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舸
洛克菲勒家族經營的大通銀行早年曾經積極在中國發(fā)展業(yè)務,其前身之一權益信托公司(Equitable Trust Company)在上海、天津和香港都設有分支。珍珠港事件爆發(fā)以后,日本人關閉了這些分支機構。1945年,分支機構得以再次開張。但是1949年,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這些分支機構收歸國有,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國的業(yè)務再次被終止。不久以后,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大多數(shù)美國政府官員擔心中國會出兵到香港。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洛克菲勒的舅舅停止了在香港的業(yè)務。
眾所周知,在此后的幾十年里,美國和中國都把對方看作自己的敵人。直到70年代初,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嘗試轉變對中國的戰(zhàn)略,最終在1972年2月成功訪華。
尼克松回國后不久,洛克菲勒就開始探索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亨利·基辛格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美國高級外交官,給洛克菲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提示和幫助?;粮癫粌H為洛克菲勒指明了進入中國的橋梁——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黃華大使,而且以一個外交官的經驗告誡洛克菲勒必須要有耐心。因為剛剛與美國建立外交關系的中國對于允許外國人入境仍極其謹慎,而且尤其不喜歡那些代表了資本家的美國商人和銀行家。
洛克菲勒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基辛格的說法是正確的,而且在與中國交往的過程中,基辛格的支持顯然非常關鍵。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第一次抵達紐約的時候,大通銀行的副總裁Leo Pierre考慮到代表團可能會需要啟動資金,主動提供了一筆5萬美元的資金。大通銀行這一積極的姿態(tài)給代表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此為契機,1973年1月,洛克菲勒邀請了黃華大使和夫人到自己家中喝下午茶。洛克菲勒提出希望能夠到中國進行訪問,但是并沒有得到黃華大使的及時回應。湊巧的是,就在當天晚上,在一個由聯(lián)合國秘書長組織的小規(guī)模宴會上,剛剛告別的洛克菲勒和黃華大使又見面了。發(fā)現(xiàn)洛克菲勒能夠參加這樣一個只有高級外交官參加的宴會,黃華大使感到很吃驚。洛克菲勒相信,這次“愉快的巧合”暗示了洛克菲勒的興趣和關系并不只局限在金融領域。
幾個月以后,黃華大使告訴洛克菲勒:他已經被列入被邀請參加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從拉瓦爾品第首航北京的名單。正式邀請是以中國人民外交學會(PIFA)的名義發(fā)出的。洛克菲勒在出發(fā)前,特地約見了美國外交協(xié)會的專家和中國問題學者。專家告訴洛克菲勒:要爭取見到周恩來總理。
有了專家的鼓勵,洛克菲勒在抵達北京之后,通過中方的接待人員表達了拜會周總理的愿望,并最終得以實現(xiàn)。1973年6月29日晚10:45,洛克菲勒乘車到達人民大會堂,周恩來總理親自在臺階上迎接。周總理饒有興致地與洛克菲勒討論了國際經濟和貨幣形勢,包括很多在其他人看來十分枯燥的國際貨幣體制。會談一直進行到凌晨1點才結束。
這是洛克菲勒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他也因此成為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美國銀行家。那天下午,他簽署了一份協(xié)議,大通銀行成為中國共產黨掌權之后中國銀行的第一家美國代理行。
1977年初,洛克菲勒又獲得了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以美國外交協(xié)會主席的身份第二次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