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天然地形主要由陡峭山坡和山脈構(gòu)成,全境1095平方公里中四分之三是郊野。
1976年,香港郊野公園條例問世,為開辟、發(fā)展和管理郊野公園提供了法律依據(jù)。其后20多年,香港先后建立了22個郊野公園,共占地41474公頃,大約為香港土地總面積的四成。
對郊野,香港人懷著深厚的感情。它是香港人釋放壓力的綠色空間,是香港人一家大小享受天倫之樂的美麗家園。
孩子們從小就被無數(shù)次提醒:珍愛綠色,珍愛大自然。到郊野遠(yuǎn)足,孩子們的背包中除了簡單的食物和清水,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就是垃圾袋。他們絕不會隨便亂扔掉一片紙屑,哪怕走到深山中許多人都看不見的地方。
有關(guān)部門安排多項活動讓孩子們參與郊野的管理,令他們從小體會保護(hù)動植物的甘苦。孩子們在晨風(fēng)里、細(xì)雨中、陽光下,鋤雜草、修理隔火墻、護(hù)理林地、收集垃圾、植樹、維修郊野小徑或康樂設(shè)施。
11月是香港最溫和的季節(jié),11月份在香港郊野進(jìn)行的“毅行者”籌款活動更令人感到溫暖。活動要求參加者在48小時內(nèi)走完行程長達(dá)100公里路程。從駐扎香港的尼泊爾“琚坷兵”第一次用在山上長跑的方式為窮人籌款的至今,“毅行者”活動已有20多年歷史,成為了香港最為矚目的籌款盛事,每年報名參加的人都超過預(yù)期人數(shù)。
在青山翠谷間行走的香港人,經(jīng)常還能碰到行政長官董建華和夫人。他們二人身穿淡色T恤和西褲,手拉著手,平靜地散著步,身旁沒有警衛(wèi),只有兩條小狗前后跑著跟隨著主人。紅顏白發(fā)的行政長官沒有了平日在電視上政治家的氣勢,神情和藹,步履輕松。行人走過,他們夫妻二人都會點頭微笑。同樣的情景也會發(fā)生在其他特區(qū)政府高官身上。
還有那些有錢的人,脫掉盔甲一樣的名牌服裝,著一身運動裝,從里到外透看著那么輕松。在山上沒有人對他們畢恭畢敬。
青山間的小路就是這樣讓所有的人回歸自然,回歸寧靜,這里沒有地位高低之分、擁有金錢多少之分,有的只是大家一同被大自然包圍的喜悅安寧之心。
(王駿薦自《揚子晚報》原標(biāo)題 為《香港人的另一面》 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