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個女人被稱為“試管嬰兒之母”,她就是現任湖南省第九屆政協(xié)副主席兼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任委員的盧光秀。人們都說,在盧光秀這個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個默默奉獻的男人,這就是同她相伴了38年的丈夫林邦俊先生。
說起盧光秀的父親盧惠霖,在中國醫(yī)學界,可算一位泰斗。盧惠霖教授是中國醫(yī)學遺傳學奠基人,被稱為“中國的摩爾根”(摩爾根是享譽世界的美國遺傳生物學家)。盧惠霖老先生執(zhí)教于當時的湖南醫(yī)學院,歷任3屆湖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盧光秀是盧老先生最小的女兒,小時候對動、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醫(yī)學無多大愛好。盧光秀的3個姐姐力勸妹妹從醫(yī),繼承盧老先生的衣缽。盧光秀在父親和姐姐們的勸導下,報考了湖南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在大學里,盧光秀是一個顯得非?;钴S的人物,她特別愛好體育運動,對籃球更是情有獨鐘,是學校女子籃球隊的主力。
1961年春天,盧光秀作為湖南省的代表赴汕頭參加全運會籃球一級分區(qū)賽。這次參賽,讓22歲的盧光秀認識了林邦俊。
林邦俊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礦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廣東汕頭水利電力局任技術員。1961年春,林邦俊到北京出差,返程時,他路過長沙,決定去湖南醫(yī)學院一位朋友那里看看,也可以去探望在湖南大學讀書的姐姐。
在湖南醫(yī)學院,林邦俊見到的朋友,他正好是盧惠霖教授的學生。一談起盧教授的名字,林邦俊便很興奮,因為他知道盧教授的一些事跡。臨走時,這位朋友囑托他說,回汕頭后去看望一下盧教授的女兒吧,她正在那里集訓,一個小女孩,人生地不熟的,順便關照一下她的生活。林邦俊爽快地答應了。
然而,林邦俊因臨時有事在廣州耽擱了兩天,等他趕到汕頭去打聽盧光秀的消息時,才知比賽已經結束,盧光秀此時在開往長沙的列車上。林邦俊莫名地感到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林邦俊按朋友提供的地址,開始給盧光秀寫下了第一封信。
這封信寫得很長,也很情緒化。在信上,愛好文學的林邦俊還抄錄了雪萊、拜倫的一些詩歌。那時候,林邦俊的心里總蒙上一層淡淡的憂郁。在這封信里,林邦俊向盧光秀傾述了自己的苦悶和向往,他不無自卑地說起自己“出身資本家,父母經過商”,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電力工程師等等。
林邦俊一直盼著對方回信,他渴望與對方的溝通與交流。然而,一個月了,仍沒有收到對方的回信??赡苓@封信遺失了吧,執(zhí)著的林邦俊開始以每周3封的速度寫信給盧光秀。每一封信,他總有說不完的話,有時候剛到郵局投遞信件,他又想到心里還有一些話不吐不快,于是又急急伏案開始寫第二封信。
沒有收到對方的回信,林邦俊有些焦灼了,他甚至有一種沖動,親自去長沙把信件交到盧光秀的手中。兩個月后的一天,傳達室的人通知他去取信件。林邦俊有一種預感,肯定是盧光秀的回信。他的心激烈地跳著,來到傳達室,一看來自湖南醫(yī)學院的信件,他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信的內容很短,平靜的語氣令林邦俊有些失望。在信中,盧光秀稱林邦俊為同志,鼓勵他好好工作,爭取早日圓電力工程師之夢。
