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這位來自皖西葉集的開國將軍,是一位素以勇猛聞名全軍的虎將。他智勇雙全,膽識過人,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的愛情也來如閃電,艷如彩虹,炫目而亮麗……
她指揮唱歌,他登臺報告,彼此一見傾心。
1941年4月下旬的一天清晨,一輛摩托車沿著河堤向北駛向新四軍一師三旅九團的駐地沙家莊。
九團編入三旅的時間不長。它的前身是上海地下黨組織領(lǐng)導的崇明抗日自衛(wèi)總隊,1940年先后改編為崇啟海常備旅、蘇四區(qū)游擊第三旅,長期在崇明、啟東、海門地區(qū)開展抗日游擊斗爭,后因日偽軍大量增兵而轉(zhuǎn)移到如皋以北地區(qū)休整。作為三旅旅長、蘇中四分區(qū)司令員,陶勇一直處于緊張的戰(zhàn)斗指揮之中,以前很少到九團。這次,他親自駕駛摩托,帶著秘書和警衛(wèi)員,想乘戰(zhàn)斗間隙多多接觸九團的干部戰(zhàn)士。
駛近沙家莊,就聽到一陣陣操練聲和抗戰(zhàn)歌聲。陶勇放慢車速,觀看著戰(zhàn)士們的操練。他看見樹林里、空地上,一隊隊戰(zhàn)士有的練刺殺,有的練隊列,有的匍匐前進,臉上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時,三旅副旅長茅珵,九團團長廖金昌、政委羅永華、政治部主任韓念龍等人熱情地迎了上來。陶勇敏捷地跳下車,與他們親切地握手問候。
循著陣陣歌聲,他們走向村頭。轉(zhuǎn)過一幢草房,看見一大群人圍成幾圈,正在高唱抗戰(zhàn)歌曲。韓念龍介紹說,政治部民運股和文工團的同志們正在練習唱歌,地方工作的一些同志和老百姓也跟著學唱。陶勇示意大家不要靠得太近,以免影響他們唱歌。
就在陶勇準備轉(zhuǎn)身離開時,只見隊列中一個中等個頭的女兵走到人圈中間,向大家鞠了一躬后,雙手向空中一揚,其他人便整齊地唱起了《新四軍軍歌》。
陶勇不禁向前走了幾步,通過人縫,他打量起那位女兵來。只見她的身子隨著曲調(diào)的變化時而前傾,時而后仰,靈巧的雙手時而像游魚戲水,時而似飛鳥翱翔;兩臂時而用力張開,時而猛地收攏;有時她用手向上一撩,歌聲忽如飛流瀑布,聲震屋宇;而當兩手輕輕向下一按,歌聲又如小溪流水,低聲徘徊。她那充滿激情的表演仿佛磁鐵一般,把同志們都吸引住了。
陶勇也被那激越高昂的歌聲感染,更被女戰(zhàn)士的神采和英姿所陶醉,不知不覺地站在那里又聽完了《游擊隊之歌》、《勇敢隊之歌》、《黃橋的新生》3支歌曲。他非常欣賞她那優(yōu)雅、灑脫的指揮動作和活潑清新的氣質(zhì)。一種希望了解她的想法油然而生。
站在陶勇身后的韓念龍敏銳地察覺到了司令員的內(nèi)心活動,微笑著介紹說:“她叫朱嵐,是我們文工團的活躍分子。陶司令現(xiàn)在要不要見見他們?”
“朱嵐!”他在心里記下了她的名字?!艾F(xiàn)在不打擾他們了,讓他們繼續(xù)唱吧!”
