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倒下,中國股市將進入無莊時代
2004年4月將是中國證券市場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4月14日,有“天下第一莊”之稱的新疆德隆集團旗下的三只股票同時開始上演高臺跳水,中國最大的股市莊家倒下了?!赌戏街苣穲蟮?,中國股票市場的十余年的發(fā)展史中,坐莊的手法也是“與時俱進”。但不管坐莊的手法如何變化,其本質都是“欺詐”,都是違法行為。
事實上,莊家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呼風喚雨,個個賺得盆滿缽滿。經驗和研究都表明:莊家賺錢其實很難。對證券市場有較深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拉高容易出貨難。那些所謂高控盤股票則完全是自拉自唱,要想兌現(xiàn)賬面盈利幾乎不可能。那么,既然賺不了錢,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對坐莊趨之若鶩呢?這個理由就是,內幕人士可以借助老鼠倉的形式大發(fā)橫財,作為坐莊核心資金的國有資金套不套牢無關緊要,跟莊的老鼠倉在短期內翻跟頭卻是十拿九穩(wěn)。這就是坐莊的動力,一個一點都不新鮮的秘密。
有莊家,就必然有被操縱的莊股,也就必然會有莊股崩盤的慘劇發(fā)生。德隆系三只股票的崩盤只是眾多的莊股崩盤事件中的一起。從2001年以來,不斷有莊股泡沫破滅的事件發(fā)生。
不解的是:德隆系的三只股票被操縱達7年之久,股價走勢怪異,稍有常識的股票投資者都會知道這些公司的股票被莊家操縱,為什么證券監(jiān)管部門在該公司股票崩盤之前卻無動于衷?“中科創(chuàng)業(yè)”的股票崩盤之后,主謀公開在媒體上發(fā)表文章,但為什么他在監(jiān)視居住期間卻神秘失蹤?銀廣夏的股民訴訟已經進行了3年之久,為什么法院遲遲沒有受理?這些都令人費解。
中國經濟現(xiàn)狀與12年前驚人相似令人擔憂
《財經時報》日前報道專家的觀點指出,目前的經濟狀況酷似1992年之后的中國,投資高速增長而消費遠落其后,除非出口增長與投資增長同步,否則一段時期后產能過剩必然發(fā)生,經濟衰退或通貨緊縮將卷土重來。
分析認為,中國目前以地方投資過快增長為主,整體投資回報率不高的情況,卻與上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的情況類似--這可能是"真正的風險"。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字表明,1992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82億元,比上年增長37.6%,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xiàn)的第二個高峰;其中國有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居民個人投資由多到少,分別為5106億元、1233億元和1243億元;但增長率卻是集體所有制單位最高,三者的增長率分別為40.7%、76.7%和5.1%。 2003年情況與1992年類似。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7%,其中國有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集體經濟投資、城鄉(xiāng)居民個人投資的總量分別為39748億、7807億、7563億元,增長速度分別為28.2%、30.4%和16.0%。從隸屬關系看,現(xiàn)在以地方為主的投資情況,也與1992年相同。當年,中央項目完成投資18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地方項目完成投資3214億元,增長52.2%。而據(jù)國家發(fā)改委統(tǒng)計,2004年前兩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只增長12.1%,地方項目投資增長高達64.9%,增幅同比提高24.7個百分點。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黃振奇認為,目前的經濟發(fā)展情況與20世紀90年代小平"南巡講話"后的情況類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但消費增長跟不上,如果不能剎住過快的地方投資增長,較突出的最終商品供過于求的現(xiàn)象就會出現(xiàn),最后是產能過剩而引發(fā)通縮。過去是家用電器,比如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生產線過快上馬后,大量的投資資金收不回來,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目前的汽車、鋼鐵等項目上馬較快,弄不好也會出現(xiàn)類似情況。
但也有專家認為,目前央行已經在采取措施,防止經濟局部過熱,特別是防止地方投資過熱和整體經濟大起大落;另外中國經濟整體仍處于上升期,因此,最近幾年,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經濟衰退狀況應不會出現(xiàn)。
沃爾瑪放下屠刀
面對內外壓力,沃爾瑪不得不放下價格的屠刀,并努力洗刷其血腥的形象。
這家集榮辱毀譽于一身的超級大公司當初肯定沒有料到,對它的批評乃至辱罵會如此甚囂塵上:對供應商的威逼壓榨,對員工的吝嗇無情,對其他零售商的殘酷剿殺等等。
《商務周刊》報道,面對著“討伐”隊伍的日益壯大及惡果的逐漸顯現(xiàn),這頭巨猿不得不從森林里走出來,并努力實現(xiàn)從猿到人的轉變。
美國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的CEO不久前為沃爾瑪要求將售價上調5%至7%,沃爾瑪竟然同意了。他指出,這是沃爾瑪?shù)囊粋€巨大變化。不僅如此,在降價銷售方面,沃爾瑪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咄咄逼人。
價格是沃爾瑪?shù)囊槐小,F(xiàn)在,它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其實,2003年12月初該公司一次不太引人注意的人事變動,已透露出了某些征候性的信息。當時,該公司宣布,負責雜貨業(yè)務的執(zhí)行副總裁、46歲的唐·哈里斯退休。其職位也被一分為二:克萊爾·瓦茨擔任負責商品促銷的執(zhí)行副總裁,杜熱·德根任負責食品銷售的執(zhí)行副總裁。
部分分析師當時猜測,這次人事變動具有某些重要的象征意義。它可能意味著沃爾瑪會改變其低價策略,因為這兩人都不像唐·哈里斯那樣熱衷于低價策略。
一些人認為,這種策略的調整是為了回應對它壓榨供應商的批評。沃爾瑪對此矢口否認。它表示,沃爾瑪已認識到不斷地降價不僅對競爭對手,也對它自己造成了傷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同店銷售利潤率低,而且僅靠降價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實現(xiàn)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另外,在原材料價格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許多供應商為了生存下去,已不再懼怕和沃爾瑪撕破臉皮。
在實現(xiàn)量的增長方面,沃爾瑪也遇到了很強的外部壓力。鑒于沃爾瑪可能給本地經濟生態(tài)造成的不良影響,美國一些地方如加州的幾個縣斷然拒絕沃爾瑪進入,沃爾瑪原定今年在美國新開的220家超級中心已被迫推遲。這是對沃爾瑪?shù)囊粋€不小的打擊。截止到2003年年底,沃爾瑪在全球10個國家共有1309家店。如果能保持目前15%的增長率,到2011年其營業(yè)收入將達到6000億美元。
在開設新店方面,沃爾瑪還遇到另一個障礙:招不到足夠的員工。這是該公司副董事長考哥林最擔心的。據(jù)沃爾瑪自己估計,2003年離開該公司的員工約達到44%,也就是說,即便是要保持140萬的員工總數(shù),它也還要招61萬多人。另外,該公司還計劃從2004年至2008年擴招80萬名新員工,但性別歧視官司、員工薪酬和福利低使這個招工目標異常艱巨。
沃爾瑪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如果不提高員工待遇,它的吸引力就有限,店面新開速度就會放緩。反之,如果提高,成本必定隨之上升。在對供應商進一步“壓榨”的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其選擇似乎已只有一個:提價。這也就意味著,它不得不放下“低價”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