這封信到現在還被林邦俊珍藏著。他說,讀了那封信,突然之間有一種開朗的感覺。每天除了工作,他便給盧光秀寫信。
這個癡情而又充滿才華的小伙子不斷的來信,終于在盧光秀的心中掀起了漣漪。愛,在夏天綻放了。
半年后,林邦俊寫信要求盧光秀寄一張照片過來。盧光秀回信說,我們總會見面的,給你留下一個想象的空間吧。
1962年7月,林邦俊到廣州開電力工作會,他寫信邀請戀人在廣州相會。盧光秀激動地哭了,她再也忍不住思念的煎熬,瞞著家人踏上了開往廣州的列車。
在廣州火車站,林邦俊在人群中一眼便認出了那個高挑文靜的女孩,兩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一年多了,第一次見面的兩個人卻感到一點也不陌生,100多封信件已經將兩人的心靈深深交融在一起。
團聚的家,用了10年時間
第一次見面,林邦俊的目光便長久地注視著自己心里無數次想象的戀人。靦腆羞澀的盧光秀低下頭說:“你這個人的眼睛看人怎么有點怪?!币痪湓捵屃职羁⌒α?。那一次,她對林邦俊說:“其實,我在大學里好動,很野,我有一個綽號就叫小野貓呢。”林邦俊說,他也愛好體育運動,他心里喜歡的,便是盧光秀這種充滿靈氣和活力的女孩。
林邦俊說,汕頭在南海邊,他邀請她去家鄉(xiāng)看看大海。盧光秀興奮了,大海一直是她心里的一個夢。
盧光秀給家里人寫了一封信,同林邦俊來到了汕頭。兩個人來到了碧波萬頃的南海邊,盧光秀的眼里有了淚光,她依偎在林邦俊的懷里說:“等今后我們結了婚,就在海邊安家吧。”林邦俊很興奮,盧光秀竟說出了要同他結婚的事,他問:“這是真的?”女孩說:“我從學校出來,就下定了決心?!?/p>
返校后,盧光秀在醫(yī)學院正面臨著畢業(yè),畢業(yè)以后,她被分配到湖南省衡陽地區(qū)人民醫(yī)院當外科醫(yī)生。隨即,她又把同林邦俊相戀的事告訴給了家人,立即遭到全家人的激烈反對。那個時候論階級出身,生性正直倔強的盧老先生更是持反對意見,并且認為兩人相隔遙遠,這是不合情理的。然而,這時候誰也不能阻擋盧光秀對林邦俊那份刻骨銘心的愛情了。
1963年的中秋之夜,相愛的兩個人又在汕頭團聚了。在明月下,兩個相愛的人訂下了今生的盟約。中秋過后,林邦俊便同盧光秀去當地婚姻登記處辦理了結婚登記。
兩個人帶著結婚證來到長沙時,望著這個突然到來的女婿,盧老先生驚呆了,然而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多,熱情而又充滿才氣的林邦俊終于博得了盧老先生的賞識。他親自端起了酒杯,祝福這對新人。
結婚后,兩個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家,一年中,林邦俊只有15天的探親假。這15天便成了兩人的“鵲橋會”。一年后,大兒子林波在衡陽出生了,盧光秀便挑起了家庭與工作的雙重擔子。在夫妻兩人來來往往的信件中,林邦俊無數次地自責,責怪自己沒有盡到做丈夫和做父親的責任。
1969年,二兒子林暉又在衡陽出生了。臨產前的一天,盧光秀還為病人做了一次手術。第二天清晨,她忍受著劇烈的疼痛一個人艱難地挪著腳步來到醫(yī)院生下了孩子。這天早晨,5歲的林波醒來后發(fā)現媽媽不在,嚇得哇哇大哭。
那一年,林邦俊的姐姐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團委書記,由于受“文革”沖擊,只好把兒子送到衡陽托盧光秀照料。從此,盧光秀便照顧起3個孩子,生活與工作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一年之中15天的探親假,夫妻倆都望穿了秋水。每一次丈夫乘車到衡陽車站,盧光秀都背著、牽著孩子到車站迎接丈夫的歸來。每一次相聚總是那么短暫,每一次短暫的相聚,總有那么多流不盡的淚水。分別時,一家人哭成一團。
