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中國“火花大王”頭銜的季之光,收藏火花15萬種,20萬枚,涵蓋120個國家和地區(qū),收藏數(shù)位居日本的吉澤貞一、俄羅斯的阿薩洛夫之后的世界第三。以故鄉(xiāng)“揚州八怪”自豪的揚州人,稱季之光是“揚州第九怪”。
“沒出息”的愛好
季之光1936年出生在漢口。父親長于醫(yī)道,擔任國民黨軍少將醫(yī)官,全家跟著輾轉(zhuǎn)重慶、西安、杭州、南京等地。他在五兄妹中排行老四,童年衣食無憂,但他并不快活,原因是他開竅晚,落落寡合,父親看不上。長大了些,別看他悶聲不吭,卻是個調(diào)皮蛋。爬樹勾壞褲子,打架一臉灰土,三天兩頭“闖禍”,少不了皮肉之苦。
小時候的惟一樂趣是收集香煙盒,那時叫“洋片”,還有五顏六色的糖紙。還偷偷到父親的抽屜里找信封上的郵票?;ㄥX買新郵票,他是不敢向父親張口的。有一年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守歲,母親像平常一樣操起了針線。哥哥妹妹忙著吃零嘴,他的眼睛盯在母親繞棉線的火柴盒上。那上面“年年有余”的圖案多漂亮啊!這就成了他收集的第一枚火花。
這以后,季之光對火花著了迷。放了學,影院、劇場、茶社、車站等人多的地方,都是他撿火柴盒的好去處。父親發(fā)脾氣,罵他盡撿垃圾,沒出息。他嘿嘿一笑,打一臉盆水,把火柴盒放進去泡,一張張貼畫輕輕揭下來,晾干,壓平。
此時的中國大陸,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季之光不懂政治,對時局感覺遲鈍。解放軍進城了,大哥隨國民黨軍隊逃去臺灣,父親卻留下來,憑一技之長成為人民政府的醫(yī)生。
大大咧咧的迷糊性格害了季之光。他的老同學徐敬賢參了軍,在華東軍區(qū)機要室當了發(fā)報員。季之光跑去看他,老同學與他談起個人前途,鼓勵他抓緊學習跟上時代,要“趁熱打鐵,趕快著手”。他把老同學的告誡和聯(lián)系電話記在一張紙上,放在接待室的桌上忘記帶走了。這張字條被保衛(wèi)部門認定有“特嫌”,季之光被審查了好一陣子。
隨后,季之光回到揚州。人家為他抱屈,他倒坦然。他先是在一所中學任教,給學校排過戲,后來上面抓階級斗爭,他被下放到農(nóng)村。當他再回到揚州,在民間工藝社當了供銷員,本來他也嘗試過集郵,可是郵票的品種很多,都得花錢買,他拿不出錢來。他便一心收集火花,既沒有人跟他競爭,也不用花太多的錢。
到20世紀60年代初,他已經(jīng)和全國170余家火柴廠建立了聯(lián)系,并和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火花收藏家有通信往來。他不懂外語,便寫了封信,請揚州師院的外語老師幫著翻譯:“親愛的朋友,我是季之光,專門收集火花,希望您能與我交換……”這封英文信,他印了又印,足有幾千封,寄遍了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qū)。
注定流產(chǎn)的愛情
季之光已經(jīng)過了而立之年,哥哥和妹妹早已成家,年邁母親最牽掛的就是他的婚事。他是孝子,母命不可違。親友們熱心介紹的對象,見了一個又一個,都跟他沒緣分。
有一位姑娘是美術(shù)老師,長得眉目清秀,且頗有藝術(shù)氣質(zhì)。介紹人說了季之光的收藏愛好,說她喜歡美術(shù),肯定和他談得來。到季之光住的小屋,看了他的收藏品,從清朝到民國到當代,確實豐富多彩。談起收藏頭頭是道,可是談別的季之光就沒話了,也提不起興致。姑娘有意挑起話題,問他家里幾個人,在哪里工作,問一句只答一句。氣得姑娘到介紹人那里“打回票”:“這個人,就知道火花,冷血動物!”
