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第一次見到海是在日照??春@艘徊ㄒ徊ㄓ可仙碁欠N舒緩有力又沉著自若的節(jié)奏,仿佛來自大海深處的呼吸,帶著不變的韻律,使人看得癡呆。每一排浪的邊緣是白色的,細(xì)碎的,像無數(shù)根小小的手指在快速地彈奏著鋼琴,琴鍵鋪排了整個海水的邊緣。怎么就會想到手指呢?想起馮驥才先生描寫海浪時,也是說一個浪過來,好像二只張開的手。浪有了生命,有一個神秘的主體在主宰著它。這個浪很夸張地高高躍起,帶著一個弧度,帶著一種氣勢,好像交響樂中的一個主題。而我看到的浪是尾聲,是一段漸弱的合奏。
這種相似的感覺不唯我有,池莉也很困惑,她想寫的老房子,早在一百年前,就被一個異域的作家寫了。作品跟她想寫的幾乎一模一樣。這有什么呢?敏感的人,他們的感受是很相通的。所以才會有相隔百年,相距萬里卻心有靈犀的齊揚萍 女,出生于七十年代。畢業(yè)于延安大學(xué)中文系,現(xiàn)供職于某事情發(fā)生。偉大的作家,往往會寫出我們埋藏在意識深處的一點記憶、一種味道,或者一個鏡頭,盡管這鏡頭甚至只留下了黑白的印象。
《約翰·克里斯朵夫》第一部描寫的一個場景我永遠(yuǎn)不能忘懷:一縷光線中,無數(shù)的塵埃飛舞。看到這兒,我忽然就想起了那些童年的塵埃。我曾經(jīng)久久地凝望著那最輕盈、最曼妙的無聲的舞蹈,我純潔無瑕的雙眼將這舞蹈盡情地觀賞,默默地用最幼稚的心靈無比專心地去體味。而我竟就忘了,如果我再沒有看到這部作品。這些大師是多么令人感動啊!除了孩子,這世上還會有誰在塵世中記起那一縷塵埃!
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世界只是我們的眼睛傳達給大腦的一種映像,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嗎?一只鳥、一只蒼蠅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是一樣的嗎?可我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如此多的共通之處?
人類一定有一個共通的集體意識,這意識在我們的基因中流傳,成為我們共同的記憶。遺傳的力量是巨大的,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在寫作時才有了這么多的巧合。不同的是,大師對這個世界的認(rèn)識是清晰的,而凡人對世界的認(rèn)識是昏昧的,像一朵微弱的火苗,有時一閃,照亮了思想,更多的時候,這火苗熄滅了。而當(dāng)我們,看到大師的作品時,就像一道火光,照亮了那一瞬。那一刻,我們是幸福的。而連接我們和大師的,是語言。
我們永遠(yuǎn)無法逾越語言。語言是一座早就造好的城池,我們只能在其中生活,卻無法再為這完美的城池增添任何東西。它太完美,像《伊利亞特》,像《維納斯的誕生》。我們使用著前人的語言,所能表達的就是前人賦予它的準(zhǔn)確的、固定的意義。有時,我們覺得理解了一個詞,可隨著閱歷的增加,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詞還有更深的內(nèi)涵。我們寫下這個詞,已經(jīng)對它有了新的認(rèn)識,想表達另一種更深的含義,可我們寫下來的還是原先的那個詞,別人會以為我們還是原先的我們。我們無法讓人知道,其實我們的內(nèi)心早已起了變化。有誰知道,我曾經(jīng)在年幼時,妄想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件空白,一件沒有被語言表達的東西,我來給它命名,找一個適合它的名字。可我那么快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了和它對應(yīng)的語言。包括我們內(nèi)心每一絲微妙的閃念,每一種復(fù)雜的感覺。都可以找到準(zhǔn)確表達的那個詞。語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準(zhǔn)確。
