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然
小時候父母之于我十分吝嗇擁抱親吻,于是長大了的我總是太過木訥與矜持。
我在循規(guī)蹈矩中安分守己,在嚴(yán)肅緊張中亦步亦趨。我的童年平淡無奇,我的學(xué)子生涯靜如湖面,跌宕起伏的故事總離我十分遙遠(yuǎn)。
不知是潛意識暗藏激情,還是事實上更趨保守,雖然交往不少異性,但終未擦出愛情火花。就連同性之間,也常常流于平鋪直敘。盡管從小受過良好的形體訓(xùn)練,但始終拙于肢體語言……我困惑,這是環(huán)境使然還是性格使然。
記得六年前,閨中好友遠(yuǎn)赴異國。機場送別時,想到共同的好時光將劃上句號,眼淚失控了,而人依舊鎮(zhèn)定自若。然后拍照留念,小兔般的眼記錄了全部友情。
我明了我是內(nèi)向的,但在這背后我對世事人情充滿了關(guān)注。
我和談先生夫婦是多年的好友,我們常常記掛對方,每年的假日我們互訪時總留下難忘的回憶。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今年年初談先生不幸英年早逝,談妻悲痛欲絕。告別會上,目睹談妻失了依仗的無助,我很想擁抱她,給以最大程度的安慰。然而面對喃喃的她,我依然是手足無措……回到家中,看到談先生當(dāng)年送給我的禮物,我不禁又一次潤濕了雙眼,心中特別遺憾情感的有所保留。
一直羨慕人的灑脫率性,盡情表露也充滿了人性美。然而覺得文化不同性情相左,我就是做不到那份完全的自我。
不久前真的來到法國,所相處的法國女子喜歡時不時地給我一個快樂的擁抱,無論是老友還是初識,我在感染后也變得自如起來,甚至主動給對方一個驚喜。原來這擁抱是最簡單的而以前曾是最難的。
回國后第一天見到媽媽,我就習(xí)慣地送上一個熱情的擁抱。媽媽呆了一下,茫然中被動接受了。是啊,印象中媽媽就是這樣!我小時候,她會講很多動聽的故事;我長大后,她會做許多豐盛的菜肴,而我未曾在任何時候享受過她一個甜蜜的擁抱。也許我曾經(jīng)等待過媽媽的擁抱,因為等不到,時間久了就淡忘了,慢慢化成一個悵然的心結(jié)……是否媽媽也在等呢?相互的事總需要一方主動才可能完滿,而其實付出一點點卻可以收獲一大片。因為擁抱如同心聲傳達(dá),媽媽亦變得不再那么內(nèi)斂了。
有一回同事欣突然哭了,因為多年的沉冤邂逅了伸張的契機。她伏在我的肩頭啜泣,我擁抱了她,既像朋友又像姐姐。欣終于破涕為笑,我發(fā)現(xiàn)她特別溫和……從此我再也不叫她"鐵公主"了,原來真誠的擁抱可以開啟人性的另一面。
如今擁抱已成為我與女伴間默契的傾談,是真情的引子,是故事的扉頁。如果說熱誠是紅色,那么擁抱便是粉色的背景;如果說"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那么,擁抱便是對彼此更關(guān)心一點;如果說言為心聲,那么擁抱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