為了解決兩地分居之苦,1965年,林邦俊便放棄了在汕頭水利水電局工作的機會,主動申請到條件較差的梅縣電力局。
1972年11月,命運終于出現了轉機,經過多方奔波協(xié)調,盧光秀被照顧安排到梅縣人民醫(yī)院工作。正式辦完了調動手續(xù)的那一天,夫妻倆抱頭痛哭。兩個孩子也哭了,說:“我們可以天天見到爸爸了。”
1973年,三兒子林戈在梅縣出生了。
在長沙,盧光秀兩位年歲已高的老人倍感孤獨,3個女兒相繼到北京等地工作成家。那時候,林邦俊主動提出,夫妻倆想辦法調回長沙工作。
1978年4月,夫妻倆終于雙雙調回了長沙,林邦俊調入長沙市電業(yè)局,盧光秀調回母校湖南醫(yī)科大學任教。沒有房子,夫妻倆同孩子便住在盧老先生家中,一家人算是歷盡15年的艱辛后團聚了。讓我為你多做一點事吧
盧光秀在湖南醫(yī)科大學由于業(yè)務出色,不久便升任為講師。這時,她開始在父親的實驗室里工作。
1978年4月,當英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的消息傳到湖南醫(yī)大盧惠霖教授耳中時,這位傾注了畢生心血研究醫(yī)學遺傳學的專家突然焦灼起來,在校園里不安地踱著步子。這位當年遠涉太平洋師從世界著名細胞遺傳學、基因學說創(chuàng)始人摩爾根的得意門生對校領導說:“再不能拖下去了,我們也要搞試管嬰兒,中國人一定能夠辦到!”
此時的盧老先生已年過八旬,這項艱難的重任一個人是不能單獨完成的,他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來一同完成。盧老先生在家里嘆氣,盧光秀知道了父親的心事,對父親說:“爸,讓我來配合您吧,我能行!”
一錘定音,盧老先生征得了校領導同意,由盧光秀擔綱的生殖工程研究,終于開始了。
這項工程的內容之一,是建立人類冷凍精子庫。這得有人捐精子呀。林邦俊這時候站出來了,他對妻子說:“你安心搞研究吧,我在工作之余當你的助手?!贝藭r,林邦俊已是長沙市電業(yè)局的副總工程師,除了繁重的工作,他又開始四處向人宣傳人工授精。
這在80年代的中國,算是一項艱難的工程,面對林邦俊的宣傳,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諷。
林邦俊心里也有委屈,然而他堅信妻子的事業(yè)總有成功的那一天。
為了能夠找到人捐精子,林邦俊開始在長沙的各大單位奔波游說??吹侥切]有孩子的夫婦渴望的眼神,林邦俊的眼眶濕潤了??蓱z天下父母心。林邦俊常常對妻子感嘆說:“我能夠配合你做這項偉大而又光榮的工作,這是我一輩子的幸運!”
林邦俊又想起了妻子曾經下放過的金竹山煤礦,那里的許多朋友至今讓他們惦記。于是,林邦俊陪同妻子來到煤礦。
林邦俊受妻子的熏陶,他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開始給工友們講解遺傳學、優(yōu)生學和試管嬰兒。講到那些沒有孩子的父母時,他動情地哭了。
林邦俊的誠心終于打動了一些人。半年后,由盧光秀領銜的研究室將第一批健康人捐獻的精子放到零下196оC的液氮中分步處理,中國的第一個人類冷凍精子庫在湖南醫(yī)大建立了,消息轟動了國內醫(yī)學界,引起衛(wèi)生部的極大關注。為了籌建這個精子庫,林邦俊同妻子多方奔走,借了一筆資金才建立起來,其中的甘苦太多太多了。
兩年后的春天,在湖南醫(yī)科大學附一醫(yī)院的產房內,一個幼小的生命奔到了世間,那是中國首例冷凍人工授精嬰兒。這個消息震動了國內外。
林邦俊至今還記得,妻子那天回家時激動地抓住他的手不放。妻子說,那天當了父母的那對夫婦,當時熱淚長流,她也陪著流淚,那對夫婦稱她是“救世主”。盧光秀無限感激地說:“邦俊,謝謝你,我的成功,也有你的一份!”
