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方式訂正作業(yè)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常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來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教師批改作業(yè)后會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評講,然后再讓學生訂正錯誤。可是有些學生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時,仍會犯錯。分析原因,他們沒有真正聽懂教師的評講,又不好意思向教師請教,所以沒有真正掌握知識點。
教師應(yīng)換種方式讓學生訂正作業(yè)。
1.寫出解題過程
在學生訂正填空題時,教師不要滿足于學生知道了答案,而要讓他們寫出計算的過程。這樣才會展現(xiàn)學生解題的思路。如果他們思路錯了,教師就能知道錯在哪一環(huán)節(jié)上,可以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輔導。
例如:修一條長3/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1/3,第二天修了2/5千米,兩天共修( )千米 。
這雖然是一道填空題,實質(zhì)上是一道兩步計算的簡單應(yīng)用題。在學生訂正錯誤時,教師可先讓他們寫出列式解答的過程,然后對一些思路上的錯誤加以引導。
2.舉一反三
在學生訂正錯誤時,教師可以在原題的基礎(chǔ)上做一些變通,再讓他們算一算。這樣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
例如:用5/8千克小麥可以磨出面粉1/2千克,照這樣計算,磨5千克面粉,需要小麥( )千克。
在評講完該題后,我們可以把題改一改,再讓學生練習。
a:用5/8千克小麥可以磨出面粉1/2千克,照這樣計算,8千克小麥可以磨面粉()千克。
b:用5/8千克小麥可以磨出面粉1/2千克,照這樣計算,磨8千克面粉,需要小麥( )千克。
在學生解答完畢后,教師對學生掌握這類知識的情況也就一目了然了。
(江蘇省海安縣墩頭鎮(zhèn)雙溪小學 周習平 )
“新鮮”的懲罰
一次自習課,我要求學生安靜地寫作業(yè),誰也不許隨便說話,違反者要受到懲罰。教室里安靜極了。可過了一會兒,一個功課不錯,但紀律有點兒散漫的小楓說話了。我嚴肅地問:“誰?”周圍學生都看他,他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我說:“該罰吧?”他無可奈何地點點頭。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輕松一下吧!于是,就上節(jié)課學生討論的“八路軍形象”的話題,我鄭重其事地說:“罰你表演一個英勇的八路軍怎么樣?”全班學生都愣住了,繼而都興奮地歡呼起來。小楓也笑著問我:“可以化裝嗎?”我點了點頭。于是,他戴上帽子,把一根皮帶往腰上一扎,走到講臺旁邊。他先是很認真地走起了正步,然后用米尺作槍,裝作伏擊敵人的樣子……全班學生都笑了。我看時機已到,就說:“真是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八路軍!好,回坐位?!彼怨曰氐阶约旱奈蛔?,安靜地寫起了作業(yè),再沒有說一句話。
教育需要表揚鼓勵,也需要批評懲罰。一般來說,學生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同時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也應(yīng)該斟酌。這種“罰”中有“獎”的懲罰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效果遠遠超出簡單生硬的批評。
(大慶市薩爾圖區(qū)東新一小學 張艷)
從“小于號”到“人”字
一位老師出示了一幅“大雁南飛圖”,要求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造句。學生說:“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一個小于號,一會兒排成一條橫線?!崩蠋熒斐龃竽粗缚洫勊袆?chuàng)造性,但老師的本意是讓學生說出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哪蔷洹按笱阋粫号懦梢粋€‘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一’字”。為了讓學生說出這個句子,這位老師想了不少辦法,而學生最終沒有說出來,老師頗為失望。事實上,對這些一年級學生而言,說出“小于號”、“一條橫線”來,并非有意創(chuàng)新,而說不出“人”字來,也很正常。
“桃花怎么會開呢?”“因為它想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睆奈膶W家的角度看,這簡直是絕妙的創(chuàng)意;但從植物學家的角度看,認為“回答得不好”也無可厚非。因為對學生而言,他作出這些回答只是一種“自發(fā)”的創(chuàng)新?!白园l(fā)”的創(chuàng)新當然可貴,需要小心地寬容與呵護,若能加以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更好地進入“自覺”創(chuàng)新的境界。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我們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覺”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使他們養(yǎng)成推崇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為榮的意識。要引導學生不僅在別人回答的基礎(chǔ)上質(zhì)疑求異,也要在自己已有答案的基礎(chǔ)上質(zhì)疑求異,應(yīng)該通過教育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的一種“自覺”創(chuàng)新的習慣。從小培養(yǎng)他們自覺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習慣,為將來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江蘇省通州市謝壩小學 馮 嫣)
