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快雪
入境
大凡書家,必求好筆、好墨、好紙、好硯和好心境。涼臺、靜室、明窗,行吟、把卷、走筆。
臨池而習,運筆之前要先養(yǎng)心、入境。入境乃進入到賞帖習字、心儀神往的良好佳境,使自己沉浸在平和而略顯偏懶的寧靜空間。我習字很早,雖然至今功淺不就,但每每執(zhí)筆之前都必先研墨,邊研邊讀帖。即使是使用便利的書畫墨汁,也要稍加清水,用筆輕輕攪勻,然后執(zhí)筆。先慢后快、亦緩亦急,傾身潛心書藝。
作為快樂書法愛好者,曾嘗試多種書體,但僅限于模仿,功夫欠佳。老師說我學字寫的是一手聰明字,字形很像,神不知跑到哪去了。但我仍心滿意足、樂此不疲。我要的是有一種好心情、好意境,隨己心意就好。
入雅
在現代計算機時代,漢字手寫已不多,何況軟筆書法更不是謀生工具,而上升為生活藝術。迷戀全國熱愛。書法乃雅事、趣事,只要出于熱愛、作為欣賞,便可悟出養(yǎng)性、養(yǎng)氣、養(yǎng)心的樂趣。
人說相由心生、字如其人。軍人剛勁、文人書卷,豁達的人大氣磅礴、謙謹的人內斂藏鋒、機敏的人閃爍多變、深穩(wěn)的人厚積沉實。但無論如何,一帖上佳書法作品必是脫離俗媚、儒雅生動。書法的意義是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尋找一個可以感悟的外部載體。身臨其境、用心品嘗,舉之以雅、止之以節(jié),自由享受那至尊生活,守護著自然情調。
入木
傳說鄭板橋—天在茶館即興寫字,紙張揭起后人們驚現力透紙背。茶館掌柜不舍擦拭,遂請一匠人揮刀刻下,將桌面作為珍品永久留念。這入木三分柔軟的穿透力乃是日積月累的功力使然。
我父是軍人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卻經常用樹枝在沙土地上書寫,他那自編字體不很周正但卻流暢,信筆游走之間如同刀刻,讓我崇尚至今。以至后來我在紙上習字也時常尋找象父親在地上刻錄的質感。但每每此時都必是走筆中鋒,傾注周身之氣力于臂膀、于肘腕、于手心、于五指,方能一以貫之。
入化
孔老夫子曰:“隨心所欲不逾矩”。其實,書法是自由馳騁在精神意念世界,是凈化心靈的“精神裸奔”。
我認識的書法家中,寫得最多的作品是“出神入化”。我以為不僅因為四個字簡練易寫、容易打發(fā),更主要的是他們夢想成為書法大家,作為超越自我、成就上品的一種追求。但真正做到出神入化,必須專心、專注、專業(yè),努力、奮力、功力,求的是人書墨合一。
已故書法大師吳玉如先生曾說過:“書法乃末事也”。雖然吳老先生評價書法是微不足道、最小的事情,然而他卻窮其一生之力,契而不舍地追求。信手拈來的幾個字,卻能字字精典、筆筆出神、幅幅入化。
作為藝術,書法是講品位的。但凡真正能稱得上書法大家的,一定是花盡心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品位。在傳統(tǒng)、氣勢、法度、律動和己意上,甚至在禪味里找感悟,真正達到人與筆墨融為一體的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