因為你的成功,我幸福著
盧光秀在湖南醫(yī)大建立了中國醫(yī)學遺傳中心,由她領導的實驗室成為國家精子庫技術培育中心。
1998年6月,中國首例胚胎移植試管嬰兒在湖南長沙誕生了,這傾注了盧光秀的心血,其中也有林邦俊默默無聞的支持。
1990年,湖南醫(yī)科大學人類生殖工程研究室又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人類冷凍胚胎庫。
10年來,盧光秀已經為海內外不孕患者成功地做了300多例試管嬰兒手術。300多個試管嬰兒的背后,就有300多對夫婦苦盼孩子多年的感人故事。
在這些求子心切的夫婦中,有許多人因為沒有孩子而接近婚姻崩潰的邊緣,但又懷著對“試管嬰兒”的希望來到長沙。
一對來自廣東中山市的夫婦,因為沒有孩子,已經起草了離婚協(xié)議,聞知盧教授的“試管嬰兒”手術,再一次懷著希望相伴來到長沙求助。相繼進行5次手術,夫妻倆絕望了,在林邦俊夫婦倆的開導下又進行了第6次,終于成功了。嬰兒的啼哭聲在中山一家醫(yī)院傳出來,丈夫沖出醫(yī)院第一個給林邦俊夫婦打電話,稱他們是“再生父母”。
每逢接待不育癥患者,盧光秀總表現出一種博大慈愛的母性情懷。盧教授說:“是啊,還有什么比聽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的聲音更動人的呢?”林邦俊先生說,每逢他上街看見那些可愛的小孩,他就有上前抱一抱的沖動。
早在1984年,盧光秀70多歲的母親便癱瘓在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林邦俊便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生活的責任。1992年,盧光秀的母親去世后,盧惠霖老人承受不住這傷痛的打擊,積郁成疾,成了老年性癡呆。為了照顧老人,林邦俊在1996年7月便提前向單位打報告退了休。盧惠霖老人去世時,一直握住林邦俊的手,嘴唇翕動著,對照顧自己的女婿卻再也無力說出一句感激的話。
盧光秀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大兒子林波從湖南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又到加拿大紐芬蘭大學讀碩士研究生,現在美國一家醫(yī)院工作。說來還有一件趣事,1998年3月,林邦俊陪同妻子去加拿大看望孫子,一位加籍華人夫婦慕名來到盧教授兒子家中求助,通過檢查這對夫婦是多囊卵巢不孕,夫婦倆緊跟盧教授飛抵長沙,做了試管治療手術后,這位女士竟生下了3胞胎男嬰。她高興地抱著3個胖乎乎的可愛嬰兒興奮地說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二兒子林暉在長沙電業(yè)局上班。三兒子林戈在媽媽的生殖工程研究室讀博士研究生,林戈的妻子也在研究室工作。
1997年3月,盧光秀由于突出貢獻被選為湖南省第九屆政協(xié)副主席。她常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參加學術交流會議,時間緊張得安排不過來,有時候林邦俊也陪同妻子出去走一走,成了妻子的生活秘書。現在,在美國的孫子回國了,林邦俊在家里照顧孫子,他對妻子說:“你安心搞研究吧,我就做保姆了。那些年我欠你的,現在該我還債了。”這話說得盧教授眼淚汪汪。由于盧教授緊張而又繁忙的研究工作,夫妻倆見面的時間仍是不多。省政協(xié)為盧教授配備了專車,但林先生從不因私事動用小車,他說,步行有利于健康。
旁人看見60歲的林先生滿頭青絲,問他怎么保養(yǎng)得這么好。盧教授卻搶先笑著說:“早白了,是染的?!?/p>
(責編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