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題里。今年的湖南作文題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符合課改理念。實行課程改革以來,不少學校普遍開設了實踐型課程。如我校就讓學生分期分批深入軍營、農(nóng)村、工廠、社區(qū)體驗生活。學生們體驗到的醍醐,將使他們在人生之路上“跑”得更加精彩。為配合課程改革,近年高考作文都在引導考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今年湖南題引導考生關注的是自身生活,則進一步貼近了考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考生表達真情實感。
二是城鄉(xiāng)學生都有話可說,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學校條件即使再簡陋,也不至于缺乏跑步的場所。故所有考生對“跑”都會有切身的體驗與理性的認識??忌梢詮摹吧眢w上的”“體驗”切入,寫自己在“跑”的過程中所悟到的生活哲理:由把握“跑”的節(jié)奏寫到如何把握生活的節(jié)奏;或者由在跑的過程中如何戰(zhàn)勝生理的極限,挺過難關,進而寫到人生就是一場長跑,也會遇到難關和挑戰(zhàn),只要“再堅持一下的努力”,就能挺過去。也可以從“心靈上的”“體驗”切入,由人應該先學會走路,然后才能夠跑步引發(fā)思考,想一夜吃成一個胖子是不可能的,強調必須先學會“走”,即要先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才能將事情做好,否則是辦不好事情的。具體寫作時,考生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入手,如:人生路上,不要只是忙于“奔跑”,要好好地欣賞、享受美好人生……
三是開放有節(jié),限制有度。題目要求考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作文,表明應以自己的切身體驗為寫作重心,這對寫出自己的個性體驗和見解,防止宿構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
四是有明確的文體要求。湖南題要求考生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這是對近幾年“不限文體”,導致“四不像”作文大量出現(xiàn)的一種反駁。
再說題外。一道這么有鮮明特色的題目,湖南省卻少有精彩的作文。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認為是話題作文惹的禍。
首先,考生缺乏審題意識。這是由話題作文淡化審題造成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體驗”的解釋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jīng)歷。筆者看了評卷點印發(fā)的9篇優(yōu)秀作文,沒有一篇是實實在在寫自身體驗的。大多寫得很虛,好似空中樓閣,好看不中用,不能打動讀者。其中一篇題為《勇敢奔跑,勇敢超越》的作文,中間兩節(jié)均以“我”的口氣寫李白、文天祥在人生路上的奔跑。評卷組在《試題分析與評價》中指出:“還有很多學生從歷史和古典文學中取材,很牽強的把屈原、司馬遷、陶淵明和李白諸輩往‘奔跑’上靠?!痹掝}作文泛濫“之禍之烈至此哉”!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幾乎把古代的名人都寫光了,有的名人甚至被一寫再寫,加上現(xiàn)代傳媒的推波助瀾,有幾位考生還會想到要寫自己呢?實際上,考生是有很多這方面體驗的,比如我們在學外語,搞文學創(chuàng)作時不都出現(xiàn)過“極限”現(xiàn)象嗎?
其次,考生缺乏文體意識。這是因話題作文不限文體造成的。盡管題目要求考生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但鮮有中規(guī)中矩的“記敘文或議論文”,正如評卷組李作霖教授指出的:“很多學生已經(jīng)搞不清各文體的區(qū)別,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寫童話或者小說?!边@再次證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不可低估。近年來,多數(shù)中學教師跟著話題作文跑,高中三年(有的地方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大練特練話題作文,往往是找上幾個話題練一練,然后批改講評,學生好像什么內(nèi)容、什么文體都可以寫,但實際上什么也寫不好。學生慣性思維嚴重,其思想水平、作文水平根本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故盡管有明確的要求,考生仍然我行我素“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