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①。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凇?/p>
極喜不得語,淚盡方一哂③。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wěn)。
【注釋】
①不可忍:無法忍耐,形容急于跟子女見面的迫切心情。
②略不?。阂稽c也認不出來。
③一哂:一笑。
【作者介紹】
陳師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宋哲宗元祐初,經(jīng)蘇軾、傅堯俞舉薦,以布衣入官,為徐州教授,后又為太學博士。最后罷官回家,貧病而逝。他耿介有節(jié),安貧樂道,不附權(quán)貴。是江西詩派中地位僅次于黃庭堅的重要詩人,被列為江西詩派的三宗之一。
【譯文】
遠去天涯萬里,相隔得遠了難免就要忘記,聽到孩子們歸期臨近的消息,我的心再也無法忍受了。孩子們回來了,就在眼前,可是他們的樣子我竟然一點也認不出來了。高興啊,激動得說不出話,只有淚水代表了我所有的思念。我們相視許久,會心地一笑,此時才感覺到這并不是夢,可是我的心還是如此的激動,一直平靜不下來。
【題解】
這首詩敘寫了作者迎接萬里歸來的兒女們的喜悅之情。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潘德輿評價說:“這首詩沛然的情感從人的本性中自然流露,而且筆觸沉厚真摯,與人之親情緊密粘合,即使杜甫活在今天,也是不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