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教師一樣,我一踏上講臺就開始做班主任工作,同時也愛上了這份工作。20多年來,我的生命和學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和學生一起成長,品嘗著班主任工作的艱辛、歡樂和光榮:雖然后來工作有所變動,但還是和學生在一起,還在和班主任工作打交道。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實施者,也是聯(lián)結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生動、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責任。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努力做好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合作者和服務者,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和民主開放的班級管理,用心去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讓班級活動成為閃光的珍珠鏈
怎樣使德育工作有魅力并真正吸引學生,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德育必須活”起來,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真實生動的教育情境中,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實踐中,我一直注重班級活動的設計,以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從中得到歡樂、感受成功、體驗艱辛,提高綜合素質。
班級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于兩方面:一是翻閱資料,遴選別人成功的做法;二是請學生參與,集思廣益,師生一起設計。
我最初設計的一項班級活動是評選班級十佳”。那時社會上有很多叫佳”評選的活動,我從中得到啟發(fā)并加以改進。班級十佳”不是只依據(jù)一個標準來評選,而是從不同的角度評選,因為草越不只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所以我們的班級十佳"有班級工作最出色的同學"、學習成績最優(yōu)秀的同學”、幫助同學最真誠的同學”等。這樣,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爭取葉佳”的機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嘗甜頭的我又考慮改革班會課。過去開班會課,班主任隨意性大,少有整體的思路和活動方案,學生不喜歡。于是,我試著在班會課上開展家務勞動競賽.自編報評比、團員之家"等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同時我也逐漸認識到,班級活動應該系列化,通過精心設計,不僅使教育寓于一個個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中,而且要形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打下精神的底子”、奠定人生的基礎”。按照這一思路,我每學期以系列活動的形式,開展10次班級活動,形成由低向高、由淺入深的螺旋式循環(huán)上升的序列。通過研究和實踐,我積累形成了初中三階六十步活動方案”和高中三階六十步活動方案”。后經專家指點.修改為初中高中)班級全程系列活動",這樣120個活動設計,內容豐富,學生參與性強,展現(xiàn)了班級生活的多彩畫面。
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入,我對活動方案的設計原則、實施過程、總結,甚至活動時的道具、主持詞等,都提出了具體意見。每次活動,不僅本班學生們踴躍參與,而且引起了其他班級甚至其他學校師生的關注。他們的參與、實踐和反饋又不斷豐富著我的班級活動的內容。讓班級活動成為閃光的珍珠鏈”成為我德育工作的特色。
班級管理是一門大學問
班級管理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門大學問。單從管理”二字來說,我的體會就是:要管要理,要管在理上,要有條理,重在自理,要以人為本,等等。
在具體實踐中,責任班委會”是我著力推行的一項嘗試。冠以責任”意在強調負責。當時我的做法是:每屆責任班委會,以座位為組合,每橫排8位學生組閣",任期6周。一學年下來后,全班同學都有機會擔任班委。不過,方案只是紙上談兵”,操作起來并不容易。每屆責任班委會上任前,師生共同討論分工和工作方案,總結出了傳”傳職責)交"交經驗)、提"提建議的工作經驗。
要搞好管理,我感到,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自理,班主任只需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指導。
比如,每天班里的值日生都要到車棚擺放自行車。雖然是小事,卻是學生素質和管理水平的體現(xiàn)。怎樣擺放自行車,值得研究。如果要值日生一輛一輛地挪,雖然排列整齊,卻費時又費力。我提出這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們開動腦筋,提出了許多好方法,或值日生提前到校等候,或做局部調整。我肯定了學生們的方法,又進一步指出問題的關鍵是增強大家的責任心,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騎車的學生如果主動把車停好,值日生自然就省勁了。學生們由此認識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在管理中,不斷創(chuàng)新很重要。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他周圍——在學校走廊的墻璧上,在教室里,在活動室里——經??吹降囊磺校瑢τ谒衩婷驳男纬删哂兄卮笠饬x。這里的任何東西都不應當是隨便安排的。孩子周圍的環(huán)境應當對他有所誘導,有所啟示。我們竭力要使孩子看到的每幅畫,讀到的每句話,都能啟發(fā)他去聯(lián)系自己和同學。”我很贊賞這段話,從中受到很大啟發(fā)。走進我們班的教室,會看到這樣的名人名言”:
決心是成功的前提,恒心是成功的保證?!饎P”
不斷學習新知識,就等于不斷向自己的銀行戶頭里存進巨款。——戴曉春”
金凱戴曉春何許人也?都是我們班的學生:學生自創(chuàng)的名言”,既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也更能激勵他們。這一做法后來又有所發(fā)展,教室里的名言形成了三個系列:有真正的名人名言,有教師的名言",有學生的名言”。三類名言交替出現(xiàn),各有作用,真正實現(xiàn)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
與家長同行
