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波蘭音樂家蕭邦,在巴黎一直是貴夫人、名門閨秀追逐的對象。這個漂亮、穿著得體、風流倜儻、作曲演奏均一流的音樂家,被稱為是所有音樂家中最有“艷?!钡娜?。但他卻一直未進入婚禮的殿堂。
在蕭邦的情人中,最使人感動的是波托卡伯爵夫人——她就是蕭邦臨終時為他唱歌的人。她是一個出生在波蘭的美人兒,漂亮而具有一股奇異的“靈氣”,她是巴黎社交界最受尊敬的貴婦之一。蕭邦是她的崇拜者,因此蕭邦經常出入她的“沙龍”中,還曾把創(chuàng)作的《f小調協(xié)奏曲》題辭獻給她。蕭邦為她彈奏鋼琴,還為她唱歌伴奏。她走向鋼琴旁,對蕭邦點頭,嫣然一笑,此時蕭邦從她肩膀取下披巾,放在鍵盤旁,然后開始彈奏,他們配合得非常默契。
蕭邦由于長期患肺病,在39歲時死神過早地降臨到他頭上。當波托卡伯爵夫人得知蕭邦已進入彌留狀態(tài)時,立即趕去看他。躺在病床上的蕭邦見到她到來,突然眼神發(fā)亮,那蒼白的臉上露出喜色,對她說:“神之所以延遲把我召去,就是為了等你,神賜給我最后見到你的喜悅。”他懇求她為他唱支歌,她點頭答應,為他唱《圣母頌》。這首歌是歌唱圣母拯救史特拉第拉生命的。她淚流滿面,歌聲帶著啜泣聲,那銀鈴般的女高音,震動著蕭邦的心弦,與他的命運連接起來,也與人間最美麗、即將離去的靈魂合為一體。歌聲與天使們奏的豎琴聲融一起,流進了這個即將離開人世的音樂大師的耳中。蕭邦聽后,使盡最后的力氣說到:“多美的歌聲,太動人了,狄爾菲露(她的名字),請再唱一次,再唱一次!”此時的蕭邦直呼她的名字……伯爵夫人抑制自己的悲痛,鼓起勇氣,滿足她的良師與戀人最后的愿望。她再一次面對蕭邦,唱了一首馬杰羅的贊美曲,歌頌那崇高的靈魂。她的歌還未唱完,蕭邦無力地一聲咳嗽,臉上出現死灰色,周圍的親友不約而同地跪在他身旁。這時,沒有一個人說話,怕打破這飄蕩而來的天國般的歌聲。這歌聲如同一曲“安魂曲”,伴隨著蕭邦走完人生的路程,他安詳地合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