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塞瓦斯托波爾的大街上,人們都很注意謝爾蓋·拉圖申斯基耶。這位儀表堂堂、穿戴時髦的男子每天都要牽著兩條狗到街上遛兩趟。其中一條為那不勒斯馬斯金諾猛犬,是多次狗博覽會的冠軍;另一條為肌肉強健的布利德耶爾狗,也是博覽會獎牌獲得的名種犬。
街坊鄰居都知道主人對這兩條狗情有獨鐘,而且經常抱怨,因為這里有些人都已經揭不開鍋,狗的主人卻從市場上買肉和外國飼料來喂養(yǎng)它們。為此謝爾蓋常開玩笑說:“狗比輕佻的妻子可靠得多了?!本瓦@樣,三個“男子”在一起和睦相處了5年。
后來,40歲的謝爾蓋戀愛了。年輕的女友叫馬林娜,是一個美麗賢淑、生性快活、熱愛動物的姑娘。
婚禮過后,新婚夫婦搬到謝爾蓋的私宅去住。本來一切都很順利,就是馬林娜有些想不通,她不僅要過好公婆這一關,還要得到丈夫那兩條狗的認可。
馬斯金諾不知為什么一開始就對馬林娜看不順眼,經常沖她發(fā)威吼叫,有幾次還試圖咬她。但是丈夫愛狗如命,馬林娜也就只好忍著,心想時間一長它們會習慣她的,甚至會愛上她的。不過很快兩口子也顧不上狗了,馬林娜生了小乖乖安德烈。小男孩長得很快,不久就開始咿呀學語,11個月以后父親就已經牽著他在院子里走動。
可是這兩條狗并不接受小男孩為“家庭的一員”,反而認為小小的安德烈是它們的主要“情敵”,奪走了主人對它們的愛。馬斯金諾更是妒火中燒。
一天晚上,馬林娜正在廚房里忙活,小安德烈在院子里的童車里睡覺。突然,院子里傳來孩子的一聲尖叫。她跑出去一看,馬斯金諾張開大嘴咬住了孩子的頭,孩子小小的腦袋在狗的大嘴里幾乎都看不見了。馬林娜沖窮兇極惡的狗跑去,然而它變得更加兇暴。安德烈已經不再喊叫,另外那條叫布利德耶爾的狗卻無動于衷地看著馬林娜在同一條大狗搏斗。
就是一個成年男子也很難斗得過這條被激怒的、體重在90公斤以上的那不勒斯馬斯金諾猛犬,馬林娜就更不是它的對手了。鄰居們聞聲趕來,救出了馬林娜,卻救不活小安德烈,他在塞瓦斯托波爾市第5兒童醫(yī)院的手術臺上咽了氣。
與此同時,另一家醫(yī)院的神經血管外科正在搶救馬林娜,狗幾乎把她的整個頭皮都揭了下來。
“我在非洲甚至見過河馬咬人,但一條狗把馬林娜咬成這副模樣,令我感到非常震驚。”塞瓦斯托波爾市第一醫(yī)院神經血管外科主任阿貝爾特·尤先科說,“我自己也是一個愛狗的人,知道就是最好斗的狗也輕易不會進攻小孩,更不會去咬死自家主人的孩子?!?/p>
“這是男主人不在家的緣故?!崩瓐D申斯基耶家的鄰居科利亞大叔認為,“謝爾蓋要是在家,它們就不敢這么膽大妄為。幸虧就在狗咬住馬林娜的緊要當頭我們趕到了,上去三個人才將它拉開,用街坊四鄰的車把母子倆送進了醫(yī)院,然后才打電話叫警察。那場景太可怕了,因為狗嗅到了血腥味?!?/p>
兩位趕到的警察把住狂怒的馬斯金諾一直用胸去撞的柵門,但在主人未趕來之前決定不打死狗,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醫(yī)生會要求做狂犬病化驗。
等男主人趕到,就不用警察來干預了。謝爾蓋聽說發(fā)生了悲劇,決定親手來懲罰這兩條惡狗。狗死得很慘,謝爾蓋用木棒打死了它們,就埋在悲劇發(fā)生的院子里的石板底下。
“晚上他上我家來了,”科利亞大叔說,“還說:‘為什么它們不撲向我呢?因為它們知道我要殺死它們。就在我猛擊馬斯金諾時,布利德耶爾一動不動地在一旁觀看,然后是一聲不響地接受了死亡,連哼都不帶哼一聲的。’”
一段日子后,馬林娜傷愈出院,但她和謝爾蓋再也不回自己那個家了,那里只留下一段美滿幸福生活的回憶和四條腿敵人的墳墓。
事件發(fā)生后,輿論嘩然。大家都認為要對這場悲劇負責任的恐怕不是狗,而是人。要受到責怪的還不是這些特別好斗的狗,因為就是一些較為溫順的狗有時也會向人進攻,只不過它們咬得不那么重。之所以會出這種事,問題還在于主人的錯誤做法。所有的養(yǎng)狗人都應該對它們的心理有最最基本的了解。所謂狗的心理,也就是群居心理,狗的等級觀念是最強的。當主人還是單身時,等級排列是這樣的:老大是主人,老二是馬斯金諾,老三是布利德耶爾。妻子進入這個家庭之后,這種等級關系就起了變化,而馬斯金諾又不愿讓出自己的老二地位。5歲的它正當年,已經習慣獨享主人的愛撫??墒浅霈F(xiàn)了一個妻子,尤其是后來又出現(xiàn)了一個兒子,在狗看來他應該排在最后,正是他的出現(xiàn)促使它做出反抗的舉動。布利德耶爾嘛,它一直都安于從屬馬斯金諾的地位,所以對其懲罰“外人”的舉動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
人們普遍認為,男主人的最大錯誤在于:當狗第一次對年輕女主人表現(xiàn)出敵意時,他就應該采取措施,才不至于釀成如此慘痛的悲劇。
[譯自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
(責任編輯劉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