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你有否想過,有朝一日躺在昔日的皇宮里,享受一番帝王般的生活?倘若你在印度旅行,便有機會滿足這絢麗的想象。如今,印度當?shù)厍娜淮灯鹆艘还伞百F族風”,許多印度古代城堡或?qū)m殿在民主思想的洗禮下,已改建成五星級豪華飯店向游客開放,讓人們從中追撫昔日皇家風情,領(lǐng)略奢華的貴族生活。
這些印度皇宮大多居于印度西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拉賈斯坦地區(qū),以紅砂巖建成,融合了印度和伊斯蘭的建筑風格,或精雕細鏤,或雄渾大氣,相似中各異其趣。何以印度西部沙漠地帶中有如此之多的皇宮城堡呢?原來,拉賈斯坦地區(qū)原有23個大小公國,為了展示自己的財富和品味,同時也為了金屋藏嬌,帝王將相們通常都將皇室居所裝飾得美輪美奐。19世紀以后,拉賈斯坦的王公貴族雖然開始沒落,但皇宮古堡仍然屹立不倒。
印度人有一經(jīng)典之句:“不是所有的詩都寫在紙上,有的被刻在了石頭上。”說的正是這些巧奪天工的古堡宮殿。
古今美人共冶一爐
夜晚時分我們抵達了在印度素有“粉紅城市”之稱的齋浦爾。
這座皇宮名叫拉姆巴(Bambagh),它的歷史貫穿著一部印度皇室史,并一直籠罩在撲朔迷離的傳說之中。皇宮建于1835年,據(jù)說是為一位最受女王寵愛的女仆人奇薩·巴蘭達修建的,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只有4個房間的小庭院。之后,皇室感到有必要建造一座迎賓館和狩獵行宮,看中了這個地方,并進行了修葺,修建了漂亮整潔的花園和草坪,并將這座官邸以馬哈拉雅·沙瓦·拉姆塞二世(Maharaja Sawai RamsinghⅡ)執(zhí)政時期的名字重新命名為拉姆巴。他的孫子馬哈拉雅·沙瓦·門塞二世(Swwai Mansing)王子后來就是在這里即位的,拉姆巴成了一間私立皇室學校,王子與他的兄弟及幾個從齋浦爾貴族人家中挑選出來的貴胄子弟一同在這里學習。直到1925年,馬哈拉雅·沙瓦·門塞二世才將它升格為皇家宮殿。馬哈拉雅家族以令人驚嘆的遠見卓識和精確獨到開始了拉姆巴皇宮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龐大工程的建造,很快,一座具有個性化高貴藝術(shù)氣質(zhì)的建筑史上的杰作拔地而起,經(jīng)拓建后的拉姆巴皇宮占地達47公頃。隨后,馬哈拉雅·沙瓦·門塞二世因應時勢,在1957年雇傭了一些訓練有素的人員管理拉姆巴皇宮。1972年,印度著名的泰姬酒店集團接管了拉姆巴皇宮,這座宮殿從此為紛至沓來的世人提供無與倫比的皇室生活享受。據(jù)稱,查爾斯王子、奧馬爾·沙吉夫等眾多世界名流都曾經(jīng)在這里下榻。
印度歷史上有著極為嚴格、難以逾越的種姓世襲制度。事實上,印度森嚴的等級制度在這座皇宮里表露無遺,直到今天這種濃重的痕跡仍揮之不去。這些由當年皇宮改建的五星級豪華酒店,客房的外觀別無二致,但其實內(nèi)里卻有云泥之別。這里既有當年為主人專設(shè)的甚為豪華考究的殿堂和居室,也有為下人專設(shè)的極為普通的房舍。不走運的我當晚被安排住進了專供當年馬夫棲身的房子里,這里雖經(jīng)改建,仍顯得有些簡陋,心中不免失落。后來到了領(lǐng)隊的房間串門,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間套房面積之大、裝潢之考究、品味之優(yōu)雅,遠遠超乎想象。赭紅色、綢緞、帷幕,是人們進入這間套間后的第一印象,過道里擺滿了造型別致的古董,客廳里則掛著一些表現(xiàn)皇室生活場景的油畫,偌大的起居室里擺設(shè)著精致典雅的家具。最特別的是以白色和黃色大理石裝飾的橢圓形的漱洗室,匠心獨運地安裝上了有燈光映射的獅子頭形狀的水龍頭……身居其中,不免讓人生發(fā)出天上人間、春宵苦短的概嘆,更令人不期然遙想起當年披著面紗、身姿搖曳的妃嬪們的后宮生活。
