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窮人家的孩子
□文/錢剛
迷上象棋
誰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上中學的大中一下迷上了下象棋。在他每天上學放學路上必經的江漢橋下,有一姓高的老頭,人稱高老爹,擺了一個棋攤,共有十幾副棋盤。武漢素來棋風熾盛,江漢橋下又是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高老爹的棋攤上整日里棋朋滿座,敲棋聲不絕于耳。大中就是在這里著的魔道。有一天放學路上,他無意中看到有一種叫做《象棋》的雜志賣,覺得很詫異:“難道還有專門研究象棋這種東西的書不成?”那是廣州出版的《象棋》月刊,單價一角錢。他好奇地翻開一看,發(fā)現里面果然全是關于象棋的奧秘所在,如同古代講授如何行兵布陣的奇妙兵書。一時間他也看不明白,便掏錢買下一本,決定回家再細細琢磨。
這一天他沒有在棋攤上耽擱,徑直回到家,鋪開棋盤就對照著棋書看起來。起初,對棋書上炮二平五、馬八進七之類的符號代表什么意思,他并不清楚。一點點慢慢揣摩,他終于明白過來,心里高興極了,不禁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辭。在一旁的大昌、大華見哥哥一人拿著書自己跟自己下棋,而且還那么興奮,早就萌發(fā)了好奇心,非要大中教他們不可。這一教不打緊,原來柳家愛棋的只有大中這點星星之火,現在頓時成了“燎原”之勢,對窮苦人家的孩子來說,再也沒有什么比象棋這種智力游戲更適合他們愛好了。因為象棋不需要多少物質投資,它只需要投資激情和智慧就能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
從此,三兄弟放學回家以后,趕緊做完功課和糊完火柴盒,接著直奔高老爹的棋攤,一直殺到收攤方休。從攤上歸來,若是還未盡興,于是三兄弟在家里重擺戰(zhàn)場,或是就當天所下棋局的得失進行探討研究,或是從棋書上打幾局棋譜學習一番,再不,就是三兄弟“內訌”幾局,家里儼然成了象棋“研究所”。
但漸漸地,兩個哥哥都不太愿意和大華下棋了,因為他好勝心太強,輸不得,一輸就纏得你下個不休,非贏回不罷手。有時他們?yōu)榱嗽缭缡請觯凸室庾尨笕A贏回去,可是這讓棋也得掌握火候,太明顯了,一旦被他發(fā)現,自尊心受了傷害,還是脫身不得。在這方面,大中有過不小的教訓。
那是一個夏天的下午,大中和大華在天井里對弈,有好幾個鄰居在旁觀戰(zhàn)。大中棋力一向強于大華,那天又照樣連贏了三局。下完三局后,大中站起身來。“今天不下了,我還有作業(yè)得去做,明天要交的?!豹?/p>
大華哪里肯依,拉著他的衣服不放手:“我非贏一盤不可。”
大中一思忖,要贏一盤還不好辦,我快點輸就是了。開局以后,大中走子飛快,不是送馬就是送炮。
“喂,喂,哪有這樣下棋的?”大華嚷起來,把大中的馬炮一一挪回原處,很大度地允許他悔棋,“要旁邊的人說說,你哪里是這么臭的水平?不行,不行,你想好了再重走?!豹?/p>
大中說:“我就是這個水平,我不能悔棋?!币廊皇撬婉R送炮給大華吃。
“你到底還想不想下?”大華氣咻咻地站起來。
“我讓你贏還不行?”
“好,我叫你讓?!贝笕A跑上了樓。等他下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把菜刀。他走到棋盤前,一刀下去就將老帥劈成兩爿,“你不想下,以后永遠都不許你下了?!豹?/p>
三兄弟越來越迷戀下棋,而且水平也在突飛猛進,可母親卻著急得不行。她不止一次地對三個兒子說:“你們整天就只知道下棋,下棋能當飯吃?你們應該學點正經本事,將來才能吃碗好飯。”
對這種觀點,兒子們當然不能接受,性急的大華總是馬上頂嘴說:“只要把棋下好,以后還不是能頂用!李義庭不就是靠下棋吃飯的?”