有個書店經(jīng)理看上了季之光癡癡迷迷的書卷氣,便把自己女兒介紹給季之光。她也在書店工作,見季之光長得不錯,為人也忠厚,覺得日后肯定聽她的,很樂意跟他談戀愛。見過幾次面,她就婉轉(zhuǎn)地向季之光提出,人家的男朋友都會給女孩買東西的。季之光沒反應,她就直說,要買自行車、縫紉機和新衣服。季之光訥訥地說:“我辦不到?!边@個戀愛也沒談得成。
說起某銀行的會計姑娘,是季之光見的第六個對象了。姑娘性格溫和,心地善良,對季之光很有好感,覺得這男人可靠,不油滑,挺實在。不知為什么,季之光和她的共同話題很多。不料,姑娘父親找上門來說:“我女兒不打算跟你談了?!奔局馔{悶:“你女兒談不談,為什么要你來說,她自己不說呢?”姑娘父親說:“這事,是我不同意,我們要講究成份?!?/p>
原來姑娘父親是一家工廠的政工干部,專門到季之光單位了解到季之光的“家庭問題”,便勸說女兒跟季之光“散伙”。女兒不愿意,當父親的只得親自出馬,跟季之光說明白。季之光一聽沒說什么,點了點頭,他只能認命了。
那時,他的工資40多元,大部分用來買火花、買郵票、寄信件,還得擠下點寄給母親。只要季之光拎著他的黑色破包出門,街坊鄰居都知道他去撿火柴盒了。調(diào)皮的頑童大聲嘲弄他:“神經(jīng)病,神經(jīng)病,火柴盒子你的命!”“季大瓜,收火花,收得老婆不進家!”他憨憨一笑。
季之光大概是世界上最窮的收藏家了。他的小屋12平方米,里面滿滿當當,靠墻塞著一張桌子,一張棚子床,床上一條薄被子,被單下面鋪著稻草。旁邊幾只木箱放著火花等收藏品,是他的心愛之物。自己的衣物塞在紙箱里老是被老鼠咬,但是火花他是絕不讓咬的。他把平常的衣食零用開支壓縮到最低程度,生米放進熱水瓶泡粥,是他吃不厭的主食。有時忙著整理火花,三餐飯并成兩餐吃。他出差總是一碗陽春面,可以省下些補助費。一年四季穿著單位發(fā)的灰色工作服,襪子破了剪掉一截縫起來再穿。
隆冬時節(jié),室外寒風凜冽,屋內(nèi)也冰冷刺骨。季之光坐在桌前整理火花,凍得雙手不聽使喚。他在屋里蹦蹦跳跳,坐下來仍然哆嗦。無奈的他,只得戴上棉帽和口罩,圍上圍巾,腳套襪子,鉆進被窩,然后用繩子把被子扎起來。有次他剛躺好,突然有人敲門。他說:“同志,請明天再來吧!”來人說是從上海特地來揚州的,有急事見他。他只得解開繩子,下床開門。來訪者原來是詹同,上海美術(shù)電影廠的名導演,專程到揚州收集美術(shù)片創(chuàng)作資料的??吹郊局獾睦仟N樣,詹同有些心酸地笑道:“你哪像個有名的收藏家啊,這副打扮,像飛行員,又像豬八戒。”
一天傍晚,季之光從無錫等地出差返回揚州,家門縫里已經(jīng)被信封塞滿了。他用竹棒撥了半天才把門推開。離家20多天,國內(nèi)外的信件竟多達400多封,有的是寄火花的,有的是要火花的。他把這些信件分門別類,一一閱讀再作答復。他忘了時間,忘了吃飯,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因為與鄰居合用一個電表,鄰家老太太以為他忘了關(guān)燈,深夜時起來從鑰匙孔里觀望,卻見他在專心數(shù)著什么。于是,老太太告訴人家:季之光晚上不睡覺,點鈔票哩!季之光聞言,只嘿嘿一笑。最倒霉時收獲的婚姻
季之光曾住過20多年的屋子雖很狹小,但卻有個輝煌的地名:贊化宮2號。許多外國朋友跟季之光交換火花時提問道:“揚州贊化宮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比,一樣不一樣?”“您住在贊化宮,又有這么多收藏,是皇室后人嗎?”季之光很心酸,也很自豪,他可是中國的火花皇帝呢。
季之光的火花收藏達到5萬枚時,在當?shù)赜辛嗣麣?。他想把自己的收藏奉獻給社會,讓更多的人欣賞。經(jīng)好友們的推薦,報經(jīng)市委宣傳部批準,他準備在市博物館公開展出自己的藏品。出于當時的政治氣候,展出定名為“社會主義國家火柴貼畫展覽會”。
