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羽
一說起零食,爸爸媽媽就會覺得零食是威脅孩子正餐的大敵。其實,只要給得恰當——適時適量地給,零食對于快速發(fā)育成長的孩子,有著許多積極的作用。爸爸媽媽給孩子吃什么零食,怎么給他零食都會對孩子今后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影響。說零食是孩子的第4餐飯,一點也不過分。
零食對孩子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根據(jù)有關(guān)研究顯示,2歲左右的孩子,體重雖然只是成人體重的1/5左右,但每天必須攝入的能量卻要占到成人每天能量攝入的1/2以上。可是,孩子的胃比成人的胃要小得多,所以,少量多餐對于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了。除了3頓正餐,零食扮演著第4餐飯的角色,零食最大的作用就是補充孩子必需的能量。
對于特別愛吃零食的孩子,吃零食的時間也是媽媽教他體會用餐快樂的時間。孩子興奮地等待媽媽準備食物,媽媽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好好制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媽媽可以讓孩子看自己是如何給他準備點心的,也可以和孩子動手一起讓食物的裝飾和擺法變得更漂亮。
媽媽還可以利用零食時間來培養(yǎng)孩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要讓孩子明白,只有到了固定的時間才可以吃東西,平時的進餐時間和零食時間一旦定下來了,一般就不要多變。
吃零食還可以幫助孩子漸漸發(fā)展對不同食物的味覺感受。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讓他嘗試不同的味道,對他今后的味覺發(fā)展很重要。吃飯的時候,如果讓孩子接觸一點自然的甜味(像有甜味的山芋、細嚼后的米飯,雖然甜味只有一點點,但卻是自然的甜味),孩子對甜的味覺就這樣發(fā)展起來了??墒?,如果用商店里出售的含糖量高的食物,效果就會相反了。媽媽有責任讓孩子學會體會食物的自然風味。
這些零食可以吃嗎
▲硬糖
一般,3歲以上的孩子就能夠非常熟練地咂吮像水果糖之類的硬糖了。但是,硬糖要在口中長時間地停留后,才會被吃完。所以,吃糖是引起蛀牙的原因之一,如果給孩子吃硬糖的話,爸爸媽媽要注意給得適量。
▲軟糖
因為軟糖容易粘在牙齒上,所以,孩子多吃軟糖也是引起蛀牙的原因之一。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要一次給孩子吃太多的軟糖。
▲巧克力
巧克力的甜度很高,吃完的巧克力也很容易殘留在牙齒上。所以,吃巧克力也是引起蛀牙的原因之一。同時,因為巧克力中含有較多的刺激物質(zhì)--咖啡因,所以,如果要給孩子吃巧克力的話,最好等孩子到3歲以上。
▲口香糖
一般,孩子到了3歲以上,已經(jīng)學會在口中持續(xù)咀嚼食物了。咀嚼無糖型口香糖可以抑制口腔中細菌的生長。但是,口香糖是不能吃下去的,爸爸媽媽一定得教會孩子咀嚼后要吐出來。
▲炸薯條、炸薯片
炸薯條和炸薯片作為食物來說,是含油較高的高熱量食物。作為零食來吃的話,一定注意不能多吃??觳偷晖赓u的炸薯條和炸薯片,應該去掉它們表面的鹽分;如果是家中自制炸薯條和炸薯片,就盡量少放油,不加鹽。
▲葡萄干
現(xiàn)在市售的葡萄干大多是自然風干加工的,一般沒有添加劑,是營養(yǎng)豐富的零食。特別適合給孩子開始學習咀嚼時吃。
▲話梅果脯
話梅果脯等酸酸甜甜的零食,孩子特別愛吃??墒?,這類零食一般都添加了糖和調(diào)味劑等,3歲以后的孩子可以偶爾吃。經(jīng)常吃的話,也會引起蛀牙。
▲可可飲料
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喜歡喝熱巧克力,不少大人也愛喝這種散發(fā)濃濃香味的甜品。不管怎么說,因為可可是高糖分的飲料,作為零食的話,不給孩子喝也可以。
▲運動飲料
在孩子大量運動后,或者發(fā)燒時,給他喝運動飲料確實可以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但是,運動飲料中一般都添加糖分,不能把它當作水的替代飲品。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包括各種可樂、汽水等“帶泡泡”的飲料。雖然碳酸飲料清爽可口,但一般糖分都較高,氣體較多,最好不要給孩子喝。即使喝,也以少量為宜。
