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3日
寫完作業(yè),揉揉微微酸痛的眼睛,看看表已經(jīng)是晚上11點了。我關上電腦,收拾好明天上課用的材料之后開始鋪床,準備美美地睡上一覺。突然間,刺耳的警報聲如晴天霹靂般驟然響起,黑夜的寂靜剎那間被打破。又是該死的火警在鳴叫了……
本以為過一會就會停止,忍吧,于是捂上耳朵等著??蛇@次的警報卻一直叫個不停,過了好一會都沒有要停的意思。“不會真的著火了吧”,我想??粗奚崂锏娜硕奸_始穿上衣服走出房間,我也無奈地披上大衣,走了出去。到了樓道里面才發(fā)現(xiàn)這里早已經(jīng)是人滿為患了。大家有的睡眼惺忪地坐在樓梯上打著瞌睡;有的在不停的抱怨著:“怎么了?怎么老有這種事情啊?”,“又是誰大晚上的在燒烤啊?”,“天那,我明天還要早起呢,現(xiàn)在連覺都不讓睡了啊”……就這樣,警報聲時斷時續(xù)的又響了好一會才最后停了下來。最后確定是某位學友烤面包烤糊了,又是虛驚一場。
這就是英國的火災警報系統(tǒng)。在利茲這座城市,每一棟建筑,每一個房間都裝有煙霧感應器。一旦煙霧濃度達到一定水平,就會引發(fā)火災警報器報警??蓜e小看這火災警報器。就拿我們宿舍來說吧,兩棟樓,將近300個房間,40多個公用廚房。任何一個房間或者廚房的煙感器有了反應都會讓兩棟樓的人不得安寧。警報一旦響起,那刺耳的聲音讓人無法忍受。從我搬到這個宿舍里開始到現(xiàn)在,短短兩個月,這火警已經(jīng)響過好幾次了。每一次都是因為有人在廚房里做飯燒糊了東西。也難怪,這里的人這么多,6個人共用一個廚房,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所難免。
記得第一次聽到火警是我剛來利茲大學學生宿舍的第三天。我剛打開電腦就被警報聲嚇了一跳,當時我還以為是自己電腦使用不當引發(fā)的災難。可當我走出房間,發(fā)現(xiàn)從我們的廚房里走出幾個人來,滿帶歉意地對我解釋道:“不用害怕,不用擔心,是我們做飯燒糊了,對不起?!?/p>
在我的學校里也曾發(fā)生過類似事情。某天早上去上課卻不能進教學樓,因為里面警報一直在響。直到消防員進樓察看后確定沒有任何情況發(fā)生才最后關掉了警報,并允許我們進樓繼續(xù)上課。
就是這樣的火警系統(tǒng),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之所以喜是因為這樣的系統(tǒng)讓人感到很安全,絕對是防微杜漸。而之所以憂是這系統(tǒng)也有點太過敏感了,總是小題大做,吵得人不得安寧。
過了沒兩天,我看到宿舍樓里貼出了一張通知,大致意思是:請同學們以后注意,做飯時一定要把廚房門關好(因為煙感器是安裝在廚房外的過道里的),切勿因為疏忽再次引發(fā)警報而打擾整整兩棟樓的人。
2002年12月19日
下午,把學期末最后一篇作業(yè)交給教授之后,終于迎來了到英國后的第一個假期——圣誕假。這里的學期真短,以前在國內都是20周左右一學期,到了這里全變成10周了。仿佛眨眼間就到了期末,甚至連教授和同學都還沒來得及認識齊,第一階段的學習就結束了。
學期短,就意味著“時間緊、任務急”。在短短10周里,要進行4門專業(yè)課的學習,而且真正上課的時間每門課都只有二十幾個小時(一個星期就上一次課或者一個星期連續(xù)5天結束一門課)。其余的時間就看自己的了——幾百頁的講義和十幾本推薦教材要在平時一點點地消化、吸收,然后變成自己的知識成果。
這里的考試是在假期之后進行的。我們一共有4門課要考試,每一門都是3小時。教授在學期結束以前會單獨就考試問題上一堂“培訓課”。原本以為會像國內一樣,老師講講重點,做做練習,結果大失所望。所有的教授都只是給我們發(fā)了幾張以前考試的卷子,之后告訴我們要多看講義和推薦書目,等于什么都沒說。當我們拿到教授發(fā)的以前的卷子時都傻了眼,所有卷子清一色的只有3、4道題,不是實例分析就是問答題。這可真讓我們這些“國際學生”犯了難。有個從泰國來的女生問教授,一道題基本要求是多少字回答,教授回答:1000字左右!天那,聽到這話我差點沒暈倒。題都讀不懂,怎么用英文寫1000字?就算是出幾篇普通的作文叫我在3小時內寫出3000字也不可能,更何況還要有專業(yè)化的分析。
這時,我才深切感受到中國學校教學方法上的欠缺。中國學生一向是按照老師的條理或教科書、參考資料死記硬背,現(xiàn)在即使有了自由發(fā)揮,施展個人才能的空間也不會利用,竟然不知所措。于是乎,有位中國學生隨口調侃道:這簡單,把他的講義背個十遍八遍,還怕什么。話剛一出口,教授的一句話就讓他閉了嘴:“記住,我不想在你們的回答中看到我筆記的翻版,我要的不是名詞解釋,而是理解。你們的答案最終目的是要告訴我你理解了你所學的知識!”
回到宿舍,我開始制定假期計劃。要知道,我以前從來不用什么計劃,可現(xiàn)在的情況是,我必須把1分鐘當2分鐘用??粗窈竦闹v義,看著開學后馬上就要交的論文,還有剛從圖書館里“搶”來的推薦教材。再看看時間:天那,只有不到一個月!怎么辦?這可真不是我過去想像的,到國外學習不會像國內那樣苦,國外大學的考試對于我們這些中國學生來說也絲毫不輕松,只不過考試的準備和方法完全不同。要適應這種考試,還真得需要一個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