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西南30里處,青山蒼黛,一座遠望似大象之山丘逶迤綿亙,這就是靈巖山。春秋之際吳王夫差得西施后,曾于其上修建綰娃宮、琴臺等,大興土木,這期間從各地運來大量林木堆積山下,以致阻塞交通,此地便得名木瀆。
1916年秋,惠頌祥降生于吳縣之木瀆,木瀆又背枕太湖,湖光山色給惠頌祥一個恬靜的學習氛圍。他從小便勤于思索,自聰穎過人的惠頌祥在茶館偶識象棋,便逐漸沉浸其中。不久他隨家遷居無錫,對棋藝更為鉆研,由于天賦和勤奮,16歲時在當?shù)匾褵o人能敵。1935年春,吳縣、常熟、吳江、昆山、無錫五縣比賽在蘇州玄妙觀中山堂舉行,棋壇“總司令”謝俠遜應邀擔任裁判長。比賽期間,謝老對19歲的“無錫小惠”之棋步十分青睞,這便是惠頌祥初出茅廬所建的第一功,他以不敗戰(zhàn)績勇奪桂冠。
后惠頌祥又定居常熟,此間,他轉戰(zhàn)于上海、南京等地,曾與羅天揚、萬啟有等全國名手交鋒,堪為勁敵。解放后,惠頌祥任中學教師,后又被調至常熟政協(xié)工作。1957年秋,全國舉行第二屆大賽,惠頌祥先角逐人才濟濟的上海分區(qū)賽,順利地脫穎而出。以后西安賽區(qū)、武漢賽區(qū)、沈陽賽區(qū)的決賽在上海舉行,惠頌祥在有17位棋壇精英的決賽中,仍持平常心對待,水平也得以正常發(fā)揮,終以五勝十平一負的戰(zhàn)績榮獲殿軍。棋界權威人士評說:惠頌祥中殘局造詣深厚,行子工穩(wěn)綿密,此次大賽僅負1局,其負局之少僅次于保持不敗記錄的冠軍廣州楊官 。
1958年江蘇首次舉辦省棋賽,惠頌祥蟬聯(lián)1958年和1959年兩屆冠軍。1959年秋,江蘇省棋隊組建,惠頌祥任教練兼運動員,其隊員有鎮(zhèn)江名將周順發(fā),南通季本涵和無錫的戴榮光,后兩位青年棋手當時僅18歲、16歲,而今均成長為國家大師,足見惠頌祥教導有方。翌年,在北京的全國團體賽上,惠頌祥身先士卒,坐鎮(zhèn)頭臺,率隊大戰(zhàn),成績僅居滬、粵、鄂三軍之后,再獲殿軍。
惠頌祥對仙人指路布局研究精深,曾與常熟另一名手甘雨時合著此類開局研究,刊于楊官 等合編的《中國象棋譜》中。60年代,我國僅有的一冊廣州版《象棋》月刊上,多次出現(xiàn)江蘇惠頌祥等4位專業(yè)棋手的作品,其見解精辟、匠心獨運,深得棋界人士好評。在棋壇沉寂的70年代初,惠頌祥由南京“下放”常熟農村,年齡的增大、物質的匱乏、病痛的折磨,并沒使惠頌祥困惑、悲觀,樂觀的他除研究棋藝,還著重致力于輔導當?shù)亍爸唷?。以后亦成為國家大師的言穆江、常熟“三棋王”席振華就是這期間惠頌祥發(fā)現(xiàn)并培育的,至80年代,棋壇中興,惠頌祥被授于國家大師頭銜。
惠頌祥言談之中反對“盤外招”,他棋品特佳,日常則待人謙和,與人較熟后又不乏詼諧?;蓓炏檎d人不倦,循循善誘,不但江蘇的人才,就是曠代棋王胡榮華及其“大師兄”陳奇、還有廣州“小霸王”蔡福如等,筆者都親耳聞得他們談及受教之恩,并由衷贊嘆惠老的棋品棋德。
90年代初,惠老被國家體委授予榮譽裁判員的稱號,1994年1月23日,終因多年沉疾,惠頌祥仙逝于“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市,享年78歲,他的高貴品格如青青虞山,長存于人間。
1964年,當年的全國賽在杭州舉行,惠老將江蘇兩位運動員的名額給了自己的學生,之后他應邀赴大會擔任裁判。時筆者前去觀摩國賽,與惠老接觸頗多,某次在編排長王啟宏(蘇州人氏)房間,惠老曾示筆者當年他對處于巔峰時期的楊官 之對局,是局開盤,惠老一反工穩(wěn)扎實的棋風,棄馬搶攻,一度占得先機,以后因時間緊張,兩度失機。記得惠老深為自責,其對藝術追求的嚴肅和精確真使人肅然起敬!因遍翻棋譜未見載及,特記下以作紀念。
