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女士擔負本刊《中華名醫(yī)》專欄的采訪工作已經(jīng)兩年了。兩年來,她采訪了京城幾乎所有大醫(yī)院的院長,為這些在百忙之中無暇顧及自己的醫(yī)生們,留下了一篇篇精彩的“回憶錄”。我與她雖說共事多年,卻不識她的“廬山真面目”。只知她的文章寫得好,許多文筆之長處,令我感嘆不及。
前不久,她送給我一本書,名曰《懷念沈同衡》。捧讀之下,才知她是沈同衡的女兒。難怪她的文筆不錯,原來多少有書香人家的緣故。
沈同衡是我國漫畫界頗有名望的老前輩?!度嗣袢請蟆吩谒ナ篮蟮挠嚫嬷羞@樣評價他:“我國著名漫畫家、漫畫活動家、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第一任會長、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新聞戰(zhàn)線老戰(zhàn)士......”方成、袁鷹、李濱聲、王復羊等人的筆可謂淬火純青,但他們對沈老的人格和才氣都贊嘆不已?;钪娜巳绱嗽u價他,沈老可含笑九泉了!
沈老是地道的上海人。他早年即投筆參加了革命,創(chuàng)作了大量犀利的漫畫,揭露了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其漫畫《春夢圖》、《送葬曲》等曾在上海各大專院校巡回展出,民眾反應強烈。正因如此,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極端仇視,白色恐怖時時威脅沈同衡等一批革命志士的安危。在上海地下黨的安排下,沈同衡等漫畫家轉移到香港,繼續(xù)用手中的筆,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不懈的斗爭。沈同衡在上海參與革命活動期間,多次受到周恩來、郭沫若的接見,可見他是革命陣營中的一員勇士。
歲月悠悠,當火一樣的青春伴隨時光的流逝成為過去的時候,沈同衡和常人一樣,走向了暮色晚年。因此,捧讀《懷念沈同衡》一書,應該說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沈老與夫人袁林晚年生活的“連理”之情。
1992年5月29日,沈同衡突發(fā)腦溢血。袁林也因大面積心梗于5天前入院。當夫婦倆戰(zhàn)勝死神,重返家園的時候,在人民日報的院子里,人們常??吹桨装l(fā)袁林推著白發(fā)的沈同衡,蹣跚踏步,由春到冬。按理說,袁林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她應該臥床休息。但袁林顧不上這么多了,為了老伴,她豁出去了。為了讓沈同衡早日康復,袁林為他一日三餐安排的全是特殊伙食。托盤里,紅的、綠的、黃的,各式小菜熱騰騰、香噴噴。每當飯菜做好,袁林總是喜歡自己端上飯菜,而且總要把開飯的氣氛搞得濃濃的:“老頭子,好吃的來嘍?!币蝗氯拢恢獣{(diào)起沈老多大的興趣和胃口。只要看見老伴大口大口地吃,袁林就喜形于色,完全忘了自己也是個病人。袁林還為老伴安排了名目繁多的鍛煉內(nèi)容,做操、看報、吃藥、走路、看電視,都要按時間安排嚴格執(zhí)行。有時沈同衡要省掉一兩個內(nèi)容,袁林也絕不允許。她認為,人要長壽,人要戰(zhàn)勝疾病,不但頭腦要思維,身體也要活動,還要持之以恒。那是沈同衡剛從醫(yī)院回到家中不久,袁林想測試一下老伴頭腦的健康程度。她把筆、鑰匙、布老虎等東西擺在老伴的面前:“同衡,把筆拿起來?!鄙蛲獯舸舻叵肓艘粫?,拿起了一把鑰匙。這對袁林的刺激太大了,筆是沈同衡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命運不應該對他這么殘酷。袁林又豁出去了,在幫助老伴戰(zhàn)勝疾病方面,她不會輕易泄氣。一封來信、一張賀卡、一紙請柬,她都要先交給老伴,然后將內(nèi)容一字不漏地講給老伴聽。當為沈同衡舉辦的“新聞漫畫研討會”召開時,她推著輪椅,讓沈同衡親臨會場,讓他置身于一幅幅熟悉的畫卷中。終于,沈同衡的意識在袁林永恒愛心的驅(qū)動下,神奇般地恢復了,他可以用左手寫字了;能夠為電視里的好人擔心了;有時袁林唱起“甘露寺”,沈同衡竟能附和著唱起來,時不時來點夸張的表情。在幾十年的夫妻生涯中,沈同衡歷來心疼袁林,老了的時候,更是感情深篤。無論吃什么,沈同衡都要顫顫巍巍地先往老伴的嘴里送。房子里一會兒聽不到老伴的聲音,他就直起腰板張望。只要房門一響,老伴一站在他的面前,他就會“噢喲”一聲,松了一口氣。
生來死去,人生規(guī)律。沈老逝世時,享年88歲。對于他的去世,沈夫人應該說是最悲傷難過的人了。好在沈老患病期間,是沈夫人以頑強的毅力,永恒的愛心,充當沈老的人生“拐棍”,若不是這濃濃的夫妻深情的支撐,沈老怕是要早一些離開人世。盡心了,盡力了,沈夫人可以告慰自己了。但沈夫人對老伴仍是“藕斷絲連”,63年的夫妻之情,豈能因“孤雁”離去而中斷,這是生相依,死相隨的情愫啊!在沈老去世后,沈夫人給老伴寫了一封信:“同衡,63年來,我們相依為命,艱苦與共地熬過來了。不久的將來,我就會趕來陪伴你了,在兒孫們?yōu)槲覀儨蕚涞那嗌骄G水間的住地,永不分離,長相守!”
人生最苦的是情,最重的是情,袁林對沈同衡的思念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