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生祥
近日,媒體刊登了一條關于“上海高官下海震驚政商兩界,突破三年兩不準規(guī)定”的消息,說的是上海市虹口區(qū)區(qū)長程光突然辭官,出任印尼大財團三林集團中國區(qū)總裁的事。一時間,輿論沸沸揚揚,說程光突破“三年兩不準”的有之;(筆者注:“三年兩不準”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于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從事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中所做出的規(guī)定,“黨政領導干部辭去公職后三年內,不得到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的企業(yè)、經營性事業(yè)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yè)務直接相關的經商、辦企業(yè)活動?!保┱f三林集團在虹口區(qū)有巨額房地產投資,房地產企業(yè)對政府高官的加盟不僅十分歡迎且不乏其人的有之;揣測程光年薪可觀,超過百萬元人民幣的亦有之。對于媒體的詰問,上海有關部門的反應是,虹口區(qū)原區(qū)長程光辭職后到印尼三林集團任職,是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辦理的,其離、任職完全符合中央的“三年兩不準”規(guī)定精神。有關媒體的報道嚴重失實,是不負責任的,嚴重違背了新聞職業(yè)道德。虹口區(qū)的態(tài)度也十分強硬,該區(qū)有關官員說,印尼三林集團在虹口區(qū)既無任何項目投資,也無企業(yè)注冊。有關媒體的說法,沒有事實依據,其推斷的結論也是主觀臆測的。
雖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筆者自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媒體的消息屬實,程光的“下?!辈粌H是對中央“三年兩不準”政策的曲線突破,“權力期權”在反腐敗今天的又一次重演,而且也又一次說明了資本對權力的誘惑,金錢對“官本位”的沖擊?!捌髽I(yè)肯要,組織肯放,自己肯去”( 程光語)不過是當事者自欺欺人的冠冕堂皇之語。要知道在中國這樣一個以關系取向為主的社會里,官員的“人脈”和權力關系已經演化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企業(yè)所看重的絕不僅僅是你的學歷和資歷,它更看重的是你的“人脈”關系,因為,關系也是生產力。果真如此,三林集團付出的百萬年薪就不是程光勞動力的市場價格了,而是他“人脈”和“權力關系”的等價物。此風蔓延,只能是腐敗愈演愈烈,黨無寧日,國無寧日。如果媒體的消息不屬實,(我倒寧愿如此)在我看來,程光的離職也不過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因為中央雖有“三年兩不準”的政策 ,但對于政府官員是否可以從現(xiàn)職崗位辭職去外資企業(yè)就任高管,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說法?;凇安吝吳颉被A上的任何辯解,諸如:“程光在辭職前已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向組織報告并得到批準” ;程光的“下?!保w現(xiàn)了“個性追求”,打破了鐵飯碗,“在官員下海方面,溫州先走了一步?,F(xiàn)在,上海也開始了靈活的干部選擇機制,干部流動開始雙向選擇”,此類話語,我怎么越看越覺得是為自己辯解,越看越覺得那么蒼白無力呢?
經過26年的改革,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這就是腐敗、貧困和社會不公。我們正走在一個十字路口,誠如一些經濟學家所言,中國在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的今天,要防止出現(xiàn)“裙帶資本主義”和拉美化的傾向。“裙帶資本主義”和拉美化的表現(xiàn)不外乎腐敗、貧困,社會分配嚴重不公,以及政府職能弱化等弊端,最終導致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經濟停滯和社會矛盾叢生。這是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極不愿看到的情況。也正因為如此,本屆政府強調“親民、務實、科學、法制”;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強調“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并加大了反腐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這已經成為當前的“保先”教育和提高執(zhí)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核心和關鍵。套用“兩會”代表的一句話,“不要跟我談房價,談房價我就頭暈”,筆者也要說一句,不要跟我談“官員下?!?,談“官員下海”我就頭暈。這種“權力期權”的回報,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逐漸加強的今天,終將經受不起民眾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