音樂和數(shù)學(xué)是相通的,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而語言,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因為有了語言,我們才不再孤獨。但愿,語言能使我們接近每一個偉大的靈魂。能使我們了解自己。
重量
許多年前的一天,我坐在你的自行車后座上,心里有一絲害羞,便自嘲:我很重。你說:是溫柔的重量。我一時很驚異,溫柔總該是讓人感覺輕一些才對,像耳語,像風(fēng)一般的撫摸,放在重量這個詞前,卻有了另一種異樣的力量。因了這力量,我的心被不經(jīng)心似的,卻又重重地?fù)軇恿艘幌?,有一種仿佛失重的不適感,卻又蕩漾出一種輕飄飄的彌漫的霧一樣的東西:我知道這是一個很精巧的贊美,也是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的感覺。從此,對重量這個詞有了更多的認(rèn)識。
重量可以是溫柔的,更能給人充實感。當(dāng)我們抱著孩子時,胳膊的沉甸甸并不影響心里的炫耀感;年輕的母親是單純的,單純得心里只剩了孩子,孩子一天天長大,母親的心一天天脹滿,那種心無旁騖的充實像一個沒有長任何雜草的純凈的湖泊,透徹地能穿過陽光,直至湖底。
生活的壓力也是一種無形的重量,每次完成一件事情之后,都會有一種失重的感覺。突然沒有了需要完成的工作,那種不適是很難避免的。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輕使許多人無法適應(yīng)。也許人類天生要承受重負(fù)。也許,上帝讓人類生活在這樣一個星球,地心引力要比月球大六倍,就是為了讓人感受重量,體會重量。當(dāng)我們沒有了重量,就無法感受愛人的存在,如果我們失去重量,就會像嫦娥遠(yuǎn)離人間,抱憾終生。因為有了重量,我們得以共同生活在一片塵土之上,讓這個星球?qū)⑽覀兙o緊吸引在一起。
相比時間,重量是人類可以把握的惟一的東西。重量是有感覺的,重量還可以產(chǎn)生能,能使這個世界有了生命。臺灣童話中,撕破遮天蔽日的云層,使世界再次見到陽光的英雄就叫能。而時間,時間是多么讓人悲哀的東西啊!它是那樣無情,它讓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個時刻只有一次,我們各自在自己的那一個時刻生存,根本無法體會別人在那同一時刻中的不同的生活。我們被時間阻擋著,那么孤獨。每個人的一生只能有惟一的一種選擇,不可能重復(fù),我們永遠(yuǎn)無法知道,如果選擇了另外一種可能,我們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一切都是偶然的。我們只能使自己的身體和別人融合,卻無法走進另一個人的時間中。
有時會覺得,眼前的情景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科學(xué)家告訴我們,那是時間的碎片在記憶中閃回。時間是不存在的,像電影膠片,我們的一生早就在空間中排列好了,我們只不過是從一個片斷走到另一個片斷,給我們時間感的只是距離,但就是這虛無的時間,使我們痛感生命的流逝,無論是《超人》,還是《大話西游》,在這些浪漫的作品中,都有時間倒流的鏡頭,可見,人們是多么的發(fā)自內(nèi)心地渴望能夠把握時間。把握了時間,便把握了生命。于是我們相信永恒的靈魂。相信在此生的時間之外,有一個永恒。我愿意相信永恒,相信靈魂。只是,靈魂應(yīng)該是沒有重量的。沒有了重量的世界,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我們的名字
年齡的增長給我一種空間位移的幻覺,好像置身人群中,位置卻越來越靠后,排在我前面的人越來越多,我漸漸地移向后排,漸漸地成為背景。
望著公交車?yán)镎R排列的人群,他們以同一種速度向著和我相反的方向移動。有很多人茫然地望著窗外,好像在看我;路上還有許多騎車的,開車的,步行的,速度各不相同,想著各自要去的地方。我無奈地發(fā)現(xiàn),在城市的街頭,無論你出來得有多早,永遠(yuǎn)有更多的人比你出來得更早。街頭總是那么人來人往,但你認(rèn)識的面孔從不出現(xiàn)。穿行在人群中,內(nèi)心無比孤獨。
