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玲
目前國內外普遍推崇母乳喂養(yǎng),但是哺乳婦女用藥后可能影響乳兒的健康,這一點必須引起人們重視。例如大多數(shù)的抗菌藥能進入乳汁而引起乳嬰毒性反應并導致產生耐藥性。乳嬰最怕的幾種常用抗菌藥是:
1.氯霉素:氯霉素在乳汁中的濃度是其在血漿中濃度的一半。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細胞的功能,引起乳嬰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貧血;另外,由于乳嬰的肝、腎功能發(fā)育不完全,從乳汁中獲得的氯霉素不能很好地經肝臟代謝,經腎臟排泄而導致乳嬰中毒,則引起嬰兒拒食、嘔吐、呼吸不規(guī)則、皮膚青紫、循環(huán)衰竭(灰嬰綜合癥)等。
2.四環(huán)素類:這類藥物有強力霉素、四環(huán)素、土霉素等。四環(huán)素類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為在血漿中濃度的一半。它能與新形成的鈣質相結合,引起牙釉質發(fā)育不全及黃色沉積。故含四環(huán)素類乳汁可能使嬰兒長出永久性的黃牙。
3.磺胺類:磺胺類藥在乳汁濃度與血漿濃度相等。經乳汁進入乳嬰體內的磺胺類藥和膽紅素競爭結合血漿蛋白,使血中游離的膽紅素濃度增高,引起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甚至能侵入腦組織而造成腦核黃疸;表現(xiàn)為磺胺類可使嬰兒產生過敏反應;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的乳嬰發(fā)生溶血性貧血。
4.呋喃妥因:呋喃妥因(呋喃咀哌)屬硝基呋喃類藥物,其唯一用途是治療泌尿系感染,含呋喃妥因的乳汁使缺乏G-6-PD的乳嬰引起貧血。
5.萘啶酸:哺乳婦女服用萘啶酸可使乳嬰引起溶血性貧血。
6.異煙肼:異煙肼在乳汁濃度與血漿濃度相等。乳汁中的異煙肼進入乳嬰體內后與維生素B6結合而從尿中排出,可造成乳嬰缺乏維生素B6。
7.甲硝唑:甲硝唑在乳汁濃度與血漿濃度相等。甲硝唑使乳汁產生金屬味而使乳嬰食量減少;此外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及產生中樞神經的不良反應。
總之,為了確保乳嬰的健康,當哺乳婦女因病必須用以上抗菌藥治病時,在用藥期間應該停止母乳喂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