常熟 惠頌祥(先和)廣州 楊官
(1958年5月弈于廣州)
中炮棄三路兵對右炮過河
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 車9平8
3、車一平二 馬2進3 4、兵七進一 卒7進1
5、馬八進七 炮2進4 6、兵三進一 卒7進1
7、車二進六 卒7進1
“雙炮過河”乃當時的兩屆全國冠軍楊官 最擅長套路,楊以此曾擊敗過眾多豪杰。上一回合紅方不沖中兵而棄三路兵,別出心裁,在當時極為少見,旨在抑對方之長,戰(zhàn)略上甚為得計。這一回合里續(xù)沖7路卒,針鋒相對,除此還有象7進5、炮8平9的應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黑方也可車1進1,以下紅如接走車二平三,則車1平7“葉底藏花”,也可積極反撲。
8、車二平三 馬7退5 9、馬七進六 卒7進1
10、炮八平三 炮2退3
紅炮轟去黑卒,攻中帶穩(wěn)。此著在1965年8月上海舉行的四省市邀請賽上,惠老之徒江蘇名將季本涵曾改走兵七進一攻擊上海胡榮華,以下為:炮2平9(如改走卒3進1棄還一子,局面較平和),兵七進一,炮8進7,仕六進五,炮9進3,車三退四,對攻十分激烈。
11、車九平八 車1平2 12、馬六進四 車8進1
13、車八進一 車2進1 14、車八平六 象7進5
15、炮五平八 車2平1 16、炮八平四 卒3進1
黑方窩心馬終是后患,這著似應改走車8退1再馬5退7。
17、車六進五 炮2進1 18、馬四進二 車8平6
19、仕四進五 卒3進1(圖)20、車三進二 車6進5
如圖形勢,黑方雖多子和過河卒,但紅方五枚大子蘊藏殺勢,現(xiàn)突然棄車,妙手。黑不能車6平7食之,因紅可馬二進四,車7平6,炮三進七絕殺。自此著后,紅又連續(xù)平車棄車,妙手迭發(fā),終于得回失子,占得上風。
21、車三平四 象5進7 22、車四退五 馬5進4
23、車四進四 象3進5 24、車四平二 卒5進1
25、炮四進四 車1平6 26、炮四平一 馬4進6
27、馬二進四 士6進5
第25回合紅方升炮塞住象眼,著法積極。此時紅如改走炮三平四轟車,車6平9(如馬6進5,馬二進四,馬5退6,炮一平四,紅得車必勝),車二平四,士4進5,車四退一,車9平8,炮四平二,打死黑車,紅方可勝。
28、車二進二 士5退6 29、炮三平四 炮2退3
30、炮一進三 將5進1 31、車二退三 車6平9
這時紅方似可改走炮一退四轟馬,象7退9(如炮2進3,炮一平四,炮2平6,馬四退二,黑車被打死),車二退四,馬6退7,炮一平五照將,再炮四進六,紅方得子可勝。
32、車二平七 車9退1 33、車七進一 炮2平4
34、車七退三 車9進3 35、車七進四 車9平5
36、炮四平八 車5平2 37、炮八平五 車2平4
38、馬四退五 車4進1 39、馬五進四 馬6退4
第34回合黑方升車卒林線,著法老練,下風中的相持,顯示了楊元戎的深邃功力。這一回合紅方改走馬五退四為佳。
40、車七平六 將5平4 41、炮五平六 將4平5
42、炮六進四 車4退1 43、馬四退五 車4進1
44、兵五進一 車4進1 45、相七進五
紅方棄車咬炮,算準可立于不敗,至此,紅下著馬五退七可達成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