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jīng)看到一篇介紹蹦極運動的文章。
在離河面幾十甚至上百米的大橋上,蹦極愛好者身縛彈性極強(qiáng)、韌性極好的蹦繩,目光凝視一番高山、絕壁、河流,以及早已提心吊膽的圍觀者,然后縱身一躍,淋漓盡致地去感受一下最具挑戰(zhàn)性、最有刺激、也最驚心動魄的極限體驗……
而倘若主辦者告訴即將縱身一躍的蹦極運動員:生產(chǎn)蹦繩的廠家還沒領(lǐng)到生產(chǎn)許可證,你身上的搭鉤也沒有經(jīng)過超重測試,系蹦繩的橋桿也許并不牢固等等,那誰還會不顧一切地往下跳呢?不腿肚子抽筋才怪呢!能夠盡情體驗這種人類生理與心理極限挑戰(zhàn)的前提是,你必須活著回到大橋上,也就是說必須留下一條活路!
我的一個同事幾年前去南方闖蕩,如今他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個人資產(chǎn)達(dá)百萬。當(dāng)有人問他當(dāng)年是否毅然自斷后路、置于死地而后生時,他卻羞澀地笑了,并掏出一個溫?zé)岬男”颈菊f:“我至今還沒辭職,人事檔案還掛在人才交流中心呢!”眾人愕然。“我得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就像蹦極,要有一條萬無一失的蹦繩,這樣,我才會奮力去拼搏。萬一哪天失敗了,我還可以攀著那根蹦繩上橋呀!”他最后風(fēng)趣地說。
的確,那種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壯舉足夠傳奇足夠令人景仰,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也是鳳毛麟角,因為那需要超人的勇氣、意志和好運氣的配合。這正如一個聰明的農(nóng)人,明知家里的老鼠捕之不絕,倒不如留它一個豁口,不然,猶如困獸的老鼠非死命地撕咬你家的家俱、衣物不可。
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系好一根蹦繩,并不是時時想到退卻、失敗,而是要為明天上一個保險,即使失敗了,也不至于陷入絕境。
破釜沉舟是一種精彩,為自己系上一根繩往下一跳,同樣能劃出瀟灑的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