次日傍晚,從齋浦爾市內(nèi)旅游回來后,在酒店一位女公關(guān)經(jīng)理引領(lǐng)下,我們參觀了這座皇室酒店,更是眼界大開。19個豪華套間各有主題,裝飾細及每個局部的細節(jié)。這里的套間大都是以原皇室成員的名字命名的,像前身是加格爾塞(JAGAT SINGH)王子舊居的“王子套間”,室內(nèi)布置的主格調(diào)極為優(yōu)雅,客廳中央有一個由大理石砌成的噴泉,為套間增添了戲劇性效果;而巨大臥室中所擺放的大床,不愧為一個雕刻精美的古董家具;私家陽臺正對花團錦簇的花園,令人享受到安撫心靈的寧靜;洋溢著濃郁維多利亞風格的“馬哈拉雅(MAHARANI)套間”,別出心裁地以大理石將兩個大套間隔開,豪華中不失質(zhì)樸;由當年馬哈拉雅·沙瓦·門塞二世的書房改建的豪華套間甚富特色:地上鋪著手工編織的地毯,墻壁以原木裝飾,頂上懸吊著堂皇吊燈,豪華與簡潔形成鮮明對比;以荷花為主題的“卡拉爾·馬哈套間”,由手工描繪的精細荷花圖案在圓拱形的天花板以及墻壁和家具上比比皆是:“沙發(fā)里(SAFARI)套間”以綠色和棕色為主色調(diào),描繪自然的壁畫傳神逼真,竹子家具、青銅吊燈、房頂上的巨大帳篷,使狩獵主題得到了完美再現(xiàn),將人們帶回到馬哈瓦加的狩獵時代;以玻璃為主題的“榭史馬哈(SHEESH MAHAL)套間”,在拱形的房頂和墻壁上,由成千上萬片精致雕刻的玻璃構(gòu)成了復雜多樣的圖案。宮殿里有一間透著極深哲學意味的餐廳,從它被命名為“蘇瓦拉·馬哈”(意為金色宮殿),就可想象出它有多氣派:高高的天花板上鑲嵌著令人驚嘆的佛羅倫薩風格的油畫,兩邊墻壁上懸掛著鑲了金邊的鏡子?!氨A_(POLO)酒吧”則是皇宮里唯一一個沒經(jīng)改造過的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地方。據(jù)說,中間的大理石噴泉就是由馬哈拉雅·沙瓦·門塞二世親自督建的,墻壁上掛著一些照片和紀念品,顯示了國王對此地的鐘愛。一圈游看下來,我終于明白了拉姆巴皇宮何以被世人戴上了“專為上帝建造的殿堂”這一桂冠了。
但令人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的是:這座行宮的前身竟然是為一個女仆修建的!這種有悖常理、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竟然發(fā)生在種姓制度極為森嚴的古印度!然而,它又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這位女仆到底是怎樣一個聰穎尤物?有著怎樣一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傾世容顏?這倒是我最想破譯的秘密。
領(lǐng)我們參觀的這位女公關(guān)經(jīng)理是我們印度此行所見過的最為出挑的女性,身材高挑,氣質(zhì)高雅,天生麗質(zhì)活像我們在印度電影里經(jīng)常見到的大明星。聽說她剛從海外留學回來,渾身上下散發(fā)出濃烈誘人的西洋氣息。當她領(lǐng)著我們來到一間擺設(shè)古典的房間時,我留意到墻上掛著一幅女性肖像。畫中的人物明眸珠唇,高貴秀美,乍一看驚為天人。我暗自猜度:莫非這就是那位女王最為喜愛的女仆人?向女公關(guān)經(jīng)理求證,果不其然?;秀敝g,有那么一剎那,我曾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女公關(guān)經(jīng)理其實就是畫中人。但私底下再細心比照一番,發(fā)覺兩者的美仍有所不同,她們各自帶上了時代的印記:畫中的女仆多了份不吃人間煙火的清麗,而現(xiàn)實中的美人坯子則多了份嫵媚動人的洋氣。
古堡皇宮里擁有這份婉約之美,在古代消弭了階級的深刻烙印,到了今天則令異國來客為之傾倒。她讓我從心底發(fā)出贊嘆:美麗,有著穿越時空、征服人性、恒久不衰的懾人魅力。
城內(nèi)城外恍若隔世
