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月球軌道開展研究工作的歐洲宇航局“SMART-1”號探測器正在給美國和前蘇聯(lián)曾經(jīng)登月的地點進行拍照,以期用事實說服那些懷疑人類登月真實性的人們,并為日后人類征月之旅作好準備。
此次“SMART-1”號太空船探測目的之一,即是要查出“阿波羅”登月真相。
歐洲太空總署首席科學家福英格表示,環(huán)繞月球的“SMART-1”號太空船已飛過“阿波羅”11、16和17號的降落地點及前蘇聯(lián)“月球”16號及20號的降落位置。不過,由于事關(guān)重大,目前仍未公布最新圖片。
一時間,沉寂了一陣的關(guān)于阿波羅登月真?zhèn)蔚挠懻撛俅螣狒[起來。
月亮是距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千百年來,美麗的銀色月光使人類很早就產(chǎn)生一睹其“圣地”的美妙幻想,20世紀60年代美國組織實施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使這一讓無數(shù)英雄盡折腰的超世紀幻想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然而,長期以來,不少人對美國是否真的登上月球一直心存懷疑,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歷山大·戈爾多夫發(fā)表的題為《本世紀最大的偽造》一文更讓世界嘩然,戈爾多夫在文章中指出,所謂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和攝像記錄,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制造的。
戈爾多夫表示,他質(zhì)疑30多年前美國宇航員“拍攝”的登月照片和攝像記錄,但并不否定當年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壯舉。美國宇航員當時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術(shù)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美國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偽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攝影記錄片,蒙蔽和欺騙世人幾十年。
無獨有偶,自稱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工作的比爾·凱恩教授曾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書中甚至認為:載有宇航員的火箭確實發(fā)射了,但目標不是月球,而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宇航員是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nèi)表演登月全過程的。
對于登月照片,持懷疑論者提出了很多疑點。
疑點一:國旗
最著名的一個疑點就是,當年航天員登月后在月球插上美國國旗,照片顯示這面國旗在“飄揚”——這是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幾乎是真空狀態(tài),根本不可能有風。
疑點二:星星
還有人指出,其他登月照片“也有很大問題”。在沒有大氣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應該更加明亮清晰,可在登月照片的太空中卻沒有出現(xiàn)一顆星星。
疑點三:影子
而在另一張照片中,航天員影子長短不一,顯示現(xiàn)場有超過一個光源,而月球表面只有太陽一個光源,那么另一個光源來自何處?
反駁一:國旗并非隨風而動
據(jù)NASA的宇宙飛行網(wǎng)站介紹,由于月球地質(zhì)較硬,宇航員在插旗的過程中,要用力扭動才可把旗插上,加上旗桿本身彈性引起的震動便造成國旗的擺動。而且,正因為沒有空氣,也就沒有空氣阻力,在宇航員剛插完之后國旗可能由于慣性繼續(xù)擺動。照片上的美國國旗究竟是飄動還是擺動,短時期內(nèi)是無法分辨的。
反駁二:拍照時曝光較短使星光暗淡
對于在照片中沒看到星星這一疑點,反駁方認為,在月球上,如果要攝下宇航員、月球車等相對較亮的物體,需要較短的曝光時間并應把光圈調(diào)小,這時圖片上的星光就太暗淡了,我們根本無法分辨。而若要拍到星星,月面上的東西都會曝光過度。
那么又怎么解釋照片上的光源問題呢?
反駁方的觀點是,月亮雖然沒有空氣來散射光線,然而月亮表面有較高的散射率,再加上儀器的散射,就可以照亮陰影中的宇航員。另外,地球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應當考慮的光源,因為從月球上看地球比從地球上看月球要亮得多,這樣照片中長短不一的影子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地球的光是很強的,月球沒有大氣,地球?qū)υ虑虻恼彰鞣浅o@著,當然地球本身是不發(fā)光的,但是它可以反射太陽光。地球給月亮帶來的光比在滿月的時候,月亮給地球帶來的光還要多。當然這也是一種假設,是不是這樣也很難說。
另外,關(guān)于照片作假,眾所周知,在現(xiàn)代電腦圖像技術(shù)成熟使用之前,影像的特技技術(shù)技法難度頗高,而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還需要一定規(guī)模的人工置景技術(shù)??吹窃抡掌芍?,如布置場面如此之大的人造環(huán)境,其影棚的面積至少需要5000平方米以上,這是一件難度頗大的事。
當然,若干張照片是可以用“接片”的暗房技巧或后期噴筆手工加工作假,但阿波羅登月是以攝影和電視攝像兩種方式披露的,電視作假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沒有可能。如果有人說可用電腦特技合成,那么,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當時美國運算最快的電腦也沒有超過10億次/秒,要完成這樣大規(guī)模的運算,不是幾個月、半年、一年所能完成的。
即使假設美國人當時用了圖像軟件技術(shù)作假,要想做得完美無瑕,也非易事。從時下的美國大片如《泰坦尼克號》這類電影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明顯的虛假部位,更不要說30多年前的技術(shù)了。
關(guān)于“阿波羅”登月真?zhèn)蔚臓幷?,讓許多對人類文明進展有興趣的人士卷了進來。發(fā)起這場爭論的人,大部分是科學家和攝影家,但對于登月照片質(zhì)疑的論據(jù)卻有許多明顯的無知之處,這多少有些令人不解和遺憾。不過這場熱鬧的爭論,對人類求知精神的科學建設無疑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