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KEF想必諸位發(fā)燒友一定都對它略知一二。作為英國一家成立較早的音響公司,也是世界音響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音響公司,從上世紀60年代一炮打響的K1揚聲器到70年代的首款參考級揚聲器Model 104,直至后來KEF獨家開發(fā)研制的Uni—Q同軸單元揚聲器,可以說它的每一款揚聲器都得到了業(yè)界同仁的認可及眾多發(fā)燒友的喜愛。
事實上,KEF公司一直致力于使用高科技手段來研發(fā)更好的產(chǎn)品,例如用激光振動分析儀來了解單元的振動特性,開發(fā)測量用的計算機軟件等,因此,KEF公司生產(chǎn)的喇叭單元和音箱都有相當高的素質(zhì)。早年為BBC LS3/5A供應單元的廠家就是KEF。說起LS3/5A,發(fā)燒友心中都會充滿敬佩之感。這款在當年被BBC公司用作播音室語言監(jiān)聽用的小音箱,可以說是音響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監(jiān)聽音箱,雖然Rogers、Spendor和Harbeth英國三家公司獲得了生產(chǎn)許可證,但他們都得采用指定的由KEF提供的高音和低音單元。因此,LS3/5A在發(fā)燒友心目中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KEF喇叭單元當然是功不可沒。雖說以今天的眼光來衡量,LS3/5A所用單元的特性并不怎樣,但在當時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近來,KEF又潛心發(fā)展他們的Uni-Q技術(shù)。簡而言之,Uni-Q是一種同軸單元技術(shù),以此技術(shù)制成的Uni-Q單元跟天朗的同軸單元一樣,具有點聲源的效果,即高音和低音是從同一個聲學中心發(fā)出的,可得到優(yōu)秀的聲像還原。不過,Uni-Q單元和天朗的同軸單元又有所不同,天朗的同軸是直接在低音防塵帽的位置做一個很小的高音振膜,而Uni-Q單元不僅高、低音同軸,還強調(diào)共點,它是將高音做在低音防塵帽的內(nèi)部,形成一個整體,通過防塵帽上的小孔向外透聲,這樣高、低音的聲學輻射中心都是同一個點,因而具有完全一致的相位特性。從1988年至今,KEF的Uni-Q同軸技術(shù)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四代了,每前進一代,Uni-Q單元的特性就朝理想目標邁近一步。您可能要問,相位特性真的這么重要嗎?值得如此大動干戈?的確,相位失真對聽感的影響程度一直就是音響界爭論的話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相位失真雖不致對音質(zhì)音色產(chǎn)生太大影響,但絕對會影響立體聲像的重現(xiàn),因為立體感的再現(xiàn)本來就需要依賴雙耳對聲源的強度差、相位差的判斷。從當今最頂級的音箱如Wilson Audio、Avalon等的設(shè)計來看,他們也極端強調(diào)相位一致的重要性。
Uni-Q技術(shù)說起來似乎很簡單,好象很容易做到。但事實并非如此,首先,要制造出體積極小、最大直徑不超過1英寸的高音單元,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KEF宣稱其在Uni-Q技術(shù)中采用了美國太空總署的尖端科技,他們使用了在太空中合成的釹鐵硼磁合金,其磁場強度比同體積的普通磁鐵強勁十多倍,所以只需要很小一塊便能獲得所需的磁場強度,由此便可制造出體積極小的高音單元。
而作為21世紀超高音揚聲器設(shè)計的先驅(qū)者,KEF更是于2002年左右向廣大的音響發(fā)燒友推出了一套堪稱世上最完美無缺的揚聲器系統(tǒng)_KEF新一代旗艦級 Reference Series系列。此套Reference Series系列可謂是匯萃了當今的許多最高科技,包括KEF最引以自豪的Uni-Q同軸技術(shù)、最新推出的為適應現(xiàn)今最為流行的SACD、DVD—Audio而開發(fā)研制出來的Hypertweeter(鈦金屬)超高音單體以及UniForm鑄模技術(shù)。
凡是看過Reference Series Model 207的朋友,最難以忘懷的莫過于揚聲器頂上那顆有著閃亮外表的超高音單元。那是KEF專為新Reference Series系列而研發(fā)成功的一顆直徑19mm的Hypertweeter(鈦金屬)半球體高音單體。與其它一些揚聲器不同的是KEF Reference Series系列的整個超高音單元被安裝在了一個呈子彈形的金屬殼體內(nèi),金屬殼體進行了極為嚴格的表面處理;在這個超高音的振膜前面還開有一個做工同樣十分精良的六角形蜂巢鋼制護網(wǎng),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不僅可以起到對超高音單元的保護作用同時對于Reference Series Model 207的外觀還能起到一定的美觀效應。
與其它一些超高音相比,KEF的這款帶有時尚流行色彩的子彈頭超高音單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精美的外表,更多的是那極低的失真率和平滑似流水的延展性,其頻響可以非常平坦地延伸至50kHz,直至80kHz時仍然具有有效的能量輸出。盡管人耳無法聽到如此高的頻響,但它卻能使我們耳聞范圍內(nèi)的聲音顯得更加甜美柔和、細膩委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泛音相比起從前來豐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