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忙!現(xiàn)代人生活緊張忙碌,而伴隨著的是無聊。理論上講,時間被填得滿滿的,應該沒有機會無聊,奇怪的是,許多人在五光十色、多采多姿生活的背后,卻擺脫不掉無聊、空虛的陰影。這種矛盾現(xiàn)象表面看來不合邏輯,仔細追究,其實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必然的結果。
科技文明愈發(fā)達,分工愈細,生活也愈趨單一化,各行各業(yè)中,具有挑戰(zhàn)、創(chuàng)意性的工作并不多。無論是工廠工人、政府機關公務員、公司職員、商店售貨員,每天大半重復的是機械化的例行公事,除此之外,就是等待假日來解脫。生活在工作與休閑之間擺蕩。然而,非常諷刺的是,人們有了時間去從事工作以外的休閑活動,似乎也并沒有跳出機械化的循環(huán)。雖然許多排遣無聊的娛樂休閑相關事業(yè),例如,電影、電視、電玩、觀光旅游、健身房、明星秀、舞廳、購物中心、酒吧、色情場所等等應運而生,五花八門看似豐富,實際上,這些只是消磨時間的方法,目的是把時間填滿,缺乏建設性或創(chuàng)造性。這些休閑設施都是設定好的現(xiàn)成程序,毋須動用心思,等人去了就可以在模式中運作。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又走入另一種機械化的陷阱。只不過,從工廠的流水線換成電玩的操作桿;從公司的同事?lián)Q成俱樂部或健身房的伙伴,無聊的本質并沒有太大改變。惟一的好處,可以暫時忘記無聊的存在,而且,似乎別無選擇,如果不遵循這兩大項常軌,生活便隨時有陷入空白的危險,無聊便幽靈般伺機出現(xiàn),令人無精打采。
除此之外,無聊也是婚姻的頭號殺手。夫妻之間相處久了生活便開始無聊,一般人以為,白開水般的柴米油鹽是罪魁禍首,其實那不是原因,而是結果。產生問題的主要癥結是,為了減少沖突,夫妻通??桃饫@開敏感話題,避免“哪壺不開提哪壺”的錯誤,看似明智,雖暫?!拔骶€無戰(zhàn)事”,但問題不會因此消失,甚至它將逐漸發(fā)酵,成為日后爆發(f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之類無法收拾的災難。德國著名心理醫(yī)師貝爾認為,人與人之間,無論是父母、親人、夫妻、情侶、朋友,倘若有逃避、壓抑傾向或心靈死角,不想、不愿、不能把心里想的話說出來,雙方缺乏共鳴,就會造成無聊。
同時,貝爾從多年的經驗與觀察中發(fā)現(xiàn):“心靈的麻痹狀態(tài)是無聊的根源?!焙沃^心靈的麻痹狀態(tài)?例如,沒有能力表達內心情緒、感覺、思想、愿望,或無法宣泄失望、抗議、不滿,如果少了這些交流,人與人之間就各過各的,共同生活如例行公事般運轉,只靠某種私人或共同利益維持關系,這時候,就會感覺無聊。因此,貝爾認為學習表達內心感覺是防止無聊的首要條件,無論正面或負面情緒,都必須面對接受。如果可能,和周遭人分享喜悅,例如讀到一首好詩、好文章;看到一場好電影;聽到醉人的音樂;吃到絕佳的美食;同時,感動、信仰、痛苦、煩惱……也都是避免無聊的好方法。貝爾之所以強調,情緒表達必須通過學習得來,因為有時候個人雖有意愿,但長期在文化、習俗、社會、不良經驗等壓力下,產生習慣性壓抑,一時之間很難敞開心胸。為了克服這一點,貝爾建議,設法在親友中尋找可以信賴的人,讓情緒有一個適當的抒發(fā)管道。至于是否每個人都能如愿掙脫無聊的困擾,貝爾說:“尋者得之”,愈被無聊所困的人,內心希望解脫的欲望和需求愈大,在強烈意愿驅使下,通常能找到突破之道。最后,貝爾的結論是,無聊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探究,不要逃避、漠視無聊的存在,以此作為檢視內心的依據,如果努力有成,人生境界甚至因此更上一層樓。畢竟,本質上,每個人都是孤島,追本溯源,只有能夠獨處的人才不會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