這天,他拎上包正要出門,廠里保衛(wèi)科的人把他請進了廠部會議室。幾位穿警服的人等在那里,一見面就叫他老實交代。他奇怪地問:“我做了什么壞事?”人家拿出一枚圓木印章,問他私刻公章是何用心?他一看,原來是展覽會的紀念圖章,打算加蓋在參觀券上作紀念,一位搞雕刻的朋友幫著刻的。
看來公安局盯上了季之光,他值得懷疑的地方太多了:他出身不好,并且四處奔波,結(jié)交許多人,到處寄信,尤其是寄到外國,有的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這回私刻大印,不是很可疑嗎?季之光嚇出一身冷汗。他磕磕巴巴地“交代”了火花展覽的由來。說到市委宣傳部批準的,公安人員的臉上顏色和緩了些。他“奉命”回家捧來了部分火花展品,交給公安人員審查。誰知他們一邊翻看,一邊叫絕:“乖乖,這么漂亮!”臨走,他們要幾套捷克的交通規(guī)則火花,說是宣傳交通規(guī)則時作參考。這起“重大反革命案件”終于了結(jié),季之光的火花展覽如期舉辦,揚州城轟動。季之光竟然收集有清朝年間的中國第一枚火花《舞龍》牌有紀念甲午戰(zhàn)爭陣亡將士的《海軍》牌有紀念孫中山逝世的《中山》牌有抗日戰(zhàn)爭期間“請用國貨”的《愛國》牌,還有陜甘寧邊區(qū)的《豐足》牌。新中國誕生后的火花更是琳瑯滿目,僅一套《京劇臉譜》就450張之多。那些外國火花的設(shè)計別致,叫人驚嘆。此后3個月,季之光應邀到省內(nèi)6個城市作巡回展出 ,觀眾達20多萬人次。著名書法家費新我欣然題詞道:“星火圖標成巨海,古今中外匯揚州”。
誰知,隨后席卷而來的“文革”風暴把季之光砸暈了。他素來對政治沒興趣,可是政治總不放過他。癡人季之光也聰明起來了,他悄悄地把主要藏品裝了六大箱,連夜藏到可靠的朋友、一位老政協(xié)委員的家里。但剩下的滿滿一板車藏品卻沒保住。
關(guān)進“牛棚”,人格的侮辱他忍了,大部分藏品被毀,叫他痛不欲生。當晚他聽到廣播里說,“文化大革命”以后還要進行多次。死心眼的他一想,好家伙,這一次就已經(jīng)把一板車火花毀了,再來幾次,還能有火花嗎?不如死了吧??墒前裁咚幰坏?,想跳井或者上吊都不行,成天有人看著。他干脆絕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昏昏然麻木了,在死亡邊緣游蕩。第六天,造反派頭頭跑來訓斥:“你死吧,死了就是畏罪自殺!”這一罵,把他罵醒了。死了也有罪名,還不如先活著再看。 在他最倒霉的時候,居然有一次猝不及防的相親。造反派里有個好心人偷偷告訴他,兩個女人要來看他,說是一老一少。季之光一聽就知道,準是熱心的羅桂英大媽,是她把一個名叫周祥芳的姑娘介紹給他。周祥芳父親是上海老工人,跟羅大媽的丈夫是要好的同鄉(xiāng)。周祥芳隨母親住在揚州市郊的農(nóng)村,卻是眉目清秀,身材苗條,文靜賢淑。羅大媽說了周祥芳的一大堆好話,季之光點頭同意見面。羅大媽安排他們在一起吃了頓飯。因為初次見面,姑娘沒好意思抬頭,季之光卻癡癡地把姑娘看得一清二楚。這姑娘梳條大辮子,長得像劉巧兒。這次約好,過一段時間再見面的。
這下糟了,季之光天天脖子上掛著黑幫的牌子,怎么跟對象見面?他懇求造反派頭頭發(fā)善心,讓他今天不掛牌,明天多掛幾個鐘頭。造反派頭頭不答應。他被幾個人架到廠門口,抱著大牌子不敢抬頭。在一片人聲嘈雜中,他只看到無數(shù)雙腳從他跟前走過,其中有兩雙女鞋顯得遲緩而有些慌亂。他想,這回的對象肯定又泡湯了。
一年后,季之光從“牛棚”里放回家。沒承想羅桂英大媽又跟他提起祥芳,說姑娘看到你受罪就哭了,還時常問起你。周祥芳的父親托人到揚州了解,說季之光沒什么不光彩的問題,就是出身不好。那不要緊,周祥芳的父親挺開通。于是,羅桂英大媽陪他去周祥芳家,見見姑娘和岳母大人。羅大媽問他帶什么見面禮,他說帶十幾套火花吧。羅大媽說他太迂,勸他帶些煙酒糖果之類。他說,反正火花不能不帶,她看中我看不中火花,那將來我的日子怎么過下去?
