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年產秸稈6億噸左右,除了少部分秸稈做燒柴和牲畜飼料外,剩余的大部分都付之一炬。焚燒秸稈不僅浪費資源,還嚴重污染環(huán)境。如果自己用秸稈和酵素菌種生產生物活性有機肥,則不僅可以大幅度節(jié)約種植農作物的生產成本,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克服連作障礙,減輕病蟲害,增強抗旱能力,而且能使各種蔬菜、瓜類、水果增產15%~20%,使棉花、油菜、水稻、玉米等增產10%左右。
生產生物活性有機肥的方法:配料比:生產1噸生物有機肥需要各種秸稈900公斤、人畜糞或餅肥100公斤、酵素菌種3公斤。堆制程序:先將秸稈平攤在水泥地面上(或鋪在農膜上面),厚度30~40厘米,再往秸稈上均勻噴水,反復噴,以噴透為度,或在堰塘池內將秸稈浸濕1小時再撈上來。將人畜糞或餅肥與酵素菌種拌均,逐層均勻地撒在浸濕的秸稈上。經多層堆積,使秸稈達到高2米、寬3米,呈饅頭形。堆時不能壓實,要保持透氣性。堆后用編織袋或條花布蓋好(不用薄膜蓋),以防水分蒸發(fā)和陽光照射。在堆的中間打很多孔,插一個溫度計。翻堆:成堆后,夏季4天、春秋季6天、冬季8天后,堆溫可升到50℃以上,這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共需翻堆4次,約半個月就生產好了。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1.溫度:堆溫以保持60~65℃為宜,不能超過70℃。降溫用散堆方法,以免殺死酵素菌。2.濕度:春、秋季料的濕度保持在55%左右,夏季60%左右,以用手握料時指間有水而不滴水為度。適當的濕度能避免“燒白”。否則,會造成養(yǎng)分損失,導致堆肥失敗。3.顏色:成功的堆肥呈黃褐色或黑褐色。如出現白色、有酸臭味,則是水分不足所致。4.氣味:正常情況下,第一、二次翻堆時有酒香味。發(fā)酵好后,一般無異味。保管:自己生產好的生物有機肥暫時不用時,不要放在外面被太陽曬干,否則會殺死大量有益微生物。要放在陰涼干燥處陰干,裝在塑料袋內備用。
生物有機肥施用方法:將50%發(fā)酵好的生物活性有機肥與50%的土混合,制成營養(yǎng)缽育棉花、蔬菜、果木苗很好;如作為各種農作物如棉花、蔬菜、瓜果的基肥、穴肥,施用量每667平方米100~200公斤。生物有機肥與各種化肥拌用時,要現拌現用,以免損害有益微生物。生產成本每667平方米10元左右,可增收上百元,減少化肥用量20%左右。比自己到市場上購買的生物有機復合肥便宜90%以上。(湖南省常德市藥用真菌研究所 馬永春 郵編: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