母親說了幾次以后,見實在沒有效果,也就不再管了。她每天的精力,都主要投在一家人眼前的衣食大事上了,對孩子們將來會怎么樣,她暫時也顧不了那么多。“柳氏三雄”
柳家三兄弟的棋藝日新月異,儼然成了高老爹棋攤上的霸主,名頭也越來越響,漸漸的,因為《水滸》中有“阮氏三雄”這個典故,所以人們就將“柳氏三雄”的雅號叫開了。
在棋攤上下一盤棋,要交兩分錢,這個費用一般由負方支付。高老爹見“柳氏三雄”的棋力在這棋攤上高出眾人一籌,且三兄弟為人忠厚老實,散攤后常幫著收拾棋具,因此沒過多久就開始免費讓這三兄弟下棋了。有了這樣優(yōu)惠的政策,三兄弟更是迷戀于楚河漢界之中。
柳大華學棋,一開始的道路就顯得與眾不同。一般的人習弈,特別是在少年時,都熱衷于實戰(zhàn)對弈,很少喜歡打棋譜重視理論的。柳大華因受大中影響,對實戰(zhàn)和打譜同樣感到其樂無窮,而且體會到了用棋譜指導實戰(zhàn)的好處。9歲的他迷戀棋譜的程度,就像他那般年紀的孩子迷戀連環(huán)畫一樣。他先是按棋譜上寫的著法在棋盤上演練,后來因為家里屋子窄小施展不開,再者他認為這樣打譜麻煩,影響進度,所以索性不用棋盤,改成直接讀譜,就像讀小說似的。拋開棋盤直接讀譜,一開始是很困難的,這要求有很強的記憶力和相當的棋力。柳大華于是先從一些短小的基本殺法、棋局測驗、短對局開始,由短到長,循序漸進。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他將自己直接讀譜的能力培養(yǎng)起來了。這之后,柳氏三兄弟又開始學習下閉目棋。這當然要比讀譜的難度大多了,剛嘗試時,一局棋只能記住十幾個回合,但他們并不氣餒,而是持之以恒地堅持著這種有益的訓練方法。漸漸地,閉目對弈對柳氏三兄弟來說已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了。柳大華這時11歲,時在1961年。
柳大華讀譜的癮頭越來越大,無論是上學、放學的路上,還是晚上躺在床上,他手里總捧本棋書看個不停。由于用眼過度,又不注意閱讀的姿勢,他的視力明顯下降,特別是左眼。在學校組織的一次身體檢查中,他了解到自己的左眼已降到只有0.3度,這時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對自己不顧一切的狂熱讀譜方式才有所收斂,而且開始重視做眼保健操。這樣,若干年后,他左眼的視力才恢復到了0.8度。
柳大華的習慣是,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讀譜。1961年1月的一個早晨,嚴寒也沒有擋住柳大華按時早起。在整理床鋪的時候,他在大中的枕頭下發(fā)現了新出版的1960年第12期的《象棋》月刊。他坐在床邊看起來,忘記了一切。媽媽上班去了,兩個哥哥上學去了,對這些,他都不知不覺。等他從棋譜中清醒過來,他只明白如果現在去學校的話,恐怕馬上又得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擔心母親知道他逃學后生氣,還是拎起書包出了門。他當然沒去學校,而是坐在了高老爹棋攤上的一副棋盤前。下了幾局,估摸著放學時間到了,他才抱著忐忑的心情,提著書包回了家。母親沒看出任何破綻,第二天上學老師也沒提這事,柳大華慶幸自己很容易地躲過了這一關。
柳大華在高老爹的棋攤上鮮有敵手一段時間后,他開始不滿足于僅僅在這片小天地里稱王稱霸,一門心思想見見大世面。一天下午,大華在棋攤上認識了一個30多歲、名叫葉德厚的棋友。一交談,彼此才發(fā)現是住得很近的街坊。葉在那一帶被稱為高手,棋風兇狠潑辣,綽號“火車頭”。他一般不在這個棋攤上下棋,而是晚上去漢陽文化宮。當時的漢陽文化宮是武漢棋界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李尚銀、馬志新、羅萬鈞、何長青等名手都是那里的臺柱人物。葉德厚見柳大華嗜棋如命,且棋力已達到了這個小小棋攤不足供其馳騁的火候,就決定帶柳大華去漢陽文化宮見識見識。
漢陽文化宮每晚都有名手掛大棋盤應眾表演,柳大華剛去時,別人還不了解其棋力深淺,就安排他幫名手掛大棋盤。得到這樣的差事,柳大華非常高興和滿足,因為能在這種公開場合為名手掛大棋盤,也是一件很“露臉”的事,何況掛棋盤也是十分有益的學棋途徑。漸漸地,那些名手也開始對這個小小少年刮目相看了,偶爾,他們也安排柳大華應眾表演,讓其顯顯身手。這樣,家住 口區(qū)的柳大華,名聲反在漢水對岸的漢陽區(qū)更昭彰一些。
大華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大,他還開始涉足其他一些棋藝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場所,如 口工人文化宮和民眾樂園。1962年的一個星期六晚上,大華聽說民眾樂園有名手表演,便趕了去。當晚的表演者是武漢市當時的后起之秀肖賢義與孫良榮。棋剛開始下的時候,旁邊就有人拿胳膊肘捅了大華一下,說:“李義庭也來了。”
大華突然激動起來,忙問:“在哪里?在哪里?”
那人說:“在最后一排?!豹?/p>
順著那人的目光,大華第一次看到了他一直崇拜的全國冠軍李義庭——一個文文靜靜的年輕人。李義庭當時給他的印象是神秘和值得敬仰的。大華同時還有一個念頭也在心里慢慢升騰,就像劉邦當年見到秦始皇時所想的那樣:“大丈夫當如是?!?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