在這個世界上,有誰可以使我忘記孤獨?是我的孩子。
從她進入我體內(nèi)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再孤獨。她陪著我,盡力地從我有限的給予中汲取她需要的營養(yǎng)。我可憐的孩子,每每在下午餓得動起來,其他時間只是靜靜地。偶爾動一下,就像我自己的脈搏那樣輕微。
她就那樣乖巧地長成了,要出世了。她出生時,沒有別的親人,只有我和她兩個人知道。在那個時刻,’我從未想過要依賴誰的時刻,我就那樣勇敢地把她生出來了,用盡了我最后一點力氣。十一月的天氣我汗流浹背,口渴難耐。,體內(nèi)喪失了太多的水分;可為了給她保暖,我把借來的一壺?zé)崴o她沖了暖水袋。我的女兒,你可知道嗎?那是你離開我的身體后我惟一可以奉獻給你的一點溫暖。
一聲啼哭,是你給我的第一聲問候。第一眼看到你時你也在看我。你看到的人世間的第一個表情我敢肯定那一定是最溫情的微笑,在那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微笑的真正意味。后來,當(dāng)你只有十幾天時,我一個人在地上忙來忙去,抽空到床邊看你,你的眼睛已經(jīng)微瞇就要進入夢鄉(xiāng)了,發(fā)現(xiàn)了我卻馬上努力地睜著,還費力地給我微微一笑。你那一個微笑啊!那是人世間最美的一個微笑,我永遠(yuǎn)不能忘懷的微笑。
從那溫暖的宮殿出來,你不能適應(yīng)外面的冷,渾身凍得發(fā)青,只包著媽媽的一件牛仔外套。我對護士說:請通知一下三十九床的家屬,讓他拿個褥子進來,孩子冷。直至噠時,你的父親才知道你已經(jīng)出生了。之前,他還以為媽媽只是進去檢查。你的父親沒有經(jīng)歷通常父親們要經(jīng)歷的那種煎熬,上帝憐恤他,上帝更偏愛我,讓我更深刻地愛你。
你的手腕上綁著一個白布條,上面寫著我的名字。那是害怕洗澡時把你和別的嬰兒搞混才綁的,直到出院時才可以解下來。孩子,你那時沒有名字,你的名字就是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是辨認(rèn)你的惟一標(biāo)識。我永遠(yuǎn)記著你裸著小身子時這惟一的飾物,它把我們倆緊緊捆綁在一起。
你長大了,還不懂事,卻可以成為我最好的安慰。當(dāng)我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不愿哭給別人,卻可以抱緊你流淚,因為你懵懂。抱著你軟軟的小小的身體,我就像抱著一個巨大的溫柔?!憧梢宰屛視簳r逃避世界的堅硬和冷酷,讓我懷里保留一份小小的溫暖。
在我生你的那個夜晚,我是那樣克制,那樣勇敢。面對醫(yī)生、護士,我是那樣彬彬有禮。我既沒哭,也沒喊,我知道,這時我是孤獨的,你也是孤獨的。因為很大程度上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從那狹小、黑暗的地方?jīng)_出來。有沒有人知道這個過程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沒人守候在產(chǎn)房門口也不要緊。我們每個人面對生與死的時候,都是獨自一人。好的是,你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有媽媽陪你,有媽媽你就不用怕了。有了我你就不孤獨,有了你我也不孤獨。 沒有依靠時便不去想著要依靠。孩子,你越長越大,我離你也會越來越遠(yuǎn)。最后,你會像一枝蒲公英,不知會飛到哪里。你再不能每晚安臥在我的懷里,我也不能每晚貼緊你光滑的身體入睡。那時,我們的心還會在一起,因為你身上流著我的血,因為你最真切地感受過我的喜怒哀樂,因為你曾和我一起度過那個孤單的夜晚,因為你就是我的一部分。因為,你曾叫過我的名字。
抽出法的思維方式