▲乳酸菌飲料
酸奶等乳酸菌飲料口感好,營養(yǎng)豐富,是適合孩子的健康食品,也可以當零食給孩子吃。但是,乳酸菌飲料中常常因為調(diào)味而加入了較多的糖分,也容易引起蛀牙。所以,一次最好不要吃得太多,晚上睡覺前最好不要吃。
▲果汁飲料
果汁飲料對孩子的健康有益。但是,如果是果汁添加飲料,爸爸媽媽卻一定要注意檢查飲料的含糖量。100%的果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是孩子很好的飲料。如果孩子很小,可以用水稍加稀釋。
零食不光是甜食
零食可以作為輔助主食的食物來補充孩子的營養(yǎng)。所以零食并不等同于甜食或糖果。例如,孩子正餐吃得不多,白天覺得餓的話,媽媽可以給他吃些三明治、小饅頭等零食,也可以讓他自己選擇愛吃的餅干和糕點。像淀粉含量高的山芋、芋艿和土豆,都帶著天然的甜味,細細嚼來,是非常好吃的。比起含糖量很高的甜食和糖果,更適合作零食。
根據(jù)營養(yǎng)專家的研究,孩子一天能量的10%~15%是正餐無法提供的。有的孩子一天只吃3頓正餐,這樣很有可能能量不足;另一些孩子則只愛吃零食,這樣本末倒置,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其實,零食是主食的補充,只吃零食不吃主食當然不好,只吃主食不吃零食也不對。
適量地給孩子吃零食可以補充他一天所需的能量,但如果過量的話,就會影響正餐了。以孩子一天必要的能量來算,孩子的零食攝入量可參考如下:
飲料也是零食
爸爸媽媽可能有過這樣的體會,比起大人來,孩子總是更容易口渴。事實上,孩子總是在不停地動來動去,人雖小,出汗量卻和大人差不多,所以比起大人來,更容易口渴。給孩子吃零食時,爸爸媽媽要讓他同時補充水分。
許多飲料可以作為零食的一部分給孩子。給孩子的飲料也要計算好熱量,比如說,給孩子喝大麥茶等卡路里幾乎為零的飲料,就可以讓孩子多吃一塊餅干。如果是蘋果汁或牛奶,就可以適當減少點心的量。以2歲孩子為例:
這樣的搭配,從熱量上來說,大致相當。
市售的零食,熱量也有高低之分,相差很大。例如:
不能這樣讓孩子吃零食
在孩子的味覺慢慢地形成的同時,孩子的飲食習慣也開始作為他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漸漸養(yǎng)成。媽媽給孩子食物的方式方法對孩子影響甚大。與正餐一樣,給孩子吃零食也要遵守以下幾點“規(guī)矩”:
不要隨時隨地給孩子零食吃
帶孩子坐公車、外出做客等見場面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表現(xiàn)得乖一些,孩子一要吃的,就馬上給他零食。這樣的情況您有過嗎?
這種情況如果反復發(fā)生,一旦有一次不給孩子零食吃,孩子就會認為只要吵鬧不休,就一定能要到吃的。事實上,這樣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孩子還可能“乖”嗎?
所以,帶孩子出門的話,不要帶好多吃的東西。孩子吵鬧時,媽媽要適當?shù)貏裾f而不是給他零食。
不要用零食當安慰品
孩子焦躁不安,或是大聲哭泣時,你是不是用零食來安慰他?
如果這樣的話,養(yǎng)成了習慣,孩子一旦心情不好就要吃東西了。這樣,孩子往往不知不覺就會吃得太多。長大以后,他心情不好就會依賴食物,因為這樣而發(fā)胖的也不少。
不要把零食當獎勵品
很多父母會在孩子表現(xiàn)得好的時候給予零食作獎勵。但是,把零食作為獎勵給孩子,并不能起到對孩子行為的真正激勵。真正有效的激勵應該是適時的、精神上的,爸爸媽媽言語的稱贊遠遠比零食更有效。
什么時候給孩子吃零食
有的孩子一次吃得不多,吃完飯3~4小時后,肚子就又餓了。這種饑餓的時間規(guī)律對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和以后的生活規(guī)律是很重要的。為了讓孩子3頓正餐能吃得好吃得香,給孩子吃零食的時間一般應在飯后2~3個小時左右較好。
例如,如果孩子早上7點吃早飯的話,10點左右可以讓他吃點小食。中午12點吃午飯后,3點左右(一般午睡起來),再吃點點心。晚上6點吃晚飯后,因為活動減少,準備睡覺,就不必再進食了。
零食作為主食的補充,帶給孩子的,更應該是進食的快樂氣氛和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學會享受進食的快樂是爸爸媽媽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