凡夫俗子寄情于歷史傳奇和英雄,藉以度過庸庸碌碌的一生,那些雄踞山頭、象征權(quán)力與財富的城堡,也許就是所有人生夢想的終點站吧。在這里,人們可以在一夕之間掀開印度古文明的神秘面紗,令印度古皇宮的絲絲縷縷悄然入夢。
出了仿如人間天堂的齋浦爾拉姆巴皇宮酒店,我們仿佛置身在一個喧鬧、嘈雜、紛亂的動物公園里,牛、豬、馬、羊、狗、猴子甚至大象……幾乎所有你能叫得出名子的寵養(yǎng)動物,在齋浦爾的行人大街上都能瞥見它們悠哉游哉的蹤影,再加上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密密匝匝的人流,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的汽車、自行車、馬車……構(gòu)成了一幅教人目瞪口呆、難以言表的曠世奇觀。在拉姆巴皇宮飯店里感受到的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氣息早已蕩然無存;亞拉格紅堡周圍,觸目所及都是乞丐、小販和窮人;在紗夢皇宮之外,映入眼簾的也是一片破敗的景象,與想象中的騎在駱駝背上邊走邊唱的牧歌式生活場景迥然有異。
傍晚時分,我們果真騎上了駱駝,列隊前往沙漠腹地觀賞日落美景,一路上歡歌笑語,不亦樂乎。牽引著駱駝在前引路的當?shù)刂魅嗽谖覀兊墓膭又?,也哼唱了幾首當?shù)孛裰{。沿途經(jīng)過一個古舊破落的村莊,見到許多拉吉普特人。據(jù)說,拉吉普特人生性驍勇善戰(zhàn),以“王侯之子”自民,在印度蒙兀兒帝國時期,拉賈斯坦省是最后一個臣服的城邦。自印度獨立后,這些公國聯(lián)合組成地方政府,正式命名為“拉賈斯坦”,意為“王侯之地”。如今,這些“王侯之子”們已不見當年的霸氣,但從他們的衣著上,仍隱約可見當年橫掃千軍的幾分痕跡。拉吉普特人對于色彩極為敏銳,這些沙漠民族的配色哲學,充分表現(xiàn)在女人身上的披肩、頭飾,男人的頭巾以及各色各樣的鄉(xiāng)布和手工藝品上面。景觀越是荒涼,裝飾色彩越是大膽。
真正震撼我們心靈的是當?shù)氐囊恍┬『⒆?,他們皮膚黝黑,衣著樸素,在路旁張大了好奇的眼睛,向我們招手示好,不斷以英文重復說著“HELLO”,但從他們的眼神和表情,我們讀懂了他們的弦外之音,無非是盼著我們這些外來觀光客能給他們施舍一些銀兩。有的孩子還在我們的隊伍后面淘氣地狂追一氣。到了沙漠腹地的一座小沙丘,坐下,品酩,卻不知從哪兒竄出了一堆小孩子,圍在我身邊歡蹦亂跳,吱吱喳喳,更趁人不備,偷吃飯店為客人準備的點心,但遭到飯店人員攔截。我們頑心頓起,有意替孩子看風,不時遞上一兩塊糕點。稍歇,起身,放眼四顧,視野所及除了漫漫黃沙,還有綠洲和一間孤零零的小農(nóng)舍,景色怡人,美不勝收。大伙正在忘情地搶拍美景,忽然在鏡頭里見到一位細小身影從農(nóng)舍里慢慢走來,身后跟著一只小狗。大漠、孤煙、人家……構(gòu)成了一幅撼人心弦的美麗景致。我們趕緊從沙丘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蜂擁而下,到了跟前才看清,是一位披著長長紅頭巾的當?shù)剞r(nóng)家少女,表情木訥凄苦。從面容身段判斷,估計她還處于花樣年華,但實際上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此時她那兩個年幼孩子一前一后陸續(xù)趕了來,赤足、光腚、邋遢的小家伙很自然地向我們伸出了手,看得出他們的家境極窘迫,我們便傾囊而出將身上所帶的糖果紙筆送給了他們。
在返回紗夢皇宮的路上,回想起在拉姆巴皇宮飯店和亞拉格紅堡內(nèi)外所看到的有若天淵之別的生活形態(tài),我的心沉甸甸像注滿了鉛。此時此刻,美麗的女仆、女公關(guān)經(jīng)理、農(nóng)家少婦……這些影像在我眼前不斷疊印著,與此同時,我在思索著這樣一個命題:對當今印度普通民眾來說,還有誰能有那位女仆人的運氣,可以跨越皇宮與平民、特權(quán)與歧視、高貴與卑賤、富裕與貧窮之間的巨大鴻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