有一位外國教育學(xué)家在說到思維方式時,提出有一種抽出法,即思考者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一種情景時,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不是出自自己的視角,而是像靈魂出竅一般,思考者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到自己在這幅畫面當(dāng)中。這個角度往往是在空中的某一個角落,俯瞰著自己正在做某一件事。我之所以能對這個觀點過目不忘,并不是因為它的新穎或者離奇,而是因為我正是這種思維方法的忠實應(yīng)用者。能從一位遠(yuǎn)隔萬里的永遠(yuǎn)不可能相遇的或許年齡也有很大差異的不同性別的人那里得到這個信息,我無比興奮:我也許是不孤獨的。
原以為有很多的感覺和想法不會為人所知,屬于只可意會的領(lǐng)域,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的思維有時是這樣相通。大部分的時候,世人無暇聽你嘮叨這些沒有一點實用價值的信息,于是就很知趣地把這些想法埋藏。突然遇到這本書,就像鐘子期遇到了余伯牙,什么叫知音,什么叫會意,全明白了。在思維的迷宮里,終于遇到了一個人,他看到了你看到的,他和你一同走進了那扇沒人打開過的門。不會再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然,我就像原始人第一次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份相同讓我感動。如果我們見面,會不會成為村上筆下那對百分之百的男孩和女孩?
其實我現(xiàn)在有些自我感動,抽出法的思維方式,賈平凹先生也有。他經(jīng)常會有靈魂出竅的感覺,他的這種經(jīng)歷,在我看來,與我感覺到的抽出法是無出其右的。再想下去,每一個人小的時候,也許只要安靜下來,都能在腦海中玩這種游戲,只是有的人在整個的童年就沒有安靜下來過,沒有靜思,怎么會讓大腦中的自己像天使一樣飛來飛去呢?而成人,大家都知道,是不會想這種純粹的問題的。
小孩不會說謊,除非他學(xué)會了捉迷藏。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思維的技巧問題。他必須學(xué)會以別人的視角,以別人的聽覺來看自己,他才能明白什么叫捉迷藏,也才不會說出媽媽不讓我告訴你她不喜歡你這樣的謊話。
我們的古人是多么聰明,他們早就留下了一個掩耳盜鈴的故事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盜鈴的那個人我無論如何也不覺得他蠢,反而覺得他很可愛。像個孩子一樣地可愛。這個故事沒有告訴我們這個人是誰,但我敢肯定,他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的盜賊,他如果不是孩子,就是一個心智還未發(fā)育成熟的相比于正常人而言不正常的人。
其實,世界上并不存在精神完全健全的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精神隱患。只是當(dāng)這個隱患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成為大家公認(rèn)的精神病。平時這些隱患都安安靜靜的溫順于強大的智性的外表下。使人成其為正常人。正常只是有益生存的實用的代名詞。誰能說梵高在失常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不是更接近人的真實感覺。
抽出法從GOogle上去查,會發(fā)現(xiàn)是一種極常用的提純方法,可以生產(chǎn)出制造香水所需的原料。抽出法的思維方式,不也是一種可以提純精神,一種最科學(xué)、最優(yōu)雅的思維方式嗎?它可以拂去事物表面紛繁蕪雜的偽裝,及屬于每—個人的個性的氣息,最接近客觀事物的真相,它是人類智慧的產(chǎn)物。如果會用抽出法思考問題,人們就可以從任何人的角度,從任何層面去觀察、去理解某一件事、某一個人,那么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隔閡、芥蒂,人們都是寬容的,充滿同情和愛的。也許,這便是我們要悟的道?