班主任工作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支持。中學德育大綱》沖把家長委員會作為家校協(xié)同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在實踐中也深刻體會到,班主任要積極會同班級家長委員會開展工作。
班級家長委員會的組建程序很規(guī)范。先以自薦、互薦的方式,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籌備小組。籌備小組綜合考慮學生類型、居住區(qū)域、家長職業(yè)、性別等因素,確定一份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候選名單。候選名單及候選人情況要在家長會上公布,主要候選人要發(fā)表講話,最后由全體家長表決,選舉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我認為程序的規(guī)范,就意味著良好合作的開始,更能使家長們重視和投入。
我們?yōu)榘嗉壖议L委員會制定了明確的章程、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例會制度。班級家長委員會常常是圍繞確定的工作重點,開展系列活動。比如,我們曾圍繞指導學生上好晚自修"這一主題,開展了請班主任老師作講座、家長交流經驗、夜訪學生家庭等活動。
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和家長委員會成員分三路進行夜訪。我們在朱艷同學家先查看了學生的學習小天地,詢問了作業(yè)完成情況,又向家長了解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在熱烈的氣氛中,一位家長提出應該將夜訪的形式規(guī)范化,做到:看",看看學生的學習小天地;查",查查學生的作業(yè)情況;聽",聽聽家長的意見;儀",議議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大家紛紛贊同,這四字工作法"成為班級家長委員會家訪的準則。
受班級全程系列活動”啟發(fā),我設計了全程家長會"。每次家長會,我都根據(jù)學生年級特點和實際情況確定主題,形式上也盡可能不重復,如專題講座、家長經驗交流、學生學習匯報學生干部評點班級工作.學生才藝展示、家長專題討論等。
為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也感謝他們對學校教育的支持,每學期我都要評選班級的憂秀家長”。憂秀家長”的評選標準是學生制定的,一共10條,比如,正確對待子女的要求,不是粗暴反對或輕易許諾;教育子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不嬌縱子女;倡導民主氣氛,允許子女與家長爭論;嚴于律已,做好本職工作,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的表率,等等。我先是在家長會上將評選標準向家長作介紹,然后采取學生自薦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產生初選名單,再由班委會、團支部組織考核,確定最后的名單。
怎樣表彰憂秀家長"呢?發(fā)獎狀,班級沒有公章,沒有公章的獎狀,就沒有權威性;發(fā)獎品,班級經費有限。經過一番思量,我們決定給每位憂秀家長”發(fā)一幅宣傳畫,上面寫上一行大字——獎給優(yōu)秀家長”。這樣一幅特別的宣傳畫,成了學生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發(fā)現(xiàn),家長們都很珍視這一榮譽。我還建議班委會、團支部聯(lián)合致函給家長工作單位的黨支部、工會。一位家長興奮地對我說:你們班真有辦法!你們的表揚信被我們單位黨支部貼在櫥窗里,一下子全廠都知道了。我每次從櫥窗走過時,心里都甜滋滋的。”
在班級工作中,我還總結出了設立接待家長日、建立班級家庭聯(lián)系冊、建立家訪檔案、編寫家庭教育指導讀物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久前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要加強和發(fā)展家庭教育"的內容。我想作為班主任,要根據(jù)新形勢、新要求,著重在加強"和發(fā)展"上下工夫。
要爭做專家型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光榮的;班主任的事務瑣碎而繁多,卻無一不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在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化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班主任也要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專業(yè)性,爭取做一個專家型班主任。專家并非高不可攀,但專家也并非一蹴而就。要成為專家型班主任,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用心去鉆研去創(chuàng)造。
要成為專家,先要做雜家",多方面地學習。學校工作千條線、萬條線,最后都落到班主任這條線上。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系統(tǒng)地學習班主任工作的知識,閱讀優(yōu)秀班主任的著作,向學生和家長學習。在學習化的社會中,轉益多師是汝師”只有多學習,才能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找到前進的方向。
要成為專家,必須要進行教育科研。提起教育科研,一些班主任常覺得既無時間又無能力。實際上,教育科研和實際的工作并不沖突,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然后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思考,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而解決問題。這就是教育科研,是一種行動研究,它來自于工作實踐,并非一定要與申報課題聯(lián)系起來,不必追求形式。
要成為專家,還應追求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獨特的實踐和思考。要不斷地思考和總結。這樣,思考中的體會可以指導實踐,實踐中的思考又引發(fā)新的學習。多年來,我堅持寫班主任工作日記,記下工作的過程,記下失敗,記下成功。隨著積累的豐富,我比較系統(tǒng)地整理了自己的思考,相繼推出了《中學班級全程系列活動》、《青春的足音——丁如許班級活動選》等書,介紹自己的實踐和觀點。
20多年來,我和我?guī)н^的班級都曾獲得過很多的榮譽和獎勵,但至今回想起來,最難忘的不是這些,而是學生們一點一滴的成長,是師生共同進步的歷程。我深深體會到,作為班主任,應該全身心地投人到充滿創(chuàng)造艱辛和收獲喜悅的教育事業(y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