到了九團團部,陶勇首先檢查了工作和訓練計劃、各項規(guī)章制度,接著詢問各營連的干部配備、人員武器、軍政素質(zhì)的具體情況。
接著,根據(jù)事先的安排,陶勇給九團干部戰(zhàn)士講話。這一天,他的興致特別高,臨場發(fā)揮也很好,人往主席臺上一站,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國際國內(nèi)形勢,講到黨在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的地位和任務、新四軍暨三旅和四分區(qū)的任務;從紅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講到新四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抗日游擊戰(zhàn)的戰(zhàn)略地位;從黃橋決戰(zhàn)講到皖南事變;從重建新四軍軍部,講到粉碎日偽頑合流的陰謀、反“掃蕩”的勝利。戰(zhàn)士們都聽得入迷,眼界為之大開,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笑聲。
坐在較前位置的文工團員們更是看得真切,聽得清楚。眼前這位年輕的首長,年齡約二十八九歲,個頭不高,但嗓門不小,黑黝黝的臉龐顯得有點土氣,如果脫掉軍裝,像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可是他那帶有皖西口音的語調(diào)、那樸實而又幽默的語言、生動而豐富的表情卻感染了每個人。
他的報告給九團指戰(zhàn)員留下極深的印象,朱嵐和文工團的幾位姐妹對陶勇滿心敬佩,都猜想:陶司令八成是個知識分子干部,至少長期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是知情人回答說:陶司令從小沒念過書。他是在革命軍隊的大學校里學習文化和理論,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的軍事干部。每次繳獲新式武器、新鮮東西,都是他最先要嘗試嘗試,直到會用為止。他還是全旅最早會開摩托車的人。這使朱嵐她們更加佩服、也更想了解陶司令。
從相互了解到相互愛慕。豐馬河大堤,是他們的愛河之堤。
九團在休整期間,七團、八團一些老戰(zhàn)士和少數(shù)干部調(diào)配進來。他們不僅帶來了老部隊的戰(zhàn)斗技術(shù)和作風,而且?guī)砹擞嘘P(guān)陶勇的故事。朱嵐到各連隊教唱歌曲時,不論在哪個連隊都可聽到有關(guān)陶勇的動人故事:深入虎穴談判,巧入敵營偵察,長征路上九死一生,危急關(guān)頭舍己救人……
朱嵐聽到這些故事不禁怦然心動。
在這期間,陶勇又多次來過九團。茅珵、韓念龍了解陶勇過去一直沖沖殺殺,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談戀愛,至今還是光桿司令?,F(xiàn)在陶司令似乎看上了朱嵐。于是,他倆就熱心地做起了“紅娘”,在陶勇面前介紹朱嵐的情況,在朱嵐面前又大力介紹陶勇,并兩次邀請?zhí)沼掠^看由朱嵐擔任主角的文藝演出,安排他們相互接觸。
終于有一天,陶勇和朱嵐初次約會在豐馬河邊。迎著柔和的晚風,他們肩并著肩,互相傾訴著對彼此的好感與愛慕,各自介紹家世、童年與革命經(jīng)歷。
通過別人的介紹和直接面談,陶勇對朱嵐有了進一步的解。朱嵐,原名龔敬,1918年出生于崇明縣的一個地主家庭,上過縣立師范,現(xiàn)年23歲。她的父親是開明士紳,傾向革命,擁護抗日,經(jīng)常同抗日游擊隊來往。她的哥哥和弟弟都參加了崇明抗日自衛(wèi)總隊,擔任警衛(wèi)排副排長的弟弟在回家養(yǎng)傷期間,日偽聞訊而至,包圍了她的家,把她父親和弟弟綁在樹上嚴刑拷問,要他們供出游擊隊的駐地和情況。父子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竟被敵人用刺刀活活戳死。她深懷著國仇家恨,毅然放棄學業(yè),投奔了抗日武裝,跟著茅珵、韓念龍打了出來,轉(zhuǎn)移到啟海地區(qū),并入陶勇的部隊,不久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陶勇深深同情她的身世,佩服她的勇氣。
