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三個特菜品種
菜用薄荷 薄荷的營養(yǎng)價值極為豐富。久食薄荷,可補腎氣,避邪毒,除勞氣,令人口氣香潔。薄荷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蔬菜。用薄荷做菜,可以軟炸、涼拌、做湯、調(diào)味、配菜等。做湯時必須在湯出鍋時放入薄荷,雖為熱湯,但有清涼感覺,味道誘人。繁殖方式:可采用種子繁殖、根莖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
菜用紫蘇 紫蘇的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好,受到人們的青睞。它具有低糖、高纖維、高胡蘿卜素、高礦物質(zhì)元素等特點。常食紫蘇可以解毒散寒、理氣化痰、延緩衰老,是常用的保健蔬菜。紫蘇葉可以生食或用做湯料,洗凈的紫蘇葉切碎或整片拌以鹽、醬、油、辣椒等調(diào)味料腌漬后食用,或于沸水鍋內(nèi)焯后切段涼拌亦可。
菜用枸杞 枸杞葉為“天精草”,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長期食用枸杞菜,有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等作用,還對開發(fā)兒童智力有顯著作用。沸水焯炒后涼拌或做湯料,也可熱炒等。(河北石家莊富林園藝有限公司 高邑 郵編:051330)
多年生野菜珍品——地筍
地筍又名大草石蠶、地藕、銀條菜、甘露子、澤蘭、地參等。唇形科地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廣泛被我國人民食用,春夏可采摘嫩莖葉,涼拌、炒食、做湯均可,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地下膨大潔白色的匍匐莖(因形狀口味如小竹筍,故名地筍),鮮食或炒食,或做醬菜等,味道很好,堪稱野菜珍品。地筍除做蔬菜食用外,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干燥后為常用中草藥,名為澤蘭,具有降血脂、通九竅、利關(guān)節(jié)、養(yǎng)氣血等功能。
地筍適應(yīng)性較強,耐寒、耐陰、喜濕,病蟲害很少,既適合大田種植,又適合樹林套種,栽培管理簡單,容易成功。采用根莖繁殖,當(dāng)年早春種植,晚秋1平方米即可采2~3公斤鮮地筍,大面積種植,容易達到有機食品標(biāo)準(zhǔn)。產(chǎn)品除可直接供應(yīng)市場鮮銷外,還可深加工成特色醬菜等,長期供應(yīng)市場。因其口味鮮美,營養(yǎng)獨特,保健功能明顯,小包裝上市,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效益可觀。(江蘇 張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