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沙撈越州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土著族的長屋、馬來族的高腳屋、華裔的農(nóng)舍構成如詩如畫的風景。尤其在森林茂密的東南部山區(qū),土著人樸素的長屋以及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批的外國游客。
齊全的功能
長屋是一座高出地面2米多,由木料、竹子建成的一間挨一間的屋子,周圍圍有籬笆,以防偷襲。長屋通常有30米以上長,居民少則幾戶,多則近百戶。古老的長屋約有150個門,住有百余家人。長屋棚上住人,棚下飼養(yǎng)家禽牲畜。地面通往棚上則由一條用刀斧砍成梯極的木桐樹干當階梯,當?shù)厝肆晳T攀登這種階梯,上下如履平地。
長屋的結構分成三部分。一是曬棚,供曬谷物和其他用途;二是居室,成排的房間和臥室是用木板作墻壁間隔而成的。我曾在三馬丹參觀一座長屋的臥室,臥室相當現(xiàn)代化,有沙發(fā)、電風扇、電視機、自來水等,與城市人家的住房沒有很大的差別,不同的是夜里他們席地而睡。長廊是長屋的第三部分。它是長屋用途最廣的地方,既是居民開會場所、聯(lián)誼中心,又是會客地點,一切重要慶典都在長廊舉行。
長屋設屋長,負責處理長屋婚喪喜慶大事,調解居民各種糾紛。屋長由長屋全體居民推選產(chǎn)生。居民民主推選威信高、經(jīng)驗豐富、資格老者擔任屋長,屋長不能世襲,不稱職者隨時可撤換重選。屋長和其他居民一樣自食其力,沒有什么特權和報酬。居民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長屋的巫師負責主持各種宗教儀式,也為病人驅魔治病。
罕見的習俗
昔日達雅族有獵取人頭的習俗,達雅武士獵得人頭越多越受尊敬,被視為英雄。記得1995年7月的一天,我應邀參觀布諾長屋。在參觀長屋的會堂時(那里是祭祖之堂),我看到一串串人頭顱骨。那些懸掛著的人頭顱骨是他們引以為榮的勝利品。按照過去的習俗,男子必須先獵取一個人頭才有資格娶妻,才能贏得少女的芳心。獵人頭的習俗后來被政府禁止了,但到了1941年日本軍隊占領沙撈越以后,獵人頭的習俗又恢復了。據(jù)說在戰(zhàn)爭歲月里,一個村落里曾經(jīng)有很多日本官兵的頭被獵下。如今在那兒的長屋里還懸掛著日本官兵的頭顱??箲?zhàn)勝利后,當?shù)卣謬绤柸【喠双C人頭的習俗。今天這種習俗已不復存在。
我參觀長屋時,看到達雅人喜歡保存中國的瓷甕,并視為傳家寶。在那里有時還可以看到中唐和明清時期的一些陶瓷器及古銅器,達雅人十分珍愛那些古董。
沸騰的節(jié)日
長屋的居民熱情好客。每年收割稻谷之后,達雅人歡度豐收節(jié)之時,參觀者常常被邀請在長屋過夜,體驗長屋居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
當?shù)卣?guī)定,每年6月1日和2日為豐收節(jié)。過豐收節(jié)就像中國人慶祝春節(jié)一樣隆重熱鬧。節(jié)日里不僅達雅族群之間互相祝賀,馬來人、華人也紛紛來到長屋和他們共慶節(jié)日。達雅人披上艷麗的圍巾,戴上高貴的羽冠,穿上威武的獸袍,佩起祖?zhèn)鞯膶毜?,歡迎四面八方的賓客。長屋沸騰起來,有盛宴、祭祀、歌舞演出和選美比賽、斗雞比賽,慶祝活動多姿多彩。長屋居民與來賓一直共舞至天亮。
1998年5月底,我和同事應邀隨沙撈越州政府工業(yè)發(fā)展部助理部長沈慶輝先生前往斯里阿曼達雅族長屋出席達雅節(jié)慶典。長屋位于斯里阿曼的遠郊區(qū)西北處平原一帶,從和平之城驅車50分鐘才到達。抵達時烈日炎炎似火燒。熱情的主人紛紛撐著傘為我們遮陽。腰間綴滿銀飾的少女為我們佩戴胸花,熱烈而隆重的歡迎儀式在長屋前舉行。當?shù)刈h員法蘭斯洽汀主持祝福儀式,他用長矛戳穿豬的喉嚨,表示豐收和祝賀。然后屋長邀請每個來賓品嘗一杯芳醇的杜阿酒。這種酒是達雅人自釀的米酒,來賓個個舉杯一飲而盡,表示共同祝賀節(jié)日。祝福儀式結束后,客人登上獨木斜梯,邁進長屋長廊,出席更隆重的慶典。在長屋長廊里,賓客濟濟一堂。隨后屋長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并介紹長屋達雅族和睦相處的情況,接著由主賓致辭答謝。講話完畢,晚宴開始,我們與主人邊攀談邊享用\"因奈\"(母親之意)細心準備的菜肴、獨特的烤魚塊和香噴噴的竹筒飯。
宴會之后,夜色已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長屋。長屋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責任編輯肖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