沉 默 是 金
一節(jié)寫字課上,一個男生突然笑出聲來。我抬起頭,他馬上停下來,低頭抓起筆。我默默地注視著他,足有兩分鐘。他的臉紅了,最后竟不知如何下筆了。下課后,這個學生主動找到我,向我承認了錯誤。
我還想起許多類似的事情:課間幾個學生在教室里大聲喧嘩,我走到教室門口,他們安靜了下來;聽廣播時,兩個學生小聲說話,我走到他們跟前,他們很快坐好了;默寫詞語時,一個學生想翻書看,可接觸到我的眼神,馬上放下了書……
沉默是無聲的語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省的機會。他們等待批評,然而等來的卻是出乎尋常的沉默。學生由緊張到驚訝再到愧疚,心靈受到震撼,促進自我反省,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同時,這種沉默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為教師贏得了在學生心目中的信譽,維護了教師的良好形象,維護了教師的尊嚴。這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呂墅小學 徐志強)
教育需要發(fā)現(xiàn)
數(shù)學課前我想表揚一下小龍同學,因為他近來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成績進步明顯。“老師今天想表揚一個同學……”我話音未落,小浩急忙舉手:“老師,我知道你想表揚的是小軍?!薄盀槭裁??”“因為他開學以來不僅數(shù)學成績提高了,而且在語文方面也進步了?!?/p>
“不對,不對?!毙∥募钡谜酒饋恚袄蠋熌阆氡頁P的是小威,因為他昨天的作業(yè)做得特別漂亮,是開學以來最漂亮的一次”……
多么可愛的學生!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縷敬意。我為這些取得進步的學生感到高興,更為發(fā)現(xiàn)他們進步的學生所感動。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小軍數(shù)學、語文成績都提高了;小威昨天的作業(yè)是不是最漂亮的一次,我也沒有注意。
我有些自責,怎么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龍,卻不知道每一個學生每天都有變化,都在進步。我的教育中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一種對教育的敏感。每個學生都是蘊藏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他們有自己的優(yōu)點、特長。每個學生都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當你第二天醒來時學生已不是昨天的他(她)??墒俏覀儼l(fā)現(xiàn)了這些學生的潛能和每天的變化了嗎?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需要被老師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生是教師的職業(yè)要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和進步就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一種鞭策。沒有華羅庚也許就沒有陳景潤,也許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愛迪生、牛頓。體育界有球探,娛樂界有星探,教育界也應(yīng)有這樣的“探子”。
(江蘇省海安縣雙溪小學季鳳茂)
“白開水”與“苦咖啡”
一日作文講評課上,在評價一位學生的習作時,小凱這樣說:“一篇這么感人的故事,讓他說得像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味?!蔽译S口對小凱說:“你可以把它變成一杯咖啡嗎?”小晴接口說:“咖啡太苦了。”我又說:“如果你不喜歡苦味,還可以加點糖,如果喜歡喝奶,你還可以往里加些牛奶,那一定是香醇可口,回味無窮。是喜歡苦的,還是喜歡香的、甜的,全憑你的喜歡?!痹捳f到這兒,學生個個眉飛色舞,躍躍欲試,低頭改起自己的習作,那認真勁真讓我感動。20分鐘過去了,學生一個接一個地跑到我跟前興奮地說:“老師,你看看我的作文,是不是已經(jīng)把白開水變成了加糖加奶的咖啡了?”我說:“我已經(jīng)聞到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道了?!弊魑氖丈蟻砗?,我發(fā)現(xiàn)學生第一次這樣認真地修改習作。我想:“白開水”也好,“苦咖啡”也罷,如果當初我把那個學生的習作亂批一氣,還有現(xiàn)在這樣的效果嗎?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時時在課堂中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這樣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你無法想像的。
(饒河縣小佳河小學 張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