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云鵬
野生動物是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好朋友,也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在當今社會里,一種極不文明的陋習正在不斷孳生,那就是濫食野生動物。去年冬春季,一場非典(SARS)讓人們至今仍心有余悸?,F(xiàn)已得到證實,野生動物果子貍與SARS病毒的傳播難脫干系。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野生動物與多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有關。讓我們嘴下留情,給野生動物留下一條生路,給自己留下文明與健康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色香味美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日益膨脹的需求,于是,一只只可憐的野生動物便成了盤中餐。據(jù)研究表明,野生動物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yǎng)價值,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高,大多數(shù)人只是沖著一種好奇的心理去食用。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在野生動物身上暗藏的多種致病的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衣原體及支原體等,正是人類許多流行疫病的來源。
野生動物——暗藏危害人類健康的禍源
人類的頭號殺手艾滋病,其病毒就可能源于非洲綠猴,這種野生動物的血液中帶有一種病毒,酷似艾滋病病毒,當它進入人體后,便引發(fā)了艾滋病。在非洲暴發(fā)的伊波拉病,是因為當?shù)鼐用袷秤昧怂廊サ撵`長類動物, 動物體內的伊波拉病毒,傳染性和殺傷力極大,凡近距離接觸感染者,將無一幸免。
作為一種新的傳染病,非典已經(jīng)闖進人們的生活,冠狀病毒成了引起非典的罪魁禍首,各種冠狀病毒普遍存在于野生動物體內。俗話說“病從口入”,當攜帶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果子貍,被人們食入腹中后,冠狀病毒會發(fā)生變異,于是,可怕的、能致人死地的SARS發(fā)生了。
雖然冠狀病毒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但日常人們消費的家禽、家畜,經(jīng)過了人類千萬年的訓化,所攜帶的病菌和傳播的疾病大都是人類已知的,故基本安全。但是,人們必須在嚴格的衛(wèi)生檢疫控制之下食用。野生動物就不同了,迄今為止,我們對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致人類疾病的病原體知之甚少,當然就談不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了。當野生動物身上的病菌一旦感染人類,便可能會產生巨大殺傷力,成為一個又一個“超級殺人兇手”。所以,從人類自身安全考慮,應該盡可能地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更不宜把野生動物當寵物或是當成美食。
通常情況下,野生動物攜帶的病菌是極少傳染給人類,這是因為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有很大差別。但人們在捕獵、運輸、加工,特別是食用野生動物時,感染的危險便大大增加了。
預防野生動物傳播疾病,從不吃野味做起
地球上的物種是在漫長的數(shù)十億年時間里,產生、繁衍和進化而成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的相互制約、協(xié)調、斗爭、寄生、共生,構成了嚴密的生物鏈。正是這種關系,才讓我們體會到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然而,就有不少人,違背自然規(guī)律,把食“野味”當成了一種樂趣,他們總認為野生動物有十分特殊的營養(yǎng)價值,實踐證明,這顯然是一個誤區(qū)。不明生存環(huán)境的野生動物,不僅帶有多種病菌,而且沒有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營養(yǎng)成分評估、微生物檢疫,這樣,人吃出怪病是不足為奇的。
現(xiàn)在,不少野生動物已經(jīng)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人類不斷的亂捕和濫食嚴重破壞了自然界中病菌的常規(guī)居所,從而直接影響到人類自身生存環(huán)境,必然促成難以預料和控制的疫病爆發(fā)。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人類應積極行動起來,讓野生動物遠離我們的生活和餐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