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云
一、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現狀
近些年,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的繁榮,保險資金的投資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截至2001年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3702億元,其中,53%為銀行存款,22%為國債,持有的證券投資基金占整個證券市場基金額的6%;2002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5799億,其中,52%為銀行存款,19%為國債,持有的證券投資基金占整個證券市場基金額的30%。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收益率由2001年的43%降至2002年的314%,保險資金投資的銀行存款、國債、回購、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由2001年的361%、628%、352%和1629%降為2002年的321%、457%、264%和005%。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資金的使用更偏重于償付能力指標,資產更偏重于流動性,保險資金運用的增值效果不理想,如果從長期的償付能力和存續(xù)來看,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將來的償付危機。另據2004年2月11日的北京日報報道,2003年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8225億,其中,55%為銀行存款,17%為投資國債,因此,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保證公司的償付能力和持續(xù)發(fā)展,成為我國保險業(yè)所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
二、對影響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的主要因素分析
首先,我國的保險法對于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一直有嚴格規(guī)定,只允許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部分企業(yè)債和證券投資基金。
其次,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的市場環(huán)境還有待完善。
1.我國的債券市場。我國的債券市場中國債比例最大,其次是金融債券,最后才是企業(yè)債券。我國的國債可以向投資者提供1年期至10年期的金融工具,但較少提供1年期以下、10年期以上的工具,這樣,保險公司就很難通過投資國債來匹配長期的負債。而對于金融債券和企業(yè)債券,國內的容量相對較小,期限也較短,品種也較少。所以,保險公司目前想要通過對國內債券市場的投資達到長期資金來源的匹配是很困難的。
2.我國的股票市場。從市場參與者的構成來看,截至2002年底,我國A股投資者開戶總數達到67275萬戶,其中機構開戶3452萬戶,個人669298萬戶;從股市的規(guī)模來看,截至2002年底,在A股市場上市的有1224家企業(yè)。從周轉率來看,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A股的換手率分別為20874及20064%;市盈率較高,如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A股的市盈率分別為3744和3875;上市公司的質量下降,每股收益及凈資產收益率由1995年的025元和11%持續(xù)下降到2002年的013元和54%。雖然監(jiān)管當局對股票市場的交易和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有很大改進,上市公司的信息質量和數量也有較大改善,但市場還存在著諸如國有股減持、A股和B股股權割裂等重大問題,仍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3.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市場。截至2002年底,我國有封閉式基金54只,開放式基金17只,基金總規(guī)模為1258億。2003封閉式基金54只,開放式基金58只,基金總規(guī)模為1782億元??傮w上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的發(fā)展速度較快,但由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發(fā)展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質量問題,導致各基金的持股結構雷同,一方面無法反映出各基金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加劇了基金所面對的非系統(tǒng)風險。再加上基金又無法防范相應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所以,目前市場上的證券投資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未必可以滿足保險資金投資的需求。
再次,保險資金的投資受制于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從保險公司的負債結構來看,如2002年我國保險業(yè)實現保費收入3054億元,其中產險和壽險所占比例分別為26%和74%,在壽險中,傳統(tǒng)壽險、投資連接產品、萬能產品所占比例比2001年分別下降24%、349%、155%,分紅產品、意外險、健康險所占比例比2001年分別上升311%、68%和99.6%,不僅負債結構轉換非???,而且表明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越來越與其資金運用的效率密切相關。
三、對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的政策建議
(一)從監(jiān)管的角度來看,要改變監(jiān)管的理念與方式
對保險資金的監(jiān)管應以償付力為中心轉為以償付力和市場行為為中心,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監(jiān)管系統(tǒng)和監(jiān)管指標,同時放寬保險資金投資的渠道,允許保險資金直接投資于不動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從而實現對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持續(xù)的安全性和償付能力的動態(tài)監(jiān)管。
(二)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要改善保險投資的市場環(huán)境。
推動債券市場的發(fā)展,鼓勵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發(fā)展企業(yè)債券市場和金融債券市場,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勵債券市場的金融創(chuàng)新,包括債券的利率結構和期限結構的創(chuàng)新及其債券品種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完善對股市的調控與監(jiān)管,使保險業(yè)與股票市場的發(fā)展能夠實現良性互動。政府要盡快解決國有股的問題,改善股票市場結構,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對上市公司的監(jiān)管,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才能使投資者樹立起長期的投資理念。也只有在這樣的市場上,我國的股票投資才能成為保險公司長期投資的選擇;發(fā)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完善風險管理工具。由于我國市場上缺乏債券、股票對應的衍生工具,所以任何一個投資者只有在持有債券或股票的多頭時,而且是在市場處于上升時,才能獲得利潤,而當市場處于下降態(tài)勢時,沒有一個投資者可以獲益。同樣,證券投資基金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持股來化解非系統(tǒng)性風險,但對系統(tǒng)性風險無能為力。比如,2002年我國股票市場的指數大幅度下跌,導致證券投資基金持有股票的損失;2003年我國國債價格的下跌,又導致證券投資基金所持有國債的損失。因此,要發(fā)展機構投者,改善市場參與者的結構,政府一定要盡快推出國債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以完善市場機制。
(三)從保險公司來看,要建立完善的資產負債管理系統(tǒng),既控制風險,又使保險資金增值。
保險公司要在充分認識所處的市場環(huán)境和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保險資金投資業(yè)務性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和業(yè)務處理系統(tǒng),化解可能由于投資帶來的各種風險。主要的風險管理內容包括保險資金投資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對風險的度量和限額及信息系統(tǒng)等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等;保險公司要在全面的資產負債管理基礎上,進行保險產品的經營和保險資金的運用。全面的資產負債管理要求保險公司在匹配資產與負債時要做到資產負債的規(guī)模對稱、結構對稱、速度對稱、目標互補原理和資產分散化。這一原則要求保險公司在開發(fā)和出售保險產品時,要充分考慮保險資金運用來自監(jiān)管當局和市場環(huán)境的限制,同時保險公司在出售產品時,也要注意多樣化,盡量主動防范由于利率變動可能面對的利差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