同時,朱嵐也了解到:陶勇原名張道庸,1913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附近的一個雇農(nóng)家庭,父親在他很小時就去世,他不得不從7歲就開始給地主放牛、干活,1929年參加紅軍游擊隊并加入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他在紅軍部隊中勇敢作戰(zhàn),勤奮好學,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教導師長,參加過長征。他雖然只比自己大五歲,可他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已是高級指揮員。1939年秋,陳毅、粟裕為他改名陶勇,先后任支隊、縱隊司令員、旅長兼分區(qū)司令員。
經(jīng)過幾次接觸和多渠道了解,朱嵐又逐漸摸清了陶勇的性格和愛好。從外表看,他顯得土里土氣、粗里粗氣,有時甚至“傻里傻氣”,可是他“土”得實在,“粗”得豪爽,“傻”得可愛。他雖然身居要職,卻仍然保持著農(nóng)民純樸、憨厚的本質(zhì),為人光明磊落,剛直不阿。他和指戰(zhàn)員們情同手足,親密無間,但同時也嚴格要求,令出如山,紀律嚴明,執(zhí)行任務雷厲風行。他作戰(zhàn)勇敢,愛挑重擔,事事爭先,無畏無懼。他生性豪爽,大大咧咧,機智幽默,愛開玩笑。不久前,他與海安縣委書記惠浴宇、如東縣長王治平在一起,為爭論一件事互相拉扯,結(jié)果掉到水田里還打打鬧鬧,都滾了一身泥水才相視大笑。他們?nèi)艘虼蟠筮诌?、不拘小?jié),被當?shù)厝罕姺Q作“蘇中三大甩子”。而陶勇聽到“甩子”這個“雅號”并不覺得有失尊嚴,反而挺感自豪。朱嵐聽了又好氣又好笑,曾勸他要注意形象和影響。
陶勇和朱嵐實在沒有多少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浪漫時光。相反,這期間,日偽軍又數(shù)次“掃蕩”,部隊幾次轉(zhuǎn)移、作戰(zhàn),他們幾經(jīng)磨難,經(jīng)受了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
又是一個傍晚,火燒云映紅了天空,映紅了豐馬河水。剛剛凱旋的陶勇把朱嵐約到河邊,還沒講三句話,就急切地表示:“現(xiàn)在抗日烽火已燃遍全國,抗戰(zhàn)正忙,不允許我們長時間地談戀愛。經(jīng)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我覺得我們挺合得來。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結(jié)婚!”
朱嵐紅了臉.低著頭羞澀地說:“這是終身大事,我得考慮考慮,準備準備,還要請組織上批準?!?/p>
“我們符合條件,組織上會批準的。你有文化,對我有很大幫助。我會把你當做我的老師,虛心向你學習文化,也會愛你。你也可以從我這里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學習軍事知識。我們土洋結(jié)合,能互愛互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朱嵐知道陶勇是個智勇雙全的指揮員。她深感陶勇是個可親、可敬、可愛、可靠、可以托付終身的人。
婚禮上共同唱軍歌,酒醒后坦言戲稱:洋包子把了土包子。
1941年7月的一天,陶勇與朱嵐的婚禮在沙家莊舉行。婚禮既簡單又熱烈,三旅科以上干部都“赤手空拳”地前來參加。
那時除了打勝仗外,部隊里很少有什么熱鬧事,遇到哪位首長或老戰(zhàn)友結(jié)婚,無疑要賽過逢年過節(jié)。而當時婚禮中頂重要的內(nèi)容是要新郎新娘“坦白”戀愛經(jīng)過或者表演節(jié)目,這幾乎成為每次婚禮的共同程序。陶勇快人快語,主動說:“我和朱嵐同志戀愛的經(jīng)過,大家也都知道,沒什么好說的。不如讓朱嵐同志唱支歌,為大家助興吧!”
應邀前來的九團文工團的幾位女干部卻不依不饒,一定要陶勇一起唱。陶勇爽快地答道:“好,我們就一起唱《新四軍軍歌》?!笨墒牵麄z剛唱幾句,文工團的同志和其他人也就先后跟著齊唱起來。那莊嚴高昂、雄壯有力的歌聲感染著所有到場的人。
婚宴開始后不久,文工團指導員蔣若虹端著滿杯酒走向陶勇:“陶司令,你挖走了我們團里最漂亮的姑娘,今天得罰你酒!”陶勇笑著說:“好,我喝,你們也得喝!”
