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艾耶·瑪
夜晚,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在院子里散步。兒子已大學畢業(yè),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倆坐在一棵大樹下,父親指著樹枝上一只鳥問:“兒子,那是什么?”
“一只烏鴉?!?/p>
“是什么?”父親的耳朵近來有點背了。
“一只烏鴉,”兒子回答的聲音比第一次大,他以為父親剛才沒聽清楚。
“你說什么?”父親又問道。
“是只烏鴉!”
“兒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烏鴉,聽到?jīng)]有,是只烏——鴉!”兒子已經(jīng)變得不耐煩了。
父親聽到兒子的回答后,沒有說一句話。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地走進屋里。幾分鐘后,父親坐回到兒子身邊,手里多了一個發(fā)黃的筆記本。
兒子好奇地看著父親翻動著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親的日記本,上面記載著父親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父親翻到25年前的一頁,然后開始讀出聲來:
“今天,我?guī)е詢鹤拥皆鹤永镒吡俗摺N覀z坐下后,兒子看見樹枝上停著一只鳥,問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訴他,那是只烏鴉。過了一會兒,兒子又問我那是什么,我說那是只烏鴉……”
“兒子反復地問那只鳥的名字,一共問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復一遍。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我知道兒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記住那只鳥的名字?!?/p>
當父親讀完這頁日記后,兒子已經(jīng)淚流滿面了?!鞍职?,你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原諒我吧!”
父親伸手緊緊抱住自己的兒子,布滿皺紋的臉上有了一絲笑容。
(選自《讀者》2005年14期)
賞析:
父母之愛是偉大與無私的。父母給予我們的愛,也常常是細小瑣碎而無微不至。父母的愛刻在我們的記憶里,刻在我們的成長里,也刻在我們的心坎上。我們曾發(fā)誓:長大后對父母之愛要加倍地償還,什么銜環(huán)結(jié)草,什么“報得三春暉”,甚至涌泉相報,話說得是那樣的漂亮動聽,然而真正到了那一天,我們究竟做得怎樣:同學朋友的生日都不會錯過,偏偏記不清父母的生日,這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父母需要的是兒女們的實際行動,而不是虛緲的承諾。父母之愛是無聲無息的大海,兒女之愛是一路歡歌的小溪;兒女走得再遠也走不出父母的視線,走不出父母之愛的廣場,無論我們的人生坐標有多高,都高不出父母之愛的高度,兒女反哺之愛再豐厚,也難抵父母養(yǎng)育恩情之萬一。父母之愛太厚重了,我們要常常翻閱父母心中的日記,常常為父親捶捶背,為母親洗洗腳。像文中的兒子那樣,淚流一次,感動一回吧!
(張仕進薦讀)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