奢侈
我總能記得大學(xué)時的一個同學(xué),他是我們的班長。高高的,臉是黑的,且瘦。有一天,我們從食堂打了飯,同在教室的座位上吃。我和老公:那時還是男朋友,正從一堆土豆中挑著寥寥幾塊羊肉吃,深感對不起自己的腸胃。卻不見班長吃菜。問起,說道;買了兩個糖餅子吃了,把肚子哄飽就行了。當(dāng)時,第—次聽說肚子還可以哄,于是就牢牢地記住了。畢業(yè)不久,卻驚聞他死了,死于酒后騎摩托車,因為是夜里,車速過快,就那樣連人帶車翻了。
班長于是在我的心里只留下了兩個形象?!獋€就是滿不在乎地說:把肚子哄飽就行了。一個就是喝了許多酒,夜色里在摩托車上風(fēng)馳電掣的形象。一個形象是溫和的,—個是冷峻的。我不知在只吃糖餅子時,他對身體到底有多么不在乎,也不知在為摩托加速時,他是不是想到了死。他是否一直就不在意自己的軀體呢?與我們相比,班長是不是早就明了了一些什么東西,早就洞悉了人世的無意義呢?我們每天蠅營狗茍地活著,究竟有什么價值呢?
從一只貓,我們知道世界上可以存在沒有理由的存活。這種動物每天就是睡了玩,玩夠了再睡。倒也活得祥和。不過貓的眼睛是最令人心寒的:沒有一點點熱的東西在里面。貓在有的地方是不吉祥的象征,一只貓也許可以帶來厄運??梢簿褪秦?,也許最能了解生死的意義,所以才那樣無意義地活著。其實它在我們眼里的無意義對它自己來說才是真的意義。而我們總要尋找一些和貓不一樣的意義??傄业揭恍┐婊畹睦碛?。我的那個班長是不是一只貓變的呢?他找不到作為一個人的理由,所以先是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后來干脆拋棄了它。
。
我們每每被生活壓榨著,被身體拖累著。為了活著,為了軀體的新陳代謝,我們忙于生活。轟轟烈烈的,凄凄慘慘的,熱熱鬧鬧的,呼風(fēng)喚雨的,豬狗不如地活著。根本無暇回味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生糊里糊涂就完了。為了生活,我們不去思考。上帝都說了,人類一思考,他就要發(fā)笑。我們都沉在生活的泥石流里,身不由己地朝著一個深谷墜落。有一塊石頭跳出來了,他不愿生活,于是他就去哄自己的肚子。他不去理會由、軀體產(chǎn)生的欲望,只屈從于自己的大腦。在飛速馳騁的風(fēng)的呼嘯中,他是不是得到了極大的快意呢?這快意來自對自身的一種放縱,在速度超過極限時,他是否體會到了一種原始的沖動呢?人總是想逃脫,從身體中逃離。他成功了。那個死亡的本能召喚著他,他去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塊蹦出泥石流的石頭,他就是安徒生。他生活在生活之外,在另一種虛空中,去完成生命。他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的情感,那是他精神的后花園。他卻終生孤身一人生活,不愿也不敢去投入感情。他讓軀體的自己死亡,只留下自己的大腦虛擬生活。孕婦吸收的營養(yǎng)首先并不是給胎兒,而是給自己的大腦,然后給胎兒的大腦。這個順序是誰安排的?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到底是屈服于軀體,像貓一樣地活著,還是為了奢侈的精神活著?
大的痛苦完全可以掩蓋小的痛苦,人在極累時可以完全失去了味覺;在極度悲傷時,也感覺不到身體的傷痛。精神的傷痛遠(yuǎn)遠(yuǎn)大于軀體的。這是一種奢侈的需求。性的本能是為了延續(xù),死亡的本能卻拒絕細(xì)胞的不斷分裂。即使它已經(jīng)分裂了無數(shù)次,死亡的本能還是會讓這分裂最終停止。死亡是一種最奢侈的情感,拋下生活,獨享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