀筷子,羅生特請翻譯方政把刻在銀筷子上的句子譯給他聽。他最欣賞銀筷子上面的字:“贈給羅生特大夫,弟羅炳輝”。他激動地說:“這個‘弟’字表達了我們都是無產(chǎn)者,無產(chǎn)者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啊!羅師長比我年紀大,按中文應該用‘兄’,但在英文里,‘兄’和‘弟’是同一個詞?!?/p>
羅炳輝贈給羅生特的那雙銀筷子,羅生特一直珍藏在身邊。此后,他每天練習用筷,不久之后,就能很熟練地使用筷子吃飯了。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羅生特回國?;貒?,他把銀筷子送給了在他身邊工作的李光同志,至今在李光同志留下的實物展中多次展出。
羅生特在新四軍二師工作和生活的時間不長,羅炳輝將軍傳奇般的人生經(jīng)歷和偉大人格,以及羅炳輝對軍隊教育、醫(yī)療等工作無微不至的關懷,卻深深地感染了羅生特。
這段時期,羅生特在二師的工作得心應手,心情也極為舒暢,以致于羅生特這樣說:“對我來說,在這個師工作的這幾個月令人特別愉快,因此當我被派到四師工作時,對二師我簡直是難舍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