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 然
在今天的中國內(nèi)地,“做鬼”者還大多是些文人,出發(fā)點也多是訓誡人生。這個市場還是個待開發(fā)的不成熟市場
在新浪網(wǎng)站上有過一期關(guān)于恐怖故事的調(diào)查,其中的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恐怖作品用哪種形式表現(xiàn)效果更好?有50.79%的人選擇了影視作品,46.14%的人選擇了聲音作品,2.96%的人選擇了文字作品。
在今天的中國內(nèi)地,拍恐怖影片還乏善可陳,但寫恐怖小說的已經(jīng)開始有了模樣。有專門寫恐怖小說的作家,也有專門組織恐怖小說出版的書商。興安就是這么一位對鬼怪情有獨鐘的書商。
十年積蓄,“等待市場”
像許許多多的中國人一樣,興安在幼年時相信過鬼的存在。但成年后,他對“鬼小說”所抱的態(tài)度也和大部分普通中國人差不多:百無聊賴時當個刺激、但在生活中所占比重不大。
興安的思想發(fā)生醍醐灌頂式大轉(zhuǎn)變,是在1986年,那年興安讀到了斯蒂芬·金 這個使世界上數(shù)百萬人飽受驚嚇的“恐怖大王”。當時,國內(nèi)沒多少人知道這個名字,興安是一次與外籍朋友聊天時聽他說,斯蒂芬·金是美國最當紅的小說家。這讓興安感到很意外。畢竟,一個恐怖小說作家能獨步文壇多年,即使到了現(xiàn)在,也讓中國文化人匪夷所思。
從此之后,整整兩年時間,他搜羅閱讀許多歐美鬼怪小說,不可自拔,逢人必談“鬼”。當然,他不是在“玩物喪志”,身為圖書出版者的興安所意識到的,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恐怖小說一片空白。
這是個大市場、大賣點。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恐怖小說潛在的讀者。
后來,興安真的著手策劃恐怖小說的出版。這是在1999年,距離他萌發(fā)初步構(gòu)想已經(jīng)過了十余年。
興安形容他用這十余年來“尋找作者和等待市場”,到了20世紀末,隨著港臺、日本、歐美各種神鬼之說的涌入,他明顯感到身邊談“鬼”的人多了。每每觸及這個話題,大家不再側(cè)目而視,相反,越來越多人和他一起手舞足蹈、推研揣測、惴惴不安、甚至尖聲大叫。時機成熟了。謹慎的興安找到同樣愛好驚悚故事的青年作家丁天,對他說:“想不想寫中國第一部鬼小說?”
接下來的大半年,興安飛到廣州,把市面販賣地下兜售的所有恐怖VCD掃蕩一空。丁天則關(guān)在北京靜謐的小院落里,在當代音像制品和古代鬼文學夾雜下,臆想出一個個陰暗猙獰的面孔和懸念叢生的情節(jié)。2000年3月,國內(nèi)第一部恐怖長篇小說《臉》終于問世。
2000年,這是中國恐怖小說史上一個可以標示的年頭?!赌槨烽_始在北方熱賣的同時,廣州新興報紙《南方都市報》決定在專欄版推出一個天天談鬼的小欄目:《現(xiàn)代聊齋》。他們找到了曾用文言文寫過兩個鬼故事的余少鐳,希望他“先寫一段時間”。沒想到從此之后,余少鐳筆下的“鬼”層出不窮,幾乎沒有間斷過。
《現(xiàn)代聊齋》的反響出乎意料地好,一開就是三年。中途曾一度斷了一個月,結(jié)果在讀者“群起”的催促聲中,匆匆再度開場。
為了保證故事的原創(chuàng)性,余少鐳對自己的要求是:盡量不去接觸任何聽來看來的鬼故事。但他總能源源不斷接到讀者電話,開場白幾乎雷同:一個聲音煞有介事地對他說:“余老師,您寫的和現(xiàn)實有點出入,真的鬼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同樣的困擾也出現(xiàn)在丁天和興安身上?!赌槨芬怀霭妫W(wǎng)絡(luò)上報紙上熱評如潮。很多讀者同仇敵愾地抗議“不夠恐怖”,“大失所望”。
原來,在眾多中國讀者心里,對恐怖小說的預(yù)期值要比作家們想象得高得多。
做鬼的人不信鬼
在海外,拍鬼片的人們心里就會裝著鬼。比如當年拍《咒怨》時,女主角奧菜惠總會看到一可怕白光的靈體,有時悄悄掠過身邊,有時卻停留于某一角落,使得她每走一步都擔驚受怕。張國榮在拍攝完他的最后一部影片《異度空間》后,明顯形容憔悴,行為怪異,胡言亂語,被人說成“撞了邪”。每當一部鬼片完成,這類報道就常常充斥海外媒體的娛樂版面。
但是中國的恐怖小說作家們卻是不信鬼的人。
當余少鐳被人稱作“鬼話大師”時,他下意識地覺得反感。他認為自己“只是把人當‘鬼寫,通過鬼的無奈來影射人的無奈,通過陰間的黑暗來揭露陽間的不公,往高尚里說,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p>
無獨有偶,丁天則一直強調(diào)自己“不想寫鬼”,“不是為了嚇人”。他說“這是本帶著驚悚因素、力圖挖掘人性的小說”。
在這些自稱“根本不相信鬼”的“鬼怪制作者”心里,似乎暗藏著這樣一種看法:他們不愿意自己的文章僅僅被用來嚇人。純粹寫作恐怖小說,在他們看來成了末技。他們非要從中提煉升華出些“精神”不可。
而在圖書策劃人興安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中國恐怖小說的不成熟。他認為中國現(xiàn)在還沒有成熟的恐怖小說作者,也沒有成熟的恐怖小說市場。雖然繼《臉》之后,他又陸續(xù)策劃了《死者的眼睛》、《蠱之女》、《鬼話連篇》等小說,銷售成績都很好?!端勒叩难劬Α肥鄢鰞扇f冊、《蠱之女》售出一萬多冊,《鬼話連篇》作為一系列五本的套書,還沒全出版完,就已出售四萬多冊。
然而,興安還是非常不滿足。他向往有朝一日中國恐怖小說占領(lǐng)一大塊屬于自己的地盤:有專職作者、專門的圖書出版渠道、專門銷售書店,效仿美國“Who killed you”恐怖小說書店,用血紅的漆刷滿整墻,每周都有作者帶領(lǐng)數(shù)以百計的書迷大聲朗誦自己所寫的驚悚文字,尖叫四起,書迷像追逐偶像一樣簇擁著恐怖小說家。至此,“鬼文化”市場才算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