國慶節(jié)那天,贊化宮2號的單人床換成了雙人床?;鸹ň窉鞚M了墻,正中的火花排成紅雙喜字樣,桌上也擺設(shè)著火柴盒。季之光和周祥芳就在這火柴盒一樣的小屋里結(jié)婚了。
從此沒有了屋漏的苦
39歲的季之光有了家的溫暖,從此吃飯穿衣都有人管了。季之光把自己的開支一筆筆地算給她聽,那點工資大都用來收藏火花,是不可能有什么節(jié)余的。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都得靠周祥芳精打細算。
在季之光眼里,火花第一,老婆第二,什么事都往后排??吹饺思业哪腥颂劾掀牛约哼B生孩子,丈夫都沒買什么滋補品,周祥芳背地里也抹過淚。娘家人問她,季之光對你好不好?周祥芳總是說,很好,他給我買蛋糕、煮桂圓湯。
見季之光買郵票寄信件5元10元地掏,而1斤肉8角錢舍不得買,她偶爾說氣話:“等你哪天出差了,我把你這些東西都扔 了?!奔局忭斦娴卣f:“這是我的命,你動一動,我們的感情就完?!?/p>
有一回,季之光出差去外地,家里收到了一大堆信,周祥芳全都藏起來。她想得很簡單,你看不到信,就不用回信了吧,回信郵票要花多少錢啊 。季之光回來后,又接到很多信,問前面的信收到?jīng)]有。季之光就去問郵遞員。郵遞員天天給他送信,早跟他熟了,說是有哇,交給你老婆啦。季之光問周祥芳,她見瞞不過,只得把壓在床墊下的信拿出來,交給他。
季之光看到周祥芳委屈的模樣,心軟了,一肚子的火氣消了。周祥芳也想通了,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更沒有其他女人,只是這么一項愛好,讓他去干吧。
有一年盛夏,季之光到上海出差,去著名演員夏天家拜訪。夏天高興地約了上影老演員鐘叔華、陳述、程之等“火花迷”,一起吃午飯。季之光穿著卡其布中山裝,里面是雪白的領(lǐng)子。天氣炎熱,季之光汗流滿面,主人一再叫他脫衣服,他說什么也不肯。等客人走了,他才實言相告,里面沒穿衣服。夏天奇怪:不是有件白襯衣嗎?他說,這是個假領(lǐng)子。夏天嘆了口氣,他卻哈哈大笑。
季之光歡迎朋友上門,但公開“約法三章”:不倒茶,怕茶水濺出來,玷污藏品;不遞煙,怕火花燃起來,燒到火花;不歡迎小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來了小孩子馬上給個小凳子,坐在門邊,不準亂動亂摸。
他對自己的女兒,也進行了近乎于殘酷的訓練。孩子僅有二三歲的時候,他把火柴盒放在桌上,還放了些精美的火花。孩子好奇,伸出手來抓,他伸手就打。弄得孩子對火花望而生畏,長大了也不敢動他的藏品。
在季家兄妹中,除大哥經(jīng)臺灣去美國外,二哥在武漢當研究員,三哥在北京是高級會計師(已病故),小妹在南京是高級教師,惟有不務正業(yè)的季之光沒有高學歷,也沒有職稱,只對火花之類的東西著迷。見有媒體介紹季之光,二哥專程趕來揚州,花了一天時間在季之光的小屋里翻看藏品,他對弟弟說:“過去我們反對你玩火花,是我們錯了。你好好干吧!”聽到這話,季之光止不住孩子般哽咽了。
著名相聲藝術(shù)家侯寶林看了季之光的收藏,給他題寫了“季公火佛”。著名歌唱家胡松華到揚州演出,慕名來訪。那天下大雨,屋頂漏著雨水,雨衣和塑料布都蓋在季之光放藏品的木箱上。胡松華感嘆道:“‘火佛’住在‘水牢’里!”著名歌唱家李光羲也有同感,回北京后給中央領(lǐng)導同志寫了封信,反映季之光的困窘。中央領(lǐng)導同志作了批示,層層批下來,給季之光解決了兩室一廳42平方米的住房,房子比贊化宮2號大了,也不漏雨了。
季之光的收藏,少不了妻子的“后方”之功。周祥芳對火花的興趣,在季之光的培養(yǎng)和熏陶下與日俱增。這里地方小,柜子箱子層層相疊,要找資料得翻箱倒柜,怕季之光閃了腰,周祥芳把這些體力活全包了。他寫好了信,她幫他到郵局去寄。打印的信,她幫他分裝進信封。成打的火花,她幫他分套,有的一套幾十張幾百張,她一張張地數(shù)。在夜晚的燈下,他們倆常?!胺虺揠S”,在火花世界里忙碌著……
(責編 關(guān)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