文工團另外幾個女同志都搖頭說不會喝,蔣若虹卻不甘示弱地表示:“司令先喝,我們后喝!”韓念龍見她一副逞能應戰(zhàn)的樣子,就小聲勸說:“不要上當,陶司令能喝?!?/p>
聽了韓念龍的話,蔣若虹卻不以為然,與陶勇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來,不一會就感到頭昏眼花,被人攙著休息去了。
其他人繼續(xù)敬酒,頻頻祝福這對新婚夫婦。陶勇喝酒爽快,有來無拒,但畢竟經(jīng)不住眾人的“車輪戰(zhàn)”。盡管朱嵐為他代了不少酒,可到后來他還是喝得口干舌直,醉眼矇。眾人見他真喝多了,才肯罷休,盡興吃飯。
陶勇醒來時,前來賀喜的人都走了,只有朱嵐悄然坐在身邊,不停地為他扇著涼風。他感激地望了她一眼,驚奇地問:“我怎么會醉了呢?我覺得還沒有你喝得多!”
“你當你真是酒神酒仙???盡耍活寶!”朱嵐嬌嗔地說,說完順手遞給他一杯涼開水,陶勇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下肚,覺得心里舒坦多了。他緊緊地拉著朱嵐的手,凝視著她那清秀的臉龐,憋了半天才突然說:“嘿!真有意思,洋包子把了個土包子!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秘書了!”
一句話把朱嵐逗得直樂。
抗日軍人的生活注定要與硝煙為伴。結(jié)婚才幾天,陶勇就投入到反“掃蕩”的斗爭中。當時,日偽軍調(diào)集1.7萬人開展夏季大“掃蕩”,形勢很緊張,陶勇、朱嵐被迫過上了牛郎織女般的生活。后來就是打退了日偽軍,環(huán)境稍微安定了,他們也是離多合少。
1941年底,陶勇和朱嵐奉命到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第三期學習。陶勇以“土包子”自謂,足見他正視自己的短處,也決心改變“土包子”的形象,因此,他很珍惜各種學習機會。在黨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政治理論和文化知識。一次,他的一位老戰(zhàn)友派通訊員送來一封信,要他去軍部敘談敘談。陶勇接到信,非常高興,很想立即去見見這位生死與共而多年未見的老戰(zhàn)友。但考慮到不是假日,即使作為學員第三大隊大隊長,也不便請假外出。于是,他到一大隊找到朱嵐說明事由,叫朱嵐執(zhí)筆回信。朱嵐按照他的意思寫了回信,把最后一句寫成“不克前往,請諒!”陶勇問“不克”是什么意思?朱嵐解釋說,“不克”就是“不能”的意思。陶勇說:“他是工農(nóng)干部,要寫得通俗一點,就寫不能前去,不要文縐縐的。”朱嵐敬佩地瞥了他一眼,認識到自己的疏忽和不足、陶勇的細心和實在。
陶勇在學習上既虛心,又刻苦。他和朱嵐在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體貼,在學習上他則拜朱嵐為師,常常在朱嵐輔導下用功讀書。他后來不斷進步的輝煌經(jīng)歷,與朱嵐的支持、幫助分不開的。
陶勇與朱嵐患難與共地度過了20多個春秋。他們相濡以沫,生死相依,堪稱模范夫妻?!拔幕蟾锩敝?,陶勇被林彪死黨迫害致死。法西斯暴徒嚴刑威逼,要朱嵐承認陶勇是叛徒、特務,是畏罪自殺。她堅貞不屈,誓死反駁,最終追隨她的戰(zhàn)友和伴侶而去……
粟裕大將、葉飛上將等人曾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反抗林彪、‘四人幫’的艱苦而漫長的戰(zhàn)役中,陶勇同志和朱嵐同志,是第一批奮起進攻的英雄